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道地藥材真正地道(現場評論)
贛鄱大地百草香。江西擁有底蘊深厚、源遠流長的中醫藥文化,保護好、發掘好、傳(chuan) 承好中醫藥是重要發展課題。前不久,筆者到江西幾處藥材產(chan) 地采訪調研,看到一些地方推動中醫藥材高質量發展,不少創新做法令人眼前一亮。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獨特資源,關(guan) 乎群眾(zhong) 生命健康和生活幸福。中醫藥學包含健康養(yang) 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文明的一個(ge) 瑰寶,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chan) 業(ye) 化,推動中醫藥事業(ye) 和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必須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努力做到傳(chuan) 承精華、守正創新。
中醫藥的守正創新,中藥材是個(ge) 關(guan) 鍵。換言之,隻有守住藥材品質,才能更好實現中藥材治病救人的效果。在江西,一些市縣立足本地生態環境,引入中藥材石斛、黃精、蔓荊子等,效仿藥材的自然生長環境,遵照藥材的成熟周期,驗證後發現藥效頗佳;一些地方通過優(you) 質企業(ye) ,組織村民學習(xi) 中醫藥基本知識,助其了解藥材種植與(yu) 普通農(nong) 作物種植之間的區別,為(wei) 嚴(yan) 把質量關(guan) 打下堅實基礎。藥材好,藥才好。這是常識,也是從(cong) 源頭確保中醫藥發揮臨(lin) 床療效的重中之重。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說,守住了藥材種植的質量根脈,才能守住中醫藥發展的未來。
中藥材作為(wei) 中醫藥產(chan) 業(ye) 鏈中的重要一環,本身也是一條產(chan) 業(ye) 鏈。從(cong) 藥材種植加工,到湯劑飲片,再到存儲(chu) 流通,中醫藥製造與(yu) 中醫藥健康服務都建立在產(chan) 業(ye) 鏈上。在江西,一些地方改變了藥材種植思路,告別“洗洗泥,打捆賣”的散戶模式,實現了規模化、產(chan) 業(ye) 化。這既消除了種植戶的憂慮,也有利於(yu) 強化質量把控,還能在“公司+合作社+農(nong) 戶”的發展模式中,促進生產(chan) 企業(ye) 做大做強,帶動群眾(zhong) 增收致富。從(cong) 中醫藥到中醫藥產(chan) 業(ye) ,需要在打造龍頭企業(ye) 、建設研發平台、形成產(chan) 業(ye) 集群、完善交易市場、加快物流倉(cang) 儲(chu) 等方麵下大力氣。以提升藥材品質為(wei) 基礎,加強政策扶持,創造產(chan) 業(ye) 發展良好環境,才能推動中醫藥向產(chan) 業(ye) 鏈和價(jia) 值鏈中高端邁進。
中醫藥發展,傳(chuan) 承是根基,創新是動力,科技力量大有可為(wei) 。江西的一些藥材種植區,通過科技手段選育良種,再配套規範化種植技術,有效保障了產(chan) 品質量。技術對藥材資源利用至關(guan) 重要,藥材價(jia) 值通過科技研發後獲得充分釋放,實現成本降低、功效增加。比如,樟樹市引進一家中藥材技術檢測公司,針對農(nong) 藥殘留、黃曲黴素超標等問題進行針對性把控;在此過程中,公司還提出改變傳(chuan) 統采摘節點和加工方式的建議,大大提高了一些中藥材的利用效率。事實證明,傳(chuan) 統種植與(yu) 現代技術深度融合,中醫藥理念與(yu) 科技思維相互碰撞,能夠有力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優(you) 質中藥材又稱為(wei) 道地藥材。當前,江西正根據“道地性”聚集“贛藥材”優(you) 勢品種,擴大種植規模,推動“產(chan) 地”向“產(chan) 區”發展。選種、育苗,種植、采摘,研發、檢驗,推廣、品牌……圍繞中醫藥產(chan) 業(ye) 鏈,需要解決(jue) 的課題還有很多。堅持守正創新,遵循發展規律,激發獨特優(you) 勢,方能讓道地藥材真正地道,更好造福廣大群眾(zhong) 。
(作者為(wei) 本報江西分社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11日 第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