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緬懷先烈偉績 傳承紅色基因
河北各地舉(ju) 行多種紀念活動祭奠革命英烈
緬懷先烈偉(wei) 績 傳(chuan) 承紅色基因
4月4日,南宮市青年黨(dang) 員代表來到八路軍(jun) 129師東(dong) 進抗日遊擊縱隊司令部舊址參觀學習(xi) 。 河北日報記者 趙永輝攝
又是一年芳草綠,春風拂袖清明祭。連日來,河北省各地舉(ju) 行多種紀念活動祭奠革命英烈,緬懷先烈偉(wei) 績,傳(chuan) 承紅色基因。
敬獻花籃、鞠躬默哀、致祭文……4月1日,深州市在晉察冀邊區獨立警衛營烈士墓園開展烈士紀念碑祭掃活動,社會(hui) 各界代表及小學生少先隊員代表30餘(yu) 人參加祭掃活動,表達對烈士的敬仰與(yu) 懷念。當天,在易縣東(dong) 旮旯烈士陵園,來自易縣檢察院、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消防救援大隊的幹部代表,在這裏開展祭掃活動,追思先烈,緬懷英雄。“革命烈士付出的巨大犧牲永遠值得我們(men) 懷念,他們(men) 的英雄事跡、革命精神,將激勵我們(men) 一直砥礪奮進。”易縣消防救援大隊消防員張岩說。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4月3日,在青龍滿族自治縣雙山子鎮高思際烈士的墓地前,來自該縣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和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人員在肅靜莊重的氛圍中揮鍬鏟土、培土圍堰、提水澆灌,栽植下多棵鬆樹。“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men) 不能夠忘記當年為(wei) 國家獨立、民族解放而流血犧牲的烈士。”青龍滿族自治縣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局長王春軍(jun) 說,他們(men) 通過為(wei) 全縣85處零散烈士墓植樹修碑方式,告慰烈士英靈,安慰烈士親(qin) 屬,傳(chuan) 承烈士精神。
追尋英雄足跡,秉承先烈遺誌。共青團石家莊市委、市少工委組織全市各級共青團、少先隊開展清明祭英烈活動。在讚皇縣烈士陵園,共青團員、少先隊員們(men) 以掃墓的形式祭拜革命烈士、緬懷先烈偉(wei) 績,在烈士墓前重溫入團誓詞,立誌努力奮鬥,告慰先烈;新樂(le) 市少先隊員祭掃了烈士紀念碑亭,並參觀製雷舊址,通過沉浸式學習(xi) ,增強曆史使命感和民族責任心;在井陘礦區萬(wan) 人坑紀念館和平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少先隊員重溫入隊誓詞,抒發了繼承先輩遺誌、沿著先烈足跡奮勇向前的決(jue) 心。
清明祭先輩,賡續中華魂。清明期間,華北軍(jun) 區烈士陵園、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和張家口察哈爾烈士陵園組織舉(ju) 行了擦拭一遍墓碑、敬獻一束鮮花、拍攝一組照片、寫(xie) 一張寄語卡片、撥打一個(ge) 慰問電話“五個(ge) 一”代祭掃活動。陵園工作人員代表烈士親(qin) 屬和社會(hui) 各界祭掃英烈,深切緬懷革命先烈豐(feng) 功偉(wei) 績的同時,為(wei) 因疫情影響無法來園祭掃的烈士親(qin) 屬送去慰藉。
除此之外,今年河北省積極開展“2022·奮進·網上祭英烈”活動,鼓勵各地創新運用新媒體(ti) 手段,開設“雲(yun) 祭掃”平台、直播代祭英烈活動等。
講述烈士事跡、敬獻花籃、集體(ti) 默哀……4月4日9時許,一場特別的清明共祭烈士張強的連線直播在肅寧縣融媒體(ti) 中心和遼寧省康平縣張強鎮張強烈士陵園同時展開,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重溫先烈革命故事,賡續紅色血脈。
棗強縣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開展了2022年網絡中國節清明“網上祭祀”活動,將趙義(yi) 京、李林、李朝宗等652名革命烈士先進事跡在網上展現。棗強縣烈士陵園依托“棗強在線”搭建了“追憶先烈——微祭奠”網上追思平台。截至目前,20萬(wan) 人次通過該縣線上祭掃平台,向英烈致敬。
緬懷英烈偉(wei) 績,培育時代新人。4月1日,河間市組織舉(ju) 辦“傳(chuan) 承英烈精神 奮進偉(wei) 大征程——河間市‘2022·奮進·網上祭英烈’清明節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活動”,全市25萬(wan) 多名中小學生、誌願者通過網上獻花、宣講革命烈士故事、發表祭奠感言等形式,表達對革命英烈的感恩和敬仰之情。
全省廣大共青團員與(yu) 少先隊員們(men) 還通過“中華英烈網”線上平台,積極參與(yu) 向英雄先烈敬獻花籃、遊覽英烈紀念館、祭掃烈士陵園等活動,通過雲(yun) 端緬懷英雄烈士,學習(xi) 英雄事跡,繼承烈士遺誌,進一步激發愛國熱情,凝聚奮進力量。(記者董琳燁、焦磊、徐華、陳正、董源、師源、戴紹誌、任學光、張嵐山、李豔紅 通訊員任玉靜、劉娟、陳雪、陶玉鎖、張秀山、李仕敏、陳誌丹、賈獻義(yi) 、楊雙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