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蘇:新能源車"家門口"充電困局如何破解

發布時間:2022-04-06 16:38:00來源: 新華日報

南京寶船聽濤廣場內(nei) ,一輛新能源網約車正在充電。董翔 攝

  綠色出行成為(wei) 越來越多人的選擇,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也隨之爆發式增長。我省“十四五”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突破50萬(wan) 輛。

  新能源汽車好買(mai) ,但充電樁好裝嗎?記者連日采訪發現,私人充電樁成為(wei) 小區公共設施需求中的“香餑餑”。在不少老舊小區,加裝公共充電樁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然而,充電樁要進小區特別是老舊小區,難度不小。

  花六七千元私裝充電樁“被停用”

  在既有小區內(nei) 新建充電樁,需要物業(ye) 公司、居民、居委會(hui) 等多方協商,任何一個(ge) 環節不通過,都很有可能無法成功。南京市鼓樓區童家山2號小區居民劉新平(化名)就遇到這樣的煩心事。

  童家山2號小區共300戶居民,私家車保有量約130輛,其中有兩(liang) 三輛新能源電動汽車。車主一直找銀城物業(ye) 在該片區的主管謝鵬,表達想要安裝充電樁的想法——“在小區外麵到處找充電樁不太方便,如果能在樓下充電該多好。”

  劉新平自掏腰包,花了六七千元在自家樓下加裝一處私人充電樁,誰料一下子引發其他居民的不滿。“一些業(ye) 主認為(wei) ,將汽車充電設備裝在樓棟出入口,存在極大安全隱患,而且停車充電時會(hui) 占用公共道路。還有業(ye) 主提出,老舊小區的車位是公共的,有人裝了充電樁,是不是就默認成為(wei) 私人的車位了?”鼓樓區寧海路街道物業(ye) 辦主任賈暉介紹,這位居民向供電公司提出建設申請時,確實拿著所在社區居委會(hui) 加蓋的公章。“如果是私人產(chan) 權車位,車主可以自主決(jue) 定。但老舊小區幾乎都是公共車位,屬於(yu) 公共資源,供電公司加裝充電樁時,要取得居民、業(ye) 委會(hui) 、物業(ye) 、社區居委會(hui) 的一致同意。當時社區工作人員不了解情況,寫(xie) 了個(ge) ‘無意見’,埋下了引發矛盾的種子。多輪調解協商未果,這個(ge) 花費不菲的私裝充電樁隻能停用。”

  鼓樓區古平崗1號小區,也有六七戶居民等待充電樁進駐。該小區649戶居民擁有260輛私家車,其中新能源車有六七輛。“有的居民在江寧區上班,下班後隻能在公司附近給車充完電再回家。”小區物業(ye) 經理王勇介紹,物業(ye) 正計劃在小區臨(lin) 停公共車位裏劃出兩(liang) 三個(ge) 專(zhuan) 門建設充電樁,但終究“僧多粥少”,投用後的錯峰調配是個(ge) 難題。

  事實上,充電樁進小區,難度可不小。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方麵,建成小區特別是老舊小區停車位資源短缺,私人車主往往沒有產(chan) 權車位,這讓私人充電樁的建設無從(cong) 談起;即便有固定停車位,這些停車位附近也很少配有電源,充電樁電路的布設就必須取得物業(ye) 、居委會(hui) 、居民的同意。另一方麵,老舊小區配變電容多處於(yu) 高位,電纜分支箱備用開關(guan) 緊缺,安裝多個(ge) 充電樁並不現實。

  “如果小區居民擁有產(chan) 權車位或固定車位,加裝私人充電樁也不難。”國網南京供電公司營銷部副主任馮(feng) 隆基說,目前南京供電公司對於(yu) 低壓接入的充電樁報裝接電提供“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的“三零服務”。老舊小區個(ge) 人用戶安裝充電樁,僅(jin) 需提供有效身份證明、車位產(chan) 權證明、電動汽車擁有證明,經物業(ye) 或業(ye) 委會(hui) 、居委會(hui) 確認並共同簽訂同意書(shu) ,供電部門就能到現場布線。沒有產(chan) 權車位的居民,如能與(yu) 物業(ye) 簽訂車位租期一年以上的長租合同,拿著證明也可申請。

