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內容創新 傳媒人“網課”也精彩
人民網長沙4月27日電 4月26日,馬欄山智慧廣播創造營內(nei) 容實訓營在長沙開營,全國近2000名媒體(ti) 人一起上“網課”。在直播中,5G智慧電台重磅發布了全新的iMango智能審核係統和2022年度“創作者計劃”之《我的鄉(xiang) 村我振興(xing) 》內(nei) 容共創項目,與(yu) 湖南大眾(zhong) 傳(chuan) 媒職業(ye) 技術學院影視藝術學院達成校企合作。
探索科文融合模式 推動主力軍(jun) 挺進主陣地
文化與(yu) 科技的融合,促使內(nei) 容創新、產(chan) 品創新、業(ye) 態創新。5G智慧電台是湖南廣電作為(wei) 新型主流媒體(ti) 集團探索文化與(yu) 科技深度融合的重要項目,是履行陣地建設責任的重要實踐,通過新技術賦能再造廣播價(jia) 值。
中國廣播社會(hui) 組織聯合會(hui) 智能全媒體(ti) 委員會(hui) 會(hui) 長楊傑提到,5G智慧電台作為(wei) 國內(nei) 領先的人工智能編播係統和全天候廣播節目集成,是智能全媒體(ti) 生態裏的創新實踐先鋒。馬欄山智慧廣播創造營內(nei) 容實訓營不止於(yu) 引領全媒體(ti) 寬度融合,更是堅持“技術服務內(nei) 容,內(nei) 容服務人民”,助推科技與(yu) 文化的迭代共生。
湖南省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省廣播電視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張嚴(yan) 提出,馬欄山智慧廣播創造營正是助力廣播媒體(ti) 高質量融合發展的學習(xi) 實踐平台,聚合了國內(nei) 外行業(ye) 最新成果、動態,為(wei) 廣播事業(ye) 發展探出了新的思路,激活了新的潛能。
科技服務內(nei) 容 開啟共創模式
廣播節目審稿,時間是“硬成本”。馬欄山智慧廣播創造營內(nei) 容實訓營上,5G智慧電台發布了全新的iMango智能審核係統。上傳(chuan) 音頻,係統自動生成文稿,鎖定敏感詞在音軌、文稿中的位置,插旗、標記,提示在問題列表中,用戶可自行進行新增、編輯、刪除等操作,管理敏感詞庫,“斷崖式”降低了審稿人的時間成本。
如何利用新技術,傳(chuan) 遞聲音、凝聚人心、推動發展?以馬欄山智慧廣播創造營內(nei) 容實訓營為(wei) 開端,5G智慧電台發布了2022年創作者計劃,啟動“內(nei) 容創作者計劃”年度重點項目——《我的鄉(xiang) 村我振興(xing) 》,運用先進的AI智能技術,與(yu) 全國廣播媒體(ti) 一起形成“百頻共創 千頻傳(chuan) 播”的傳(chuan) 播矩陣,共促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同時,5G智慧電台與(yu) 湖南大眾(zhong) 傳(chuan) 媒職業(ye) 技術學院影視藝術學院達成校企合作,共建湖南大眾(zhong) 傳(chuan) 媒學院“產(chan) 、學、研”創新實踐基地和iMango Radio 5G智慧電台創新培訓基地,為(wei) 推進產(chan) 教融合,培養(yang) 優(you) 秀人才。
聚焦主題主線報道 提升內(nei) 容生產(chan) 創新力
在媒體(ti) 深度融合語境下,內(nei) 容供給既要做到“守正”,又要力求“創新”。作為(wei) 馬欄山智慧廣播創造營2022年度首期活動,以“寬度融合 科文共生”為(wei) 主題,馬欄山智慧廣播創造營內(nei) 容實訓營以“獻禮二十大”“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傳(chuan) 播傳(chuan) 統文化”主題主線內(nei) 容創作為(wei) 交流方向,通過4位資深內(nei) 容人分享實踐案例與(yu) 創作心得,引導各級廣播媒體(ti) 單位更好地開展內(nei) 容生產(chan) ,助力各級融媒體(ti) 中心培養(yang) 懂技術、懂內(nei) 容、能創新、會(hui) 運營的全媒體(ti) 人才,助推學習(xi) 型廣電行業(ye) 的迭代共生。
本次馬欄山智慧廣播創造營內(nei) 容實訓營中,湖南大眾(zhong) 傳(chuan) 媒職業(ye) 技術學院影視藝術學院院長(湖南衛視原《鄉(xiang) 村發現》主持、製片人)李兵,湖南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聯播部副主任王楠,湖南電台音樂(le) 事業(ye) 部芒果音樂(le) 台副總監袁理,5G智慧電台首席內(nei) 容官董曉分別就《從(cong) <鄉(xiang) 村發現>到<土地的饋贈>》《講好中國故事》《世界上的好答案,都在等待一個(ge) 好問題》《新型主流媒體(ti) 建設中的“廣播+”融合實踐》4大課題進行了分享。幹貨滿滿的實戰經驗,高密度的輸出,吸引了全國各地近2000名媒體(ti) 從(cong) 業(ye) 者在線打卡、彈幕評論、實時提問互動。(蔣曼 楊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