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山西長治:凡人善舉溫暖疫情防控一線

發布時間:2022-04-21 16:13:00來源: 人民網-山西頻道

  微光點亮火炬,平凡鑄就偉(wei) 大。

  一個(ge) 個(ge) 堅守崗位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連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場景……麵對複雜嚴(yan) 峻的疫情防控形勢,長治市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積極響應黨(dang) 的號召,萬(wan) 眾(zhong) 一心、共克時艱,匯聚起共同戰“疫”的磅礴力量!

  誰說站在光裏的才算英雄。公交司機、城管隊員、小區保安、超市安全員、環衛工人……長治市各行各業(ye) 的普通勞動者,在平凡的崗位上閃爍光芒,用樸實的行動展現時代擔當。他們(men) 以各自的方式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盡職盡責,不離不棄,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無聞的奉獻,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疫情防控屏障。

  致敬,普通勞動者;致敬,凡人英雄。

各行各業(ye) 普通勞動者堅守崗位築牢防疫陣地。

  小區保安陳鋒利:嚴(yan) 把“入口關(guan) ” 站好每班崗

  陳鋒利是一名有著26年黨(dang) 齡的老黨(dang) 員,2017年入職長治市潞州區安康物業(ye) ,如今是小區保安二隊的隊長。疫情防控期間,他時刻發揮黨(dang) 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領隊員們(men) 嚴(yan) 把小區“入口關(guan) ”,日夜守護居民的平安健康。

  “您好,請掃場所碼,出示兩(liang) 碼。”4月15日上午9時,安康苑小區東(dong) 區入口測溫門前,身穿保安服,佩戴“疫情防控”紅袖標的陳鋒利正在忙碌著。他認真查看健康碼、行程碼,並引導外來人員登記信息。看到沒戴口罩的住戶,總是耐心地提醒,“一定要戴上口罩,做好防護措施。”

  “安康苑小區住戶多,疫情防控責任重大。”陳鋒利介紹說,按照防控要求,小區東(dong) 西兩(liang) 區各開放一個(ge) 出入口。住戶進入須掃場所碼,查驗兩(liang) 碼,外來人員查驗後須登記個(ge) 人信息。許多住戶和他是老熟人,但執行防控規定不能含糊。

  時刻緊盯進出小區的人、車、物,人員登記、車輛檢查、清潔消毒、建立台賬……雖然都是些簡單又重複的工作,但陳鋒利和隊員們(men) 嚴(yan) 謹認真,一絲(si) 不苟。

陳鋒利(右)引導外來人員登記信息。

  目前,安康苑小區每個(ge) 出入口配備4名保安隊員,每人值守12小時,每天早晚8時換崗。疫情防控期間,工作強度增大,對於(yu) 保安員的體(ti) 力和耐力都是一種考驗。陳鋒利今年56歲,隊員們(men) 年齡也都在五六十歲,一個(ge) 崗站下來,很多時候腿腫腳麻,口幹舌燥。中午、傍晚是居民進出的高峰時段,他們(men) 經常忙到過了飯點,才能輪流去吃飯。盡管辛苦,但陳鋒利總是以身作則,事事衝(chong) 在前頭。他經常鼓勵大家,“既然幹這一行,就要守好崗位,不能辜負業(ye) 主們(men) 的信任。”

  10時30分,陳鋒利帶著隊員在小區巡邏。發現安全問題或者遇到居民求助,他們(men) 都要第一時間上報物業(ye) ,盡快消除隱患,解決(jue) 問題。“大多數居民都非常支持防控政策,積極配合保安工作,讓我們(men) 很欣慰。”

  除了門口值守、小區巡邏,保安還承擔著夜間垃圾清運、參與(yu) 社區服務等多項工作。物業(ye) 辦公牆上,掛滿了鮮紅的錦旗,多是住戶贈送給保安隊員,讚揚他們(men) 助人為(wei) 樂(le) 、拾金不昧的善行義(yi) 舉(ju) 。每次得到居民的褒獎肯定,陳鋒利心中都倍感自豪。

