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質博物館獲評首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人民網太原4月11日電(段思齊)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hui) 發布《關(guan) 於(yu) 命名2021-2025年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的決(jue) 定》(科協發普字〔2022〕12號),山西地質博物館被命名為(wei) 首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是山西省內(nei) 博物館中唯一入選單位。
據介紹,去年10月,中國科協組織開展2021-2025年度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創建認定工作。經過初評、終評和公示等程序,全國800個(ge) 單位從(cong) 近萬(wan) 個(ge) 各級各類的科技館、博物館、文化館、高校中脫穎而出,被認定為(wei) 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其中包含博物館、紀念館166家。
山西地質博物館作為(wei) 山西唯一一座普及自然資源知識和地球科學知識的自然類地學博物館,自2017年5月開館至今,立足自然資源研究基地、科普殿堂基本職能,不斷創新和提升科普宣傳(chuan) 形式,發揮社會(hui) 教育功能,科普工作成效顯著。其精心打造的“小小地學家”“聽得見的博物館”、地博科普講堂、博物館奇妙夜等科普品牌深受廣大公眾(zhong) 、青少年的歡迎和喜愛,已成為(wei) 我省麵向公眾(zhong) 開展科普教育和科學普及的重要陣地。
此前,因其在科研科普、社會(hui) 教育方麵的重要作用,山西地質博物館還先後被授予國土資源科普基地、全國第一批甲級古生物化石收藏單位、全國十佳古生物博物館、中國地質學會(hui) 地學科普研學基地等榮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