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堅持“動態清零”實質就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論壇)

發布時間:2022-04-27 16:1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上海4月26日報告的陽性感染者數量,總數較25日進一步減少,減幅達13%,是自疫情出現下降趨勢以來,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新增陽性感染者雖然還處於(yu) 高位波動狀態,但社會(hui) 麵新增感染者逐步下降;方艙醫院出院人數與(yu) 入院人數正實現正向循環,每天都有大量感染者康複出院……當前,上海正處在疫情防控關(guan) 鍵階段,社會(hui) 麵清零攻堅行動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一些積極變化正在顯現。這是對動態清零科學性、有效性的充分印證,也是對我們(men) 有條件、有能力實現動態清零的充分印證。

  衡量病毒流行傳(chuan) 播的嚴(yan) 重程度,要綜合考慮傳(chuan) 播力和所導致的重症和死亡。從(cong) 傳(chuan) 播力看,奧密克戎的傳(chuan) 播力遠大於(yu) 流感和此前的新冠病毒毒株。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平均一個(ge) 感染者可以傳(chuan) 播9.5個(ge) 人。從(cong) 病死率看,全球流感平均病死率為(wei) 0.1%,而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平均病死率是0.75%左右,為(wei) 流感的7到8倍,老年人群特別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病死率超過10%,是普通流感的近百倍。這警示我們(men) ,奧密克戎絕不是所謂的“大號流感”,其危害性決(jue) 不能低估。

  盡快遏製疫情才是真正敬佑每一個(ge) 生命,堅持“動態清零”實質就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從(cong) 我國實際情況看,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巨大,加上相當數量的兒(er) 童和有禁忌症無法接種疫苗的人群,疫苗接種率尚未形成足以抵抗重症和死亡的屏障。一旦放鬆疫情防控,放任病毒傳(chuan) 播,勢必會(hui) 在短期內(nei) 造成大量人群被感染,進而出現大量重症和死亡病例,造成醫療資源擠兌(dui) ,讓正常的醫療服務需求得不到解決(jue) ,甚至可能出現醫務人員大規模感染。這樣的惡性循環一旦形成,將會(hui) 是一個(ge) 巨大災難。就此而言,堅持動態清零,是14億(yi) 多人口大國當前務必守住的疫情防控底線,是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最好的踐行。

  對付傳(chuan) 染病,需要綜合考慮病毒的嚴(yan) 重程度、醫療係統的處置能力、社會(hui) 公共衛生幹預措施。我們(men) 過去遇到的一些傳(chuan) 染病,比如結核病等,危害也很大,但通過加強醫療係統建設,就可以有效阻滯其傳(chuan) 播。相比較而言,新冠病毒特別是奧密克戎變異株傳(chuan) 播速度快、隱匿性強、潛伏期短、感染人數多,加之病毒仍在不斷變異,我們(men) 對這種新病毒的了解還不夠多,因此必須強化社會(hui) 公共衛生幹預措施,針對傳(chuan) 染源、傳(chuan) 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ge) 環節同時發力。隻有這樣,才能盡快切斷疫情傳(chuan) 播途徑,不讓疫情造成持續性社區傳(chuan) 播和規模性反彈。可以說,堅持動態清零,既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必然要求,也是尊重科學、尊重規律的有力體(ti) 現。

  抗擊疫情是個(ge) 係統工程,需要同時考慮三個(ge) 方麵:一是控製疫情,二是保障老百姓正常生活,三是確保經濟社會(hui) 必要運行,三者缺一不可。疫情防控和正常生產(chan) 生活、經濟社會(hui) 發展絕不是非此即彼的“單選題”,絕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關(guan) 係。千方百計做好保障供應工作,打通物資配送“最後100米”,為(wei) 群眾(zhong) 解決(jue) 具體(ti) 問題,這同樣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內(nei) 在要求,是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猶豫不動搖的題中應有之義(yi) 。

  確定抗擊疫情最佳方案,首要考量的,就是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動態清零中,“動態”就是發現一起、撲滅一起,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清零”有三個(ge) 層次的含義(yi) ,包括“病毒”清零、“疾病”清零、“疫情”清零,在現階段“清零”是針對“疫情”而言。實踐反複證明,動態清零是基於(yu) 我國當前疫情形勢的最佳選擇,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最佳選擇,更是盡快遏製疫情擴散蔓延勢頭的關(guan) 鍵所在。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猶豫不動搖,抱定必勝信心,切實將各項舉(ju) 措落實到位,苦戰實幹、攻堅克難,我們(men) 一定能盡早打贏這場疫情防控大仗硬仗,守護好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


  《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27日 02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