  “一個(ge) 口罩、一雙手套、一壺消毒液,就是他們(men) 所有的防疫裝備。麵對嚴(yan) 峻複雜的防控形勢,大家從(cong) 未臨(lin) 陣退縮。” 說起陳鋒利和隊員們(men) 的敬業(ye) 精神,安康物業(ye) 辦公室主任張曉夏感動不已。疫情防控關(guan) 鍵期,隊員們(men) 沒有一人請假休息,許多隊員還舍棄假日,主動請纓承擔防疫工作。

  臨(lin) 近中午,進出小區的人員明顯增多。巡邏回來的陳鋒利來不及休息,配合隊員們(men) 繼續認真查驗。“我是一名保安,更是一名黨(dang) 員。守護小區居民安全,衝(chong) 鋒在前,是我義(yi) 不容辭的職責和使命。”他語氣堅定地說。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在長治市各個(ge) 小區疫情防控一線,很多像陳鋒利這樣的普通勞動者,正用默默無聞的堅守和奉獻,守護著一方平安。他們(men) 不畏烈日嚴(yan) 寒,在平凡的崗位上散發光熱,用點滴力量構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實防線。

  超市安全員張紅岩:繃緊“防疫弦”甘做“守門人”

  “您好,請掃一下場所碼,並出示行程碼。”“您好,請戴上口罩,做好個(ge) 人防護。”在金威超市雙子店入口處,張紅岩對依次進店的顧客逐一提醒。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張紅岩主動請纓站在了防疫第一線,嚴(yan) 格履行身為(wei) 安全員的職責,當好超市“守門人”,不厭其煩地提醒顧客戴好口罩,掃場所碼,並出示行程碼。

  “我們(men) 這個(ge) 店客流量平時在3000多人,這樣的提醒每天要講很多遍,這段時間體(ti) 力消耗還是比較大。”張紅岩洪亮的聲音裏略顯一絲(si) 疲憊。她介紹,針對老年人,超市還提供了人性化服務,設置人工登記台進行記錄,把疫情防控工作每一個(ge) 環節做實、做細、做到位。

  今年43歲的張紅岩不僅(jin) 是金威超市雙子店經理,也是一個(ge) 原則性強、經驗豐(feng) 富的老黨(dang) 員。“安全工作不容一絲(si) 馬虎。工作中,我堅持以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標準嚴(yan) 格要求自己,帶動身邊人,時刻保持一線防疫的工作狀態,不能麻痹大意。”張紅岩說。

張紅岩(左)在超市入口處查驗顧客行程碼。

  疫情防控期間,超市行業(ye) 發揮著抗疫情、保民生的重要作用。每天要接觸不少顧客,肩負著保供重任的超市工作人員,承受著高於(yu) 常人的風險和壓力。而一線安全員更是責任重大,他們(men) 作為(wei) 門店抗疫“第一道防線”,站在最前麵,築起“安全屏障”,為(wei) 消費者營造安全、健康的購物環境。

  早上8時30分開門,張紅岩都會(hui) 提前半小時到崗,佩戴好口罩、手套後,迎接來店的每一位顧客。

  “早上9時客流量比較大,附近的居民都喜歡來超市趕個(ge) 早市,大部分顧客很配合測溫和驗碼工作,但也有個(ge) 別顧客沒有帶手機。對於(yu) 這樣的顧客,我會(hui) 耐心勸說,做好解釋,或者指導其做好登記工作。”張紅岩告訴記者,“即使是每天打交道的老顧客,如果出示不了行程碼,也是絕對不能進入超市。但是在方式方法上,我會(hui) 采取顧客容易接受的方式,比如我會(hui) 跟他們(men) 說配合測溫、驗碼也是為(wei) 抗疫出力,不僅(jin) 是為(wei) 自己好,也為(wei) 大家好。”

  從(cong) 每個(ge) 貨架,到每個(ge) 購物車、購物籃,再到每個(ge) 秤台,賣場的角角落落,每一次消殺都有據可查。除了把好入場關(guan) ,張紅岩還要指導其他安全員負責店內(nei) 的消殺工作,每天消殺5次,重點部位如存包櫃、收銀台、購物車、購物籃早中晚各消殺一次,並做好門店通風,保持空氣良好流通。