  從(cong) “樁等電”到“電等樁”

  充電樁進小區難,車主可以選擇公共充電站、路邊充電泊位等解決(jue) 充電問題。

  3月29日下午4點半,南京市建鄴區集慶門大街的一處加油站,司機朱師傅把車停在充電樁前,掃碼登錄小程序,並將電槍插進車頭,在手機端確認通電。隨後,他躺在駕駛位上小憩,等候充滿電。朱師傅說,南京城區充電的地方較多,也比較方便。停車免費的公共充電站是他的首選,其次看附近有沒有飯館、衛生間。南京市政府相關(guan) 部門在部分路段建的充電樁,充電一小時免停車費。有的商業(ye) 綜合體(ti) 為(wei) 吸引人流,也推出充電免停車費的優(you) 惠。“公共充電站是直流快充,一兩(liang) 個(ge) 小時就能充滿電,市區能跑個(ge) 300公裏。”

  “至2020年底,南京私人充電樁僅(jin) 有4000多個(ge) 。但去年一年,南京全市新增私人充電樁10072個(ge) ,是此前總量的兩(liang) 倍多。”南京市交通運輸局科技教育處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南京充電設施覆蓋半徑平均為(wei) 900米,基本900米內(nei) 就能找到一處充電樁。南京全市充電樁總量超過4萬(wan) 個(ge) ,車樁比約為(wei) 2:1,在全省列首位,在全國也處於(yu) 超前水平,能較好地滿足現有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

  在老舊小區加裝充電樁往往需要進行開挖作業(ye) ,改造時間不一還造成反複開挖,浪費人力物力。結合往年電動汽車充電樁報裝情況及今年政府老舊小區出新改造計劃,南京對迫切需要改造的既有居住區實施“開門接樁”工程。由國網南京供電公司提前規劃、統一實施、集中談判,縮減審批環節,獲得物業(ye) (或業(ye) 委會(hui) 、居委會(hui) )許可後,統一將管溝、集中表箱、分支箱等設施一次性建設到位。用戶購車後,直接申請布線接樁,流程簡化,工期縮短,讓“樁等電”變為(wei) “電等樁”。目前,該公司在浦口區、鼓樓區各建成一個(ge) “開門接樁”小區,覆蓋居民2000餘(yu) 戶。同時,完成57個(ge) 小區摸排,10個(ge) 小區規劃方案編製工作。馮(feng) 隆基透露,南京全市範圍內(nei) 計劃打造80個(ge) “開門接樁”小區,覆蓋3萬(wan) 餘(yu) 戶居民,每個(ge) 小區需投資30萬(wan) 元以上。

  “車還沒提,樁就建好了”

  至去年底,蘇州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10萬(wan) 輛,去年一年就新增6萬(wan) 多輛。國網蘇州供電公司數據顯示,去年蘇州地區受理居住區私人充電樁報裝數量達2.5萬(wan) 件,占全省30%,較2020年同期增長160%。

  “原本以為(wei) 要等很久,沒想到新車還沒提,樁就建好了,為(wei) 這個(ge) 速度點讚。”昆山世貿東(dong) 壹號小區居民郭女士在網絡上發帖表示。為(wei) 方便接送孩子上下學,郭女士最近預訂了一台電動汽車代步。3月14日晚,她通過“網上國網”APP為(wei) 自家小區車位提交“充電樁報裝”申請,15日一早國網昆山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就電話核實,並約時間派師傅實地查看。16日8時34分,供電所師傅趕到世貿東(dong) 壹號小區,查看配電房位置,設計最佳接電方案。當晚,郭女士再次通過APP提交補充材料。17日,她收到工程受理通知。18日,師傅花約40分鍾順利完成充電樁安裝,並在確認安全性能後,將充電樁交付給郭女士。

