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江蘇多地農產品滯銷“傷農”,背後問題如何破解?
江蘇南通一超市蔬菜區。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一邊吃不著,一邊賣不掉。城市居民感歎菜價(jia) 高,農(nong) 村菜農(nong) 苦於(yu) “菜賤傷(shang) 了農(nong)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進入3月以來,江蘇多地農(nong) 產(chan) 品“滯銷”現象引發關(guan) 注。
如何采取更有溫度的措施,讓農(nong) 產(chan) 品能夠“出得去”,既能為(wei) 城市居民提供物美價(jia) 廉的新鮮農(nong) 產(chan) 品,又不讓菜農(nong) 的含辛茹苦打了水漂,避免出現“豐(feng) 產(chan) 不豐(feng) 收”“穀賤傷(shang) 農(nong) ”的現象。
蘇州大學東(dong) 吳智庫首席專(zhuan) 家、蘇州大學中國特色城鎮化研究中心教授方世南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提出,有效破解農(nong) 產(chan) 品滯銷難題是當務之急,應多措並舉(ju) 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一是要大力恢複“菜便於(yu) 行達天下,貨暢其流天地寬”的市場流通格局,切實解決(jue) 農(nong) 產(chan) 品滯銷和城市居民菜籃子問題;二是要在繼續發揮網絡銷售作用的同時,探索在國有郵政係統建立快遞隊伍幫助推銷農(nong) 產(chan) 品的創新舉(ju) 措;三是要大力發揮好誌願者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難助力的作用;四是城市要根據目前抗擊疫情的實際情況,將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網點更多地布局於(yu) 麵廣量多的社區,以利於(yu) 更好地解決(jue) 好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難和服務於(yu) 居民的菜籃子問題。
顯然,呼籲社會(hui) 愛心人士伸出援手並非長遠之計。那麽(me) ,江蘇各地有哪些好的經驗做法,又有哪些問題待解?
泰州興(xing) 化:鼓勵機關(guan) 工會(hui) 會(hui) 員購買(mai) 幫扶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民生難題。泰州興(xing) 化市多部門通力協作,為(wei) 積壓滯銷的農(nong) 產(chan) 品找“出路”,解決(jue) 農(nong) 戶燃眉之急。昌榮鎮孫坤健、大垛鎮王月豐(feng) 等數百戶農(nong) 戶都是受益者。大垛鎮保寬村有6個(ge) 家庭養(yang) 殖場和約4萬(wan) 羽蛋雞。在多方協助下,這些農(nong) 業(ye) 大戶不僅(jin) 簽下了采購商,還按要求辦理了運輸通行手續。“如果沒有政府的扶持,我家每天的損失將近一萬(wan) 塊,這是個(ge) 不小的數字。”千垛鎮薑戴村養(yang) 殖戶許戴平說。
雞蛋2404噸、甜瓜1082噸、果蔬186噸、水產(chan) 6060噸……4月11日,記者從(cong) 泰州興(xing) 化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拿到了一組滯銷農(nong) 產(chan) 品數據。為(wei) 確保農(nong) 產(chan) 品“出得去”,飼料、肥料等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物資“進得來”,該局協助交通部門有序發放數百張通行證。
“除了按要求發放通行證外,我們(men) 對種植業(ye) 、畜禽養(yang) 殖、水產(chan) 養(yang) 殖進行了摸底統計,並根據每天新生產(chan) 的數量進行日常監測,以便掌握相應總量。目前,全市有蔬菜基地79家,畜禽基地979家,水產(chan) 品基地30家。”興(xing) 化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總農(nong) 藝師徐鬆春心裏有本清楚賬,“我們(men) 將掌握的情況一並發給商務、市場監管、供銷等部門和商超、電商等單位,多部門聯動來解決(jue) 滯銷難題。”不僅(jin) 如此,該局將時令較強的農(nong) 產(chan) 品統計情況轉給市總工會(hui) ,鼓勵會(hui) 員購買(mai) 幫扶。
“農(nong) 產(chan) 品滯銷牽動了社會(hui) 各界的心。”興(xing) 化市總工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胡亞(ya) 彬告訴記者,“總工會(hui) 倡議全市會(hui) 員發揚‘互愛互幫互助’精神,將全年福利的30%用於(yu) 購買(mai) 農(nong) 產(chan) 品,解決(jue) 農(nong) 民在疫情期間的‘急難愁盼’問題。首批各級工會(hui) 助力農(nong) 產(chan) 品消費金額已達181萬(wan) 元,助力消費農(nong) 產(chan) 品逾20萬(wan) 公斤。隨著第二批、第三批農(nong) 產(chan) 品目錄公布,愛心還將延續。”據測算,該市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23700名會(hui) 員全部參與(yu) 愛心購買(mai) ,預計可解決(jue) 901戶農(nong) 戶滯銷難題,有望助力消費超千萬(wan) 元。