  同時,張紅岩每天還要查看門店的消毒情況及員工的行程碼、健康碼,督促他們(men) 做好測量體(ti) 溫工作,並通過微信工作群宣傳(chuan) 衛生防疫知識及注意事項。

  “工作任務重的時候從(cong) 早上9時一直到晚上9時30分,經常站到腿腫。但是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和身為(wei) 一名老黨(dang) 員的責任感,讓我覺得累點、苦點也值得。”張紅岩笑著說,“作為(wei) 顧客信賴的超市,我們(men) 要為(wei) 顧客做好服務,關(guan) 鍵時候讓他們(men) 安心、放心。”

  城管隊員馮(feng) 向軍(jun) :基層奔波忙 服務顯擔當

  4月14日,早上7時,天空飄著細雨。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二大隊堠北莊中隊中隊長馮(feng) 向軍(jun) 和隊友已經站在寶佳瑞景花園項目部工地門前,準備開始新一天的工作。

  “掃碼入場,認真核驗,是防疫重要舉(ju) 措,絲(si) 毫容不得馬虎。”馮(feng) 向軍(jun) 介紹,寶佳瑞景花園項目部工地共有471人,實行一人一檔嚴(yan) 格管控。在執法隊的指導和幫助下,該工地還製定了新冠疫情應急處置辦法、閉環管理辦法,以及建設方、施工方、監理方和勞務方四方管理機製,織密疫情防控“安全網”。

  “每周查驗工人核酸檢測結果,每日檢查工地食堂、衛生間、宿舍、辦公區域消毒狀況,以及工地出入口是否有專(zhuan) 人負責,是我們(men) 工作的重點。”一天兩(liang) 次到工地檢查防疫情況是馮(feng) 向軍(jun) 當前重要的工作之一,“工地人員密集,必須防患於(yu) 未然。”

馮(feng) 向軍(jun) (右二)查看施工單位疫情防控台賬。

  既是監督員,也是貼心人。不久前,馮(feng) 向軍(jun) 接到了在寶佳瑞景花園項目部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智敏的電話。“工人每周都要做核酸,每次跑醫院既不方便,還容易耽誤工期,所以我第一時間想到了馮(feng) 隊長,希望他能幫忙協調醫護人員到工地為(wei) 工人做核酸。”回想起當時的情形,張智敏臉上洋溢著笑容,“沒過多久,工地附近便設立了核酸檢測點,為(wei) 我們(men) 解決(jue) 了實際問題。”

  事實上,在接到求助電話的第一時間,馮(feng) 向軍(jun) 便考慮到轄區內(nei) 5個(ge) 工地可能都麵臨(lin) 著同樣的問題。於(yu) 是他及時與(yu) 街道溝通,並積極與(yu) 相關(guan) 醫院協商,最終在工地附近設立了免費核酸檢測點,為(wei) 施工單位核酸檢測提供了極大便利,確保了項目建設如期進行。

  “馮(feng) 隊長,街道今天排隊進行核酸檢測的市民較多,請執法隊協助維護現場秩序。”9時30分,剛剛完成轄區內(nei) 全部工地第一次檢查任務的馮(feng) 向軍(jun) ,又接到了街道的求助電話,隨即他與(yu) 隊員匆匆趕往核酸檢測點。“街巷吹哨,部門報到,是我們(men) 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疫情防控的關(guan) 鍵時刻,執法隊員更是片刻不能耽誤。”雨後微涼,但一上午的忙碌,讓馮(feng) 向軍(jun) 額頭沁出了汗水。

  一段時間以來,綜合執法隊堅持將疫情防控與(yu) 日常工作緊密結合。“您好,請出示健康碼和行程碼,還有一周內(nei) 的核酸檢測證明。”如今,馮(feng) 向軍(jun) 的日常工作又多了一項內(nei) 容,“遊商散販流動性強,接觸人員眾(zhong) 多,必須先做好防疫查驗工作,然後再勸導他們(men) 規範經營。”

