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京津冀平均霾日數較上年減少6.8天
4月1日,中國氣象局發布《2021年大氣環境氣象公報》。據氣象觀測、衛星遙感與(yu) 環境監測分析,2021年氣象條件有利PM2.5和臭氧濃度的下降,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期間大氣環境持續改善。
公報顯示,2021年全國大氣環境繼續改善。霾日數繼續下降。全國平均霾日數為(wei) 21.3天,較2020年減少2.9天,較2016年減少16.6天;京津冀、汾渭平原和長三角2021年平均霾日數分別為(wei) 31.7、35.2和20.9天,較2020年分別減少6.8、8.8和5.6天。京津冀、汾渭平原、長三角、珠三角霾日數較2000年以來的峰值分別下降了53.9、87.5、82.2和75天,降幅分別為(wei) 63%、71%、80%、97%。全國PM10、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wei) 54微克/立方米和30微克/立方米,較2020年分別降低3.6%、9.1%。
2021年,北方地區氣象條件偏有利,南方地區氣象條件偏不利。京津冀等北方區域受冷空氣偏強、風速偏大等影響,氣象條件可使PM2.5濃度較2020年下降2%至6%;受5月至9月降水日數偏多、高溫和輻射偏弱等影響,氣象條件較2020年有利於(yu) 臭氧濃度下降。
2021年,沙塵天氣偏多偏早偏強。我國共出現13次沙塵天氣過程,較2020年偏多3次。2021年沙塵過程具有首發時間早、強度強、影響範圍廣等特點。2021年首次沙塵天氣過程起始於(yu) 1月10日,為(wei) 2002年以來最早。2021年春季發生4次沙塵暴以上級別沙塵天氣過程,為(wei) 2013年以來同期最多。其中,2021年3月13日至18日強沙塵暴天氣過程為(wei) 近十年來最強。(記者宋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