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出台
4月25日,記者獲悉,省政府辦公廳已於(yu) 日前正式印發《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針對汾河流域防洪體(ti) 係上存在的短板和問題,以防洪保安全為(wei) 目標,突出係統治理,實施幹支流、上下遊、左右岸係統綜合治理,通過工程措施與(yu) 非工程措施相結合,全麵提升汾河流域防洪減災能力。
《實施方案》提出了汾河流域防洪存在的主要問題,明確了治理範圍和主要措施。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治理範圍為(wei) ,汾河幹流和流域麵積200平方公裏以上流經市、縣、鄉(xiang) 鎮政府所在地的支流以及2021年秋汛洪災水毀嚴(yan) 重的支流。主要治理措施包括幹流綜合治理、支流綜合治理和非工程措施。對幹流水毀工程修複、局部堤線調整及灘槽整治、新建和加固堤防、險工險段治理、支流入河口整治、穿堤建築物改造、河道清障和阻礙行洪的橋梁改造,治理河段分別達國家規定的相應級別的防洪標準;對支流昌源河、烏(wu) 馬河、象峪河、磁窯河等2021年秋汛受損嚴(yan) 重的河流及清水河、太榆退水渠、瀟河、澮河等66條重要支流進行綜合治理,對重要支流入河口實施係統治理。更新完善流域水雨情監測設施和預警預報體(ti) 係,完善流域水庫群的聯合調度機製,強化河道水域岸線管控,進一步整治阻礙河道行洪的橋梁、林木和高稈作物等突出問題,建立河道堤防安全包保責任製,充分發揮基層群策群防作用,補齊堤防管理短板弱項。
《實施方案》提出,2022年汛期前,完成8項堤防塌陷和裂縫、險工段等水毀修複工程,重點推進汾河幹流洪洞、襄汾、曲沃、侯馬、新絳、稷山、河津以及支流昌源河、烏(wu) 馬河、象峪河、磁窯河等重點河段治理;2022年年底前,汾河幹流工程全麵開工;汾河其他支流工程按照資金總體(ti) 安排、輕重緩急分年度實施,在2024年底前全部完工。
《實施方案》明確,省政府成立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建設領導組,研究解決(jue) 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重大問題,協調推動項目實施相關(guan) 工作。省水利廳成立推進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工作專(zhuan) 班,強化流域統一治理管理,建立工作推進和督導機製,加強工作調度和綜合協調,推進工程實施。各市縣政府成立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建設領導組,層層壓實責任,逐級簽訂工作目標責任狀,健全領導包聯、協同聯動等工作製度,積極推進項目立項審批、征地拆遷、工程建設及河道清障等工作。(記者範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