  一天工作結束時,已是晚上8時,馮(feng) 向軍(jun) 才踏上回家的路。“作為(wei) 一名入黨(dang) 積極分子,在疫情防控的關(guan) 鍵時刻,我將以黨(dang) 員的標準嚴(yan) 格要求自己,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用最堅決(jue) 的態度,從(cong) 嚴(yan) 從(cong) 實落實各項防控舉(ju) 措,用實際行動築牢疫情防控陣地。”馮(feng) 向軍(jun) 的話語擲地有聲。

  公交司機柴曉軍(jun) :護航平安路 情牽乘客心

  公交車是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乘客流動性強,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場所。“請您戴好口罩,支付寶掃場所碼後乘車。不能掃碼的乘客請進行信息登記。”4月15日上午,市公交集團三分公司院內(nei) ,即將發車的13路公交車司機柴曉軍(jun) 提醒著乘客。麵對當前的疫情防控形勢,提醒乘客做好個(ge) 人防護已成為(wei) 他日常工作的重要一部分。

  “為(wei) 保障群眾(zhong) 安全出行,公司嚴(yan) 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這也是對我們(men) 公交車司機和乘客最大的保護。”柴曉軍(jun) 說,疫情防控期間,每輛公交車發車前,當班駕駛員都要進行體(ti) 溫測量,並掃場所碼和健康碼,才可上崗。駕駛員要對車輛技術狀況例行檢查,消殺員對車輛進行全麵消殺。

  閑不住的柴曉軍(jun) 總是自己動手,對人群接觸比較密集的扶手、座椅、投票箱、刷卡機等部位進行重點消毒,提前開窗通風,確保給乘客提供幹淨、安全的乘車環境。作為(wei) 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他始終發揮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積極向乘客普及防疫知識,同時提供線路谘詢、熱心幫扶等服務,盡最大努力按照規範謹慎操作,讓乘客放心。

發車前,柴曉軍(jun) 對車內(nei) 認真消毒。

  13路公交車共有45個(ge) 站點,一趟下來需要兩(liang) 個(ge) 小時。在行駛途中,他不厭其煩地提醒大家要掃碼乘車、規範戴口罩,保持距離,對於(yu) 不會(hui) 操作手機的老年人和沒有手機的乘客,他總是耐心地指導作記錄。

  一遍遍的叮囑,讓柴曉軍(jun) 的聲音變得沙啞。嗓子疼痛時,他就含上一粒“喉寶”,繼續督促乘客按照流程規範乘車。“疫情防控關(guan) 鍵時期,不能有絲(si) 毫懈怠。必須認真檢查,保證每名乘客的安全。”柴曉軍(jun) 說,多數乘客都會(hui) 積極主動配合查驗,大家的自覺讓他覺得踏實和安全。

  助人為(wei) 樂(le) 、拾金不昧、扶老攜幼……多年來,柴曉軍(jun) 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e) 績,成為(wei) 行業(ye) 戰線上的標兵。他先後獲得長治市“五一勞動獎章”一等功、山西省交通運輸行業(ye) 文明職工、“全國最美公交司機”等榮譽稱號。“如今,集團公司廣大職工上下一心,主動擔當,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人民公交為(wei) 人民’的初心使命,全力以赴守護著城市的安全。作為(wei) 一名黨(dang) 員,我更要服從(cong) 命令、聽從(cong) 指揮,與(yu) 同事們(men) 一起,守護好公交這個(ge) 城市窗口,為(wei) 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柴曉軍(jun) 滿懷信心地說。

  在站點停靠時,一位老大娘忘記佩戴口罩,柴曉軍(jun) 拿出自己準備的口罩遞給她,然後握緊方向盤,繼續前行。和柴曉軍(jun) 一樣,還有許多公交司機每天奔波在路上,保障著城市公共交通的正常營運。他們(men) 在最平凡的崗位,用最貼心的舉(ju) 動,守護著市民的出行安全,讓疫情防控中的公交服務更加溫暖。(圖/文:長治日報)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