  位於(yu) 蘇州市吳中區的東(dong) 吳綠郡小區在規劃建設時,並沒有預留安裝充電樁條件。去年11月,國網蘇州供電公司在該小區二期工程開展充電樁電纜接入試點改造。吳中供電服務中心台區經理王磊介紹,改造工程明確了小區充電樁取電點和整體(ti) 線路布局,並通過優(you) 化設計,在地下新建分支箱。首批預先安裝可供36戶車主充電的電源點,同時預留後期可增加更多車主需求的電源點位置。

  今年2月25日,《蘇州市居民住宅小區電動汽車自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指導意見(試行)》發布,打通居住區充電設施接電“最後一百米”。《意見》提出,既有居民住宅小區內(nei) ,擁有固定車位(車庫)產(chan) 權或一年以上有效期限車位使用權的居民,可以申請建設安裝自用充電基礎設施。物業(ye) 服務企業(ye) 在接到客戶申請材料後,應在3個(ge) 工作日內(nei) 報送業(ye) 委會(hui) 或居委會(hui) ,業(ye) 委會(hui) 或居委會(hui) 應在收到申請材料後5個(ge) 工作日內(nei) 予以辦理。同意的,出具同意安裝的證明材料,如不同意,需書(shu) 麵說明具體(ti) 理由;在申請過程中,物業(ye) 應指定專(zhuan) 人積極配合現場勘察,提供相關(guan) 圖紙或指認停車區域內(nei) 電源位置及暗埋管線的走向。

  推動充電樁共享破除困局

  充電樁建設運營是“新基建”的重要內(nei) 容之一。南京公用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南京能網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除供電公司外,南京唯一的一家國資性質從(cong) 事充電設施建設、運營的企業(ye) 。該公司目前在南京一共打造15個(ge) “柚子充”公共充電站,從(cong) 主城區到六合、浦口等偏遠地區均有布局。該公司總經理田戈告訴記者,從(cong) 目前的站點活躍度來看,每個(ge) 車位每日平均充電量約100千瓦時,根據測算,這個(ge) 數字要達到150千瓦時才能實現收支平衡。其中,位於(yu) 鼓樓區的寶船聽濤廣場公共充電站共設8個(ge) 充電樁16把槍,每個(ge) 車位每日平均充電量超200千瓦時,表現略好。“15個(ge) 站點建設投入都不小,如果後期不增加‘司機之家’等配套服務,全靠充電回本很難。”

  建站數增多,建設規模越大,資金壓力就越大,這也是南京30多家充電設施建設、運營公司為(wei) 何遲遲沒有入局主城老小區搶市場的原因。“最近油價(jia) 上漲,越來越多的居民選擇換車,未來將有大量潛在的充電需求。”田戈透露,他們(men) 將與(yu) 鼓樓區寧海路街道、棲霞區堯化街道協商,在老小區建設共享充電站,統建統營,收益與(yu) 物業(ye) 共享,破解私人充電樁難進老小區的困局。

  3月23日,《2022年南京市新能源汽車推廣實施方案》發布,首次明確老舊小區改造需達到的配建要求——公共停車場及小區內(nei) 路公共停車位按照不低於(yu) 總車位的10%劃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泊位,配建充電設施。方案還提出,出台政策明令禁止非新能源汽車占用新能源汽車停車泊位,鼓勵更多停車場推出免收停車服務費的優(you) 惠。“這個(ge) 方案體(ti) 現了南京市政府部門很大的決(jue) 心,但是在小區改造具體(ti) 落實過程中,操作難度很大。新政的實施,還要靠各級政府、行業(ye) 主管部門以及運營企業(ye) 共同努力和實踐。”田戈說。

  省工信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江蘇省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辦法》,於(yu) 4月1日正式施行。《辦法》提出,居住(小)區充電設施由充電設施建設運營企業(ye) 統一建設、統一運營,且應當具備有序充電功能。

  “家用新能源汽車不需要每天都充電,使用覆蓋多個(ge) 車位的充電樁進行輪流充電是個(ge) 很好的破題思路。”國網蘇州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錢科軍(jun) 介紹,該公司正在研發雙向式移動共享式掛頂充電樁。與(yu) 傳(chuan) 統充電樁相比,移動式充電樁掛頂安裝、沿軌道運動,提高充電樁使用效率,節約占地空間,保證用電安全。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