興(xing) 化市交通局工會(hui) 主任翟德璧介紹,該局除了參與(yu) 卡口管控、與(yu) 多部門聯動審發通行證外,也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拿出會(hui) 員福利的30%購買(mai) 滯銷的農(nong) 產(chan) 品,“目前購買(mai) 的主要是急需出售的雞蛋和甜瓜,全局200多個(ge) 會(hui) 員,每人每年工會(hui) 福利1800元,每人拿出540元根據季節分三批購買(mai) 農(nong) 產(chan) 品,盡可能支持菜農(nong) 回籠資金,首批每人購買(mai) 了100元的甜瓜、80元的雞蛋。”
記者了解到,興(xing) 化是農(nong) 業(ye) 大縣,大部分農(nong) 產(chan) 品銷往上海。“近期因疫情導致物流不暢,農(nong) 產(chan) 品難以進入上海。我們(men) 及時做了摸排,主動聯係並鼓勵大型商超優(you) 先采購本市滯銷農(nong) 產(chan) 品,尤其是容易變質的農(nong) 產(chan) 品。同時,我們(men) 還借助電商公共服務中心通過網絡直播等方式拓寬銷售渠道。”興(xing) 化市商務局市場建設與(yu) 商貿流通科科長孫小康介紹。
蘇州太倉(cang) :建立市鎮兩(liang) 級應急配送體(ti) 係
滯銷農(nong) 戶急,政府解難題。“麵對老百姓對‘菜籃子’的需求和農(nong) 戶對‘收成’的渴望,蘇州太倉(cang) 市多措並舉(ju) 打通疫情期間地產(chan) 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渠道。”12日,太倉(cang) 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曹炳華向記者介紹。
太倉(cang) 雙鳳鎮新湖村有蔬菜產(chan) 業(ye) 化基地300畝(mu) ,在疫情期間也陷入“賣菜難”的困境。太倉(cang) 市成立保供小組,在掌握全市農(nong) 產(chan) 品相關(guan) 信息的基礎上,推動生產(chan) 基地、商超、企業(ye) 及本地蔬菜批發市場等各方合作,加快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銷信息互通共享,目前每日可順暢銷售100多噸地產(chan) 蔬菜。
在太倉(cang) 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和商務等部門“過問”下,當地農(nong) 戶實現了“雲(yun) 銷售”。邁物雲(yun) 倉(cang) 、綠陽蔬果等線上銷售平台與(yu) 各蔬菜生產(chan) 基地對接,其中邁物雲(yun) 倉(cang) 線上平台日均可完成約1500個(ge) 訂單的配送,蔬菜日銷售量約15000斤。“這些雲(yun) 平台解決(jue) 了我們(men) 部分農(nong) 產(chan) 品的滯銷問題。”種植戶郭永早說。
據了解,當前,太倉(cang) 市已建立市鎮兩(liang) 級“7+1”農(nong) 產(chan) 品應急配送體(ti) 係,選取擁有蔬菜冷藏保鮮及配送能力的基地,設置鎮級配送點7個(ge) 、市級配送點1個(ge) 。每個(ge) 鎮級配送點穩定儲(chu) 備1至2噸新鮮蔬菜,緊急情況下負責鎮域範圍內(nei) 主要商超及封控小區的配送。市級配送點負責支援各鎮(區)配送點,與(yu) 市區大潤發、倉(cang) 建、華發、沃爾瑪、永輝等主要超市建立本地蔬菜供銷關(guan) 係。目前,市鎮兩(liang) 級蔬菜應急配送點擁有配送車輛30輛,蔬菜庫容量15000立方,近日實現日均應急配送7噸蔬菜至各大超市、1500份蔬菜套餐至各封控小區。
此外,在推進農(nong) 產(chan) 品貨運暢通管理方麵,太倉(cang) 市通過“婁城防疫小程序”線上開展貨運碼審批。該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聚焦蔬菜、豬肉等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開展精準服務,指導企業(ye) 做好貨運碼以及靜默期間重要保障物資通行證等申請,同時做好疫情防控跟蹤管理。截止目前,當地已審核發放農(nong) 產(chan) 品運輸貨運碼376個(ge) 、靜默期間重要保障物資通行證49個(ge) ,有效保障地產(chan) 農(nong) 產(chan) 品運輸通暢。
當前,上海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yan) 峻複雜。太倉(cang) 市在組織農(nong) 產(chan) 品援滬的同時,也解決(jue) 了部分滯銷難題。為(wei) 此,太倉(cang) 市農(nong) 業(ye) 科技服務中心設置援滬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點,配置人員閉環管理隔離點,全市各生產(chan) 基地將援滬農(nong) 產(chan) 品運送至供應點後統一交貨裝車。同時,當地安排專(zhuan) 人跟車押運,與(yu) 上海對接,確保農(nong) 產(chan) 品安全通暢送達。3月14日以來,太倉(cang) 向上海供應生豬125批次共960噸,供應蔬菜3批次共28噸。
專(zhuan) 家:多頭管理導致物流受阻
4月12日,記者從(cong) 江蘇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獲悉,農(nong) 產(chan) 品滯銷主要是因為(wei) 交通運輸不暢所致,該廳積極與(yu) 交通部門協調,確保運輸暢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建議,對能冷藏的農(nong) 產(chan) 品先行采收,並鼓勵菜農(nong) 運用電商銷售。盡管如此,後續運輸問題依然存在,如果運輸問題不能切實保障,即使有了大量電商訂單,也會(hui) 影響農(nong) 產(chan) 品的品質。
