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老舊小區居民自願拆違 鐵皮棚變成停車場小遊園
看著工程機械來回穿梭、一處處違建變成停車場和綠地,4月5日,在南通市崇川區秦灶街道北興(xing) 園小區住了34年的呂金泉感慨:“小區越來越清爽,看著都舒心。”
北興(xing) 園小區建於(yu) 上世紀90年代初,是個(ge) 典型的主城老舊小區,存在牆麵髒破、道路破損、排水管網老化、缺少停車位、消防通道不暢等問題。今年,該小區被列入崇川區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實施適老化、便民化、宜居化、智能化改造。
由於(yu) 長期沒有物業(ye) 管理,北興(xing) 園存在外擴陽台、占用公共空間搭建停車棚等私搭亂(luan) 建問題。摸底數據顯示,北興(xing) 園共有136處違章建築,總麵積超2700平方米。改造計劃剛出爐時,項目施工方就認定,這是一塊“硬骨頭”。
出乎意料的是,今年初施工隊挖掘機剛進場,就發現小區居民已自拆六成以上的違建,剩下的也都簽了幫拆備忘錄。秦灶街道城市建設辦公室副主任張小偉(wei) 告訴記者,“項目提前75天實現‘違建清零’,在崇川今年50個(ge) 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中進度第一。”
讓居民主動拆除違建,有啥“訣竅”?
4月1日中午,在北興(xing) 園小區東(dong) 側(ce) 的背街後巷,剛買(mai) 菜回來的居民李芸潔在這裏停車充電。“以前這裏到處是鐵皮棚,擠得沒路走,但電動自行車放在鐵皮棚裏安全。”李芸潔說,為(wei) 了給電動自行車充電,居民從(cong) 陽台、窗戶拉飛線,既難看更不安全。剛得到小區改造要拆鐵皮棚的消息時,居民最擔心的就是“電動車怎麽(me) 辦?”那會(hui) 兒(er) 大夥(huo) 都準備抱團“軟抵抗”,結果第二天就有人來敲門了。
登門來訪的,是秦灶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北興(xing) 園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攻堅黨(dang) 支部第一書(shu) 記宋衛兵。“拆違有什麽(me) 困難”“小區怎麽(me) 改造”“還要增加哪些設施”……他一邊問一邊記,居民這才放下了心,紛紛說:“隻要能有地方停車充電,鐵皮棚我自己拆。”
居民的合理化建議,被充分吸收進改造方案。在走訪基礎上,秦灶街道與(yu) 施工方、居民代表、交警部門等多次溝通,在小區東(dong) 側(ce) 小巷搭建過渡車棚,配備充電樁,可同時容納200多輛非機動車,定點開放、專(zhuan) 人管理。為(wei) 防車輛被盜,車棚裏還裝了攝像頭。過渡車棚剛建好,居民也說到做到,主動拆掉自家搭的違建。
“不文明現象背後往往‘藏’著群眾(zhong) 的剛性需求,要剖析成因找準症結,標本兼治解決(jue) 問題,而不是簡單地一拆了之。”宋衛兵說,項目啟動前,即通過“指揮部+黨(dang) 支部”模式成立攻堅黨(dang) 支部,社區黨(dang) 組織書(shu) 記任支部書(shu) 記,項目監理方任支部紀檢委員,劃定“責任田”。發布小區改造相關(guan) 通知的第二天,黨(dang) 員、網格員、紅色樓長就行動起來,挨家挨戶上門宣傳(chuan) 改造方案,收集合理建議。
問需於(yu) 民的同時,不忘傾(qing) 聽采納“小眾(zhong) ”建議,也是北興(xing) 園小區居民自願配合的一大原因。小區改造原計劃增加機動車位近百個(ge) ,但攻堅黨(dang) 支部在走訪中了解到,有幾幢樓樓間距較大,車位相對充裕,居民更希望多保留綠化帶。經過與(yu) 施工方協調,最終決(jue) 定調整施工方案,專(zhuan) 門為(wei) 這幾幢樓保留充足的綠化帶。
眼看著小區“每天都在變”,最讓呂金泉期待的是“完善照明”項目。呂金泉說,這麽(me) 多年,小區樓道裏的燈基本都是壞的,老人、小孩晚上上下樓非常不安全。以後,再也不用摸黑出門了。
拆除自家的違建,受益的還是居民。張小偉(wei) 介紹,考慮到小區內(nei) 老年人和幼兒(er) 較多,急需室外健身休閑場地,未來將在原有綠化基礎上,重排健身設施、鋪設塑膠、優(you) 化配置公共資源,為(wei) 居民們(men) 打造一個(ge) 室外賞景、鍛煉、休閑的好去處。“鐵皮棚變成停車場和小遊園,值!”李芸潔豎起大拇指。
“違建拆得早,大家住‘新房’也早。”代建單位負責人佘楷介紹,屋頂防水、保溫層等項目施工已提前啟動,預計屋頂平改坡工程在“五一”節前後完成;國慶節前後改造主體(ti) 工程有望完成,到那時,小區環境將煥然一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