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方艙選“區長”、開設“雲問診” 江蘇醫療隊創新管理助滬抗疫

發布時間:2022-04-18 16:25:00來源: 新華日報

  連日來,我省1.4萬(wan) 餘(yu) 名援滬衛生健康工作者,日夜忙碌在上海抗疫一線。他們(men) 不辭勞累,積極開動腦筋,創新管理服務,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全力支援上海人民抗擊疫情,用敬業(ye) 奉獻詮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

  “艙友”選“區長”,醫患守望相助

  “‘區長’們(men) ,飯來了,請到活動區來,謝謝!”“我們(men) 大區建議早中晚各安排一次鍛煉、跳舞之類的集體(ti) 活動!”“這個(ge) 問題我們(men) 記下來了。”……這段對話,近日發生在上海浦東(dong) 臨(lin) 港方艙醫院的住艙病人和管理艙區的艙友“區長”之間。

  江蘇省援滬醫療隊方艙隊東(dong) 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分隊負責方艙B2-1F-2區。艙內(nei) 住著幾百名艙友,大家在一起,既是大家庭,也是小社會(hui) 。

  如何把大家的心攏到一起來?中大醫院醫護人員提出“艙友”互助共管的“區長製”模式。“艙友”們(men) 選出的誌願者“區長”們(men) 與(yu) 醫護人員密切配合,管理著方艙內(nei) 的日常事務。江蘇省援滬醫療隊方艙隊副隊長、中大醫院副院長黃英姿說:“隻有讓大家在臨(lin) 港方艙找到家的感覺,患者們(men) 才能以最好的心態配合治療。”27個(ge) 片區,各片區內(nei) 選出一位熱心“艙友”擔任“區長”,以方艙網格化的模式互助共管、同心抗疫。

  方艙隊護理艙長、中大醫院婦產(chan) 科護士長顧曉霞介紹,很多“艙友”都願意作為(wei) 誌願者參與(yu) 艙區服務,其中不少是多才多藝、熱情活潑的年輕人。“區長”的主要職責包括協助醫務人員進行隔離點管理,了解、收集並及時反饋片區隔離人員訴求,協助維護核酸采樣秩序,口罩、餐食等發放,組織開展健康有益的娛樂(le) 活動等,大大豐(feng) 富了大家業(ye) 餘(yu) 生活,同時緩解了緊張焦慮情緒。

  創新管理,全力救治與(yu) 精心守護

  為(wei) 創造有利於(yu) 患者康複的環境,我省各個(ge) 援滬醫療隊都動了不少腦筋。

  江蘇省援滬醫療隊南醫大二附院分隊護理領隊、大外科護士長楊昕,和同事們(men) 接管了上海臨(lin) 港方艙隔離點B2-3病區後,發現艙內(nei) 有一些學生和老師需要上網課,她們(men) 就想辦法為(wei) 師生開辟了一個(ge) 相對安靜的“愛心艙”。她們(men) 擔心患者可能需要額外加餐或生活物資不足,於(yu) 是一個(ge) 放了很多物資自拿自取的“愛心加油站”誕生了;想鼓勵患者保持積極的心態,一麵貼滿了正能量的“愛心牆”誕生了……

  作為(wei) 江蘇省援滬醫療隊南京分隊的副總領隊,南京市兒(er) 童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彭明琦管理著來自南京6家醫院的270名隊員。如何在有限時間內(nei) 完成核酸采樣任務?彭明琦經過一番琢磨,決(jue) 定“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她說:“上海的核酸采樣點分布非常細、非常密。”為(wei) 了避免樓群間交叉感染,很多小區都會(hui) 將采樣點單獨設在單元樓下,“哪怕是在同一個(ge) 小區,也會(hui) 有多達十幾個(ge) 點位。”根據采樣點位置、采樣人數,將270名隊員合理分配進各個(ge) 工位,考驗著管理和統籌的智慧。

  “每次接到任務後,我都會(hui) 先與(yu) 當地街道、居委會(hui) 負責人對接,確認當地物資、人員安排到位情況,把準備工作做在前頭。”經過溝通和協調,一份詳細的工作台表會(hui) 發至當地負責人手中。彭明琦記得,最多一次曾與(yu) 3個(ge) 街道銜接任務。

  麵對大量繁瑣、冗雜的工作,彭明琦充分發揮出多年護理管理工作形成的細致、周全的優(you) 勢,相關(guan) 點位均順利完成采樣任務。而醫療隊員們(men) 熟練、科學、高效的工作風格,也贏得了當地工作人員和居民們(men) 由衷的認可。

  此次,江蘇省人民醫院接管的是上海臨(lin) 港方艙醫院B1-1F區的4個(ge) 醫護單元,共1240張床位,是江蘇省援滬醫療隊接手人數最多的艙區。人數多、病情複雜,省人民醫院援滬醫護人員逐一梳理已收治的2000多名患者基本情況,重點關(guan) 注年齡較大、有基礎疾病的高風險人群,對百餘(yu) 名慢性病和60歲以上患者,實行“一對一”專(zhuan) 科醫療服務與(yu) 健康管理。

  江蘇省援滬醫療隊江蘇省人民醫院分隊領隊占伊揚副院長介紹,醫護人員還鼓勵輕症患者積極參加艙內(nei) 誌願互助活動,這樣能更好地促進醫患之間、患者之間良性互動,幫助患者早日康複、順利出艙。

  方艙“雲(yun) 問診”,架起醫患連心橋

  “我雖然困得不行,但就是睡不著,內(nei) 心很煩躁!”“連續幾天打不起精神,躺在床上玩手機好久才能睡著,怎麽(me) 辦?”……這兩(liang) 天,在上海臨(lin) 港方艙醫院內(nei) ,不少失眠患者在手機上進行了一場場失眠“雲(yun) 問診”谘詢,手機另一端,江蘇省中醫院失眠研究團隊的專(zhuan) 家們(men) 耐心答疑,竭盡全力幫助他們(men) 睡個(ge) 好覺。

  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容易誘發公眾(zhong) 心理問題,大家因為(wei) 擔心、緊張或是恐懼的情緒容易產(chan) 生短期失眠。江蘇省援滬醫療隊方艙隊副隊長、省中醫院副院長吳文忠介紹,嚴(yan) 重的慢性失眠會(hui) 誘發焦慮、抑鬱等,不利於(yu) 新冠肺炎病人康複。省中醫院醫護們(men) 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能否用本院已經開通的互聯網診療平台,為(wei) 失眠患者解決(jue) 這一難題呢?於(yu) 是,緊急開會(hui) 、連夜改版APP上線“上海臨(lin) 港方艙醫院失眠谘詢”專(zhuan) 題模塊,不到24小時,APP的“雲(yun) 問診”正式開診。江蘇省中醫院神經內(nei) 科主任中醫師常誠告訴記者,11位來自針灸康複科、神經內(nei) 科的專(zhuan) 家們(men) 積極接診,利用專(zhuan) 業(ye) 知識為(wei) 患者們(men) 減壓疏導、緩解鬱悶情緒,開診第二天就有幾十位患者通過該平台獲得了谘詢幫助。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