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使命在肩,江蘇文化產業集結再出發

發布時間:2022-04-21 16:49:00來源: 新華日報

  在我省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先行區大局中,文化產(chan) 業(ye) 如何成為(wei) 重要支點?我省為(wei) 文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製定了什麽(me) 樣的路線圖和時間表?4月20日,在南京召開的全省文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推進會(hui) 作出了重要部署。

  聚焦高質量發展,

  “1+4”政策體(ti) 係擘畫藍圖

  聚焦文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會(hui) 議形成了深刻認識,那就是文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必須做到五位一體(ti) ,即堅持正確導向,實現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堅持改革創新,促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與(yu) 新型業(ye) 態共同繁榮;堅定文化自信,煥發中華文化時代光彩;服務發展大局,推動文化軟實力持續提升。

  統計表明,2021年全省文化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增加值預計超5800億(yi) 元,占GDP比重突破5%,文化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江蘇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引擎和撬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men) 也要清醒地看到,廣東(dong) 、浙江、上海、北京等省市文化產(chan) 業(ye) 占GDP的比重均已接近或超過6%,我省仍有一定差距,需奮起直追。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產(chan) 業(ye) 顛覆式發展,江蘇文化產(chan) 業(ye) 隻有把握住數字化、融合化、特色化的趨勢,才能成為(wei) “先行區”建設的重要支點和重要力量源泉。

  對此,我省加強頂層設計,在推進會(hui) 上推出了“1+4”政策文件體(ti) 係。其中“1”指的是《江蘇省促進文化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提升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文化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全省生產(chan) 總值比重力爭(zheng) 達到6%,按照“兩(liang) 中心三高地”目標,積極打造文化科技融合中心和文化創意設計中心,建設有競爭(zheng) 力的內(nei) 容生產(chan) 高地、文化裝備製造高地、文旅融合發展高地。

  “4”分別指:《揚子江創意城市群建設實施方案》提出構築揚子江創意城市群空間發展格局、打造現代數字文化產(chan) 業(ye) 典範區、打造未來創意經濟應用先鋒地、打造世界級創意城市群開放共同體(ti) 四項重點任務;

  《世界級運河文化遺產(chan) 旅遊廊道建設實施方案》提出要把大運河江蘇段打造成體(ti) 現世界風範、彰顯中國氣派、具有江蘇特色的文旅“美麗(li) 中軸”;

  《推進長三角文化產(chan) 業(ye) 一體(ti) 化發展江蘇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江蘇文化產(chan) 業(ye) 增加值對長三角區域貢獻率超過40%,並確定共建跨區域產(chan) 業(ye) 合作園區、共同建設數字文化產(chan) 業(ye) 新高地等13項重點任務;

  《沿海特色文化產(chan) 業(ye) 集聚區方案》提出,到2025年南通、鹽城、連雲(yun) 港等沿海三市成為(wei) 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特色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集聚區,確定了打造海洋特色產(chan) 業(ye) 品牌、深化文旅融合發展等五大任務、14項舉(ju) 措。

  自此,未來一個(ge) 階段江蘇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已經明確,使命在肩,未來可期。

  緊扣軟實力提升,

  精準落子布局未來

  推進會(hui) 上,省科技廳等7家單位作交流發言,22個(ge) 相關(guan) 廳局、骨幹龍頭企業(ye) 及設區市提交書(shu) 麵匯報材料,勾勒出江蘇文化產(chan) 業(ye) 當下的行動和未來的模樣。

  省科技廳近年組織實施省重點研發計劃259項,省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20項,突破了3D動漫引擎、影視媒體(ti) 融合等一批關(guan) 鍵核心技術,接下來將繼續培育文化領域創新型企業(ye) 集群,打造文化科技融合基地和孵化器,建設公共服務平台,加速推進創新鏈與(yu) 產(chan) 業(ye) 鏈深度融合。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著力暢通文化金融堵點、痛點、斷點,協調金融機構助力南京牛首山、揚州清水潭等地方重點文旅項目建設,幫助文化企業(ye) 通過企業(ye) 訂單、股權質押方式化解貸款難,推動金融市場上形成江蘇文旅板塊,接下來還將探索建立文化企業(ye) “白名單”製度,加強信息共享為(wei) 文化企業(ye) 進行“信用畫像”,破解文化企業(ye) 融資難。