“症結主要還是交通問題上,各地也在積極采取措施,能本地消化的盡量在本地消化,跨區域的運輸容易受限於(yu) 交通問題。”江蘇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相關(guan) 人士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製印發《關(guan) 於(yu) 切實做好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要求全力保障貨運物流特別是醫療防控物資、生活必需品、政府儲(chu) 備物資、郵政快遞等民生物資和重要生產(chan) 物資的運輸暢通,切實維護人民群眾(zhong) 正常生產(chan) 生活秩序。該《通知》明確,對與(yu) 本《通知》要求不符的防疫通行管控措施要立即整改,對於(yu) 嚴(yan) 重影響貨運物流暢通、造成物資供應短缺或中斷的,要依法依規嚴(yan) 肅追究有關(guan) 地方、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嚴(yan) 禁擅自阻斷或關(guan) 閉高速公路、普通公路、航道船閘。
記者注意到,4月13日,江蘇省交通廳、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聯合召開多措並舉(ju) 保障供應鏈穩定通暢工作視頻會(hui) 議,會(hui) 議要求統籌疫情防控和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切實保障貨運物流暢通高效,保障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維護人民群眾(zhong) 正常生產(chan) 生活秩序。會(hui) 議強調,各地要迅速啟動區域協調的保通保暢工作機製,嚴(yan) 格執行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確定的全省統一的公路查驗標準,不得再增加限製措施;要對來蘇返蘇車輛嚴(yan) 格做好分類閉環管理,在確保疫情防控的同時,做到交通物流暢通有序。13日24時前,江蘇對關(guan) 停的高速收費站進行適當調整,恢複其中40%,即52個(ge) 收費站正常通行。
針對解決(jue) 農(nong) 產(chan) 品滯銷難和城市居民菜籃子問題,方世南指出,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各地要強化對於(yu) 國家宏觀政策的執行力和服務全局的意識。抗擊疫情並不意味著封路,有些地方為(wei) 了保一方平安,把許多交通道路簡單地一封了之。“‘綠色通道’本來是為(wei) 鮮活產(chan) 品過各類關(guan) 口而開辟的手續簡便、安全快捷的通道,但是疫情以來,各級層層加碼,導致綠色通道全部放緩速度,有的甚至幹脆就封了。”他認為(wei) ,為(wei) 了防疫形成了多部門監管,這種政出多門的多頭管理方式,也是造成目前農(nong) 產(chan) 品物資物流嚴(yan) 重受阻的重要原因。
在方世南看來,堅決(jue) 阻斷病毒傳(chuan) 播渠道,抗疫的要求不能降低,但還應做到公路交通網絡不能斷,保證整個(ge) 社會(hui) 物資運行不能斷,應急運輸綠色通道不能斷,必要的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物資的運輸通道不能斷。要根據國家部署,支持郵政快遞企業(ye) 延伸鄉(xiang) 村物流服務網絡,加強村級電商服務站點建設,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工業(ye) 品下鄉(xiang) 雙向流通。通過搞好農(nong) 產(chan) 品的流通切實解決(jue) 農(nong) 產(chan) 品滯銷問題和城市居民“菜籃子”問題,中國郵政應當發揮好當之無愧的“國家隊”的積極作用。
方世南還指出,城市各級黨(dang) 員幹部尤其是與(yu) 市場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有關(guan) 部門的負責人和工作人員,要充分發揮誌願者服務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的作用,要招募和組織農(nong) 產(chan) 品助銷誌願者隊伍,深入田間地頭廣泛征集意見,協商出辦法解決(jue) 農(nong) 產(chan) 品滯銷難題。如精準把握農(nong) 戶滯銷情況,借助網絡平台和社交平台及時發布農(nong) 產(chan) 品滯銷信息,對接收購商做到有效服務各類市場,進一步拓寬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渠道。
“一些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熱衷於(yu) 建造與(yu) 社區相距甚遠的大市場,而忽視星羅棋布的農(nong) 產(chan) 品小市場建設,特別是忽視社區內(nei) 部的農(nong) 產(chan) 品小市場建設。在沒有疫情的情況下,一般家庭可以開車出行采購,而在疫情期間,由於(yu) 實行嚴(yan) 格管控舉(ju) 措,一些大市場就無法發揮應有的功能。相反,社區農(nong) 產(chan) 品小市場的作用就充分彰顯了出來。”方世南建議,從(cong) 實際出發,根據強弱項、補短板的理念加強城市社區的農(nong) 產(chan) 品小市場建設,這是一項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