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政隆:堅持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 積極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本報訊 (記者 黃偉(wei) ) 4月26日,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hui) 議召開。省委書(shu) 記、領導小組第一組長吳政隆主持會(hui) 議並講話。他強調,要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論述和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hui) 精神,胸懷“兩(liang) 個(ge) 大局”、牢記“國之大者”,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堅持係統觀念、底線思維,堅持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目標,全麵落實“五個(ge) 統籌”要求和七項重點任務,著力打造標誌性工程和“小而美”項目,不斷拓展國際合作新領域新空間,全麵強化風險防控,積極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快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努力實現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給質量、更高發展韌性,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為(wei) 扛起新使命、譜寫(xie) 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撐,為(wei) 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繁榮、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展現江蘇作為(wei) 、作出江蘇貢獻。省長、領導小組組長許昆林出席會(hui) 議並講話。
會(hui) 議審議了省“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2022年工作要點和“十四五”重點任務清單等文件。
會(hui) 議指出,共建“一帶一路”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謀劃、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的偉(wei) 大倡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論述,高瞻遠矚、思想深刻、內(nei) 涵豐(feng) 富,充分體(ti) 現了大國領袖卓越非凡的政治智慧、跨越時空的深邃眼光、胸懷天下的宏大格局,為(wei) 新時代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實踐充分證明,共建“一帶一路”是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是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繁榮、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陽光大道。
會(hui) 議強調,在充分肯定去年以來我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取得成績的同時,要清醒認識到,對照總書(shu) 記重要論述重要指示精神,麵對新形勢新要求,還有差距和不足。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共建“一帶一路”既麵臨(lin) 重大機遇也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各地各部門要深刻領會(hui) “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論述重要指示精神和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上來, 認真落實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hui) 精神,保持戰略定力,積極應對挑戰、趨利避害,更加堅定不移、有力有效推進我省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要深化拓展“五大計劃”,在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的同時,著力提升“軟聯通”水平;在推動企業(ye) 和產(chan) 品“走出去”的同時,鼓勵進口更多優(you) 質商品,大力推動絲(si) 路電商發展,加快完善海外倉(cang) 布局;在做大做強省內(nei) 國際合作園區的同時,做精做特境外合作園區;積極拓展人文交流合作深度廣度,進一步夯實發展根基。要打造標誌性工程和“小而美”項目,加快推進中哈(連雲(yun) 港)物流合作基地、中阿(聯酋)產(chan) 能合作示範園、柬埔寨西港特區建設,聚焦民生領域培育一批“雪中送炭”“吹糠見米”民生項目,促進“心聯通”,形成更多接地氣、聚人心的合作成果,進一步提升示範引領作用。要著力拓展新領域,圍繞健康、綠色、數字、創新等領域培育合作新增長點,進一步開辟共同發展新空間。要著力鍛造戰略支撐能力,提升通道通達效率、中歐班列運營質效、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進一步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全麵強化風險防控,落實風險防控製度,抓好風險管理平台體(ti) 係建設,規範企業(ye) 海外經營行為(wei) ,加大跨境腐敗治理力度,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進一步統籌好發展和安全。
會(hui) 議強調,要加強黨(dang) 的集中統一領導,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強化組織領導,凝聚工作合力,落細落實舉(ju) 措,確保我省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要提升國際傳(chuan) 播能力,共同講好共建“一帶一路”江蘇故事。
領導小組成員參加會(hui) 議。省發改委匯報有關(guan) 情況,省交通運輸廳、省外辦、省商務廳、中江國際集團發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