  鳳凰出版傳(chuan) 媒集團總體(ti) 經濟規模和綜合實力在全國新聞出版業(ye) 繼續保持第一,集團確立“十四五”期間建成國際一流文化企業(ye) 的目標,搶抓新技術迭代、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堅持融合發展,推動鳳凰再涅槃。新華報業(ye) 傳(chuan) 媒集團在實現跨界共生發展、報業(ye) 經營風景獨好的同時,設立5000萬(wan) 元新媒體(ti) 發展壯大專(zhuan) 項資金,推動媒體(ti) 融合;按照“傳(chuan) 媒+”思路進軍(jun) 消費、製造、科技、金融等領域,打造全媒體(ti) 經營方陣;實行跨界多元發展,推進江寧穀裏數字出版雲(yun) 平台等在建重點工程,打造麵向未來的“蓄能工程”;探索對新媒體(ti) 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並購重組,加快推進相關(guan) 板塊上市。

  全省規模以上文化企業(ye) 中,民營企業(ye) 數量占比超過70%,貢獻了約80%的文化產(chan) 業(ye) 增加值。推進會(hui) 公布了第四屆“江蘇民營文化企業(ye) 30強”,江蘇稻草熊影業(ye) 有限公司、江蘇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原力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入選。原力公司負責人在發言中表示,企業(ye) 堅持科技與(yu) 藝術相融合的發展理念,成長為(wei) 國內(nei) 數字內(nei) 容製作領域的領先企業(ye) ,與(yu) 騰訊、美國夢工廠、華納兄弟娛樂(le) 等穩定合作,服務了近千款世界知名遊戲和影視項目。目前,企業(ye) 正在布局元宇宙、數字人等產(chan) 業(ye) 前沿,在北京冬奧會(hui) 上,原力參與(yu) 製作的手語播報數字人“聆語”和“華智冰”為(wei) 全國2780萬(wan) 聽障同胞送去精彩解說。

  用好“指揮棒”,

  奏響文化產(chan) 業(ye) 交響曲

  推進會(hui) 上,一份《江蘇省文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指數綜合評價(jia) 體(ti) 係》引發關(guan) 注。

  據了解,在編製過程中,省委宣傳(chuan) 部會(hui) 同省統計局、省有關(guan) 智庫,基於(yu) “產(chan) 業(ye) 資源、市場潛力、產(chan) 業(ye) 效益、產(chan) 業(ye) 支撐、文化傳(chuan) 播”五個(ge) 方麵,構建江蘇文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指數,包括5個(ge) 一級指標、16個(ge) 二級指標、40個(ge) 三級指標,發展指數權重采用客觀賦值法和主觀賦值法相結合,對江蘇各設區市文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進行全麵、客觀、準確評價(jia) 。科學精準的發展指數就像一根“指揮棒”,指引著江蘇文化產(chan) 業(ye) 合奏出一曲氣勢磅礴又細膩豐(feng) 富的時代交響曲。

  這是一次江蘇文化產(chan) 業(ye) 的再部署,推進會(hui) 對區域空間布局、市場主體(ti) 培育、文化科技融合、資源要素統籌作出係統科學的安排,提出鼓勵“揭榜掛帥”,引導文化消費等特色做法。

  推進會(hui) 為(wei) 接下來重點發展的領域劃了重點,在做優(you) 做強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方麵,將促進出版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激發演藝產(chan) 業(ye) 活力,加強重點電影選題規劃,推動廣播電視產(chan) 業(ye) 特色化、專(zhuan) 業(ye) 化,提升文化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在培育新型文化業(ye) 態上,將大力推動文化創意與(yu) 製造業(ye) 、農(nong) 業(ye) 、消費品工業(ye) 等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繼續辦好“紫金獎”文創大賽,演化文旅融合;在前瞻布局數字文化產(chan) 業(ye) 上,將加快國家文化大數據華東(dong) 區域中心建設,布局網絡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提升動漫遊戲原創能力,打造電競品牌活動……

  推進會(hui) 還對今年3月印發的《江蘇省“十四五”時期文化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重點項目清單》作了說明。據介紹,列入《清單》的重點項目共有192個(ge) ,其中重要創新載體(ti) 74個(ge) ,重點產(chan) 業(ye) 項目65個(ge) ,文化基礎設施15個(ge) ,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利用及文旅融合38個(ge) ,項目總投資3741億(yi) 元,它們(men) 將為(wei) “先行區”建設提供集群式引領和支撐。

  恰因胸中有丘壑,自當立馬振山河。扛起“先行區”使命,江蘇文化產(chan) 業(ye) 集結再出發。麵向未來,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先行區正在從(cong) 紙上落實到路上,從(cong) 藍圖變為(wei) 現實。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