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提韌性促轉型 新興產業增強穩進動力
今年以來,全省經濟穩步複蘇,前兩(liang) 個(ge) 月出現積極變化,但進入3月,受國際形勢變化和國內(nei) 疫情影響,市場預期出現較大波動,工業(ye) 經濟主要運行指標增長態勢受阻。
承壓前行、爬坡過坎,全省上下堅持穩字當頭,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推出有利於(yu) 經濟穩定的各項政策,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穩步發展、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經濟韌性不斷提升,為(wei) 我省經濟運行實現平穩開局、穩中有進積蓄了產(chan) 業(ye) 力量。
下行壓力下,
先進製造業(ye) 增強“穩”的基礎
3月18日,盡管受到疫情“阻隔”,揚州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還是通過視頻連線,與(yu) 中遠海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雲(yun) 簽署”兩(liang) 艘700TEU電動集裝箱船建造合同,這將是我國首批自主設計研發建造、擁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江海直達純電池動力集裝箱船。
像這樣在船舶海工領域的“第一”,在我省會(hui) 越來越多。根據《江蘇省“十四五”船舶與(yu) 海洋工程裝備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我省啟動“高技術船舶產(chan) 業(ye) 鏈卓越提升”等工程,力爭(zheng) 到2025年,船舶和海工國際市場份額達到18%左右,率先建成世界級船舶海工先進製造業(ye) 集群,成為(wei) 船舶與(yu) 海工裝備製造第一強省。
一季度,經濟發展仍麵臨(lin)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特別是入春以來,國內(nei) 疫情多點散發,部分區域停工停產(chan)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遇堵,小微企業(ye) 運營困難等問題加劇了經濟下行壓力。而先進製造業(ye) 成為(wei) 與(yu) 疫情競速、和困難賽跑,助力經濟爬坡過坎的“穩穩的支撐點”。
今年以來,隨著創新驅動戰略有效實施和市場對中高端產(chan) 品需求增加,全省產(chan) 業(ye) 升級步伐加快,多項指標彰顯“進”的態勢——一季度,全省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2.9%,高於(yu) 規上工業(ye) 6.5個(ge) 百分點,對規上工業(ye) 增長的貢獻率達44.7%。智能手機、光纖、工業(ye) 機器人等工業(ye) 新產(chan) 品產(chan) 量分別增長73.1%、27.6%、22.1%。雲(yun) 計算、工業(ye) 互聯網等技術快速發展也催生出新的產(chan) 業(ye) 增長點。
資源要素向高技術產(chan) 業(ye) 集聚,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一季度,全省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同比增長26.9%,高於(yu) 全部投資19.6個(ge) 百分點,拉動投資增長4.2個(ge) 百分點。14個(ge) 高技術行業(ye) 中有11個(ge) 行業(ye) 投資實現較快增長。
瞄準深融合,現代服務業(ye) 釋放“進”的潛力
數字文娛、遠程辦公、線上教育、“雲(yun) 健身”……疫情讓在線經濟再度爆發,也點燃人們(men) 對服務業(ye) 數字化升級的海量需求。
一季度,現代服務業(ye) 釋放出“進”的潛力——全省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0.9%,比GDP增速高出6.3個(ge) 百分點。特別是前2個(ge) 月,規上服務業(ye) 企業(ye) 互聯網和相關(guan) 服務營業(ye) 收入同比增長34.9%,其中互聯網信息服務、互聯網數據服務分別增長34.4%、122.9%;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營業(ye) 收入增長12.9%,集成電路設計、信息係統集成和物聯網技術服務分別增長49.7%、40%。
在日益精細化的現代產(chan) 業(ye) 分工體(ti) 係下,服務業(ye) 深度融入其他產(chan) 業(ye) 的生產(chan) 過程,尤其是專(zhuan) 業(ye) 性強、創新活躍、產(chan) 業(ye) 融合度高、帶動作用顯著的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已成為(wei) 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和引領產(chan) 業(ye) 向價(jia) 值鏈高端延伸的主力軍(jun) 。
今年2月,我省印發《關(guan) 於(yu) 全麵提升江蘇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推動服務業(ye) 數字化發展”,包括以數字化推動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向價(jia) 值鏈高端延伸,拓展數字技術應用場景;以生產(chan) 領域為(wei) 重點發展共享經濟;發展特色化平台經濟,支持工業(ye) 、農(nong) 業(ye) 、物流、貿易等領域垂直電商平台與(yu) 綜合平台錯位發展等內(nei) 容。
通過數字賦能,產(chan) 業(ye) 升級催生新業(ye) 態。連雲(yun) 港電商網絡零售額連續5年以增幅30%以上速度增長,成為(wei) 僅(jin) 次於(yu) 杭州、廣州的“中國淘寶直播第三城”,今年成功入選工信部信息消費示範城市。連雲(yun) 港市副市長張家炯介紹,該市將實施“十四五”電商發展全麵趕超行動計劃,在電商園區打造、產(chan) 業(ye) 規模、人才隊伍、物流體(ti) 係和營商環境等領域發力,確保“十四五”末全市網絡零售額突破1500億(yi) 元。
我省該如何進一步提升現代商貿服務業(ye) ?南京財經大學副校長、現代服務業(ye) 智庫首席專(zhuan) 家張為(wei) 付建議,進一步推動電子商務平台經濟發展,對傳(chuan) 統超市、商貿綜合體(ti) 等服務業(ye) 場所進行“雲(yun) 改造”,創建數字商圈等新載體(ti) ,培育壯大智慧零售等新模式;深入發展農(nong) 村電商,加快鄉(xiang) 鎮電商特色產(chan) 業(ye) 園建設。
持續調結構,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加快“轉”的步伐
今年3月,工信部公布第十批國家新型工業(ye) 化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名單,溧陽高新區新能源電力裝備產(chan) 業(ye) 基地入選。
溧陽高新區已集聚江蘇時代新能源、上上電纜、華鵬變壓器等近50家規模以上企業(ye) ,建立國家級研發平台6家、省級研發機構29家,獲批國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4家,打通了新能源發電裝備、智能電網、動力電池及儲(chu) 能等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綠色發展成為(wei) 大勢所趨。今年以來,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綠色低碳轉型持續加快,一季度,全省規上工業(ye) 中新能源發電量285.6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16%,占規上工業(ye) 企業(ye) 總發電量的20.1%,同比提高2個(ge) 百分點。
疫情之下,能源結構在調整,消費需求也在重構。數據顯示,省內(nei) 綠色新產(chan) 品產(chan) 量快速增長。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ye) 中,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增長1.74倍、光伏電池增長16.1%;限額以上零售額中,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118.5%,節能、環保、安全的綠色家電愈發受到消費者青睞。
省發改委消費處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聯合出台《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完善綠色消費激勵約束政策,提升綠色低碳產(chan) 品在政府采購中的比例,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智能家電、綠色建材等消費品予以適當補貼或貸款貼息。
利好政策的“靴子落地”,將引領低碳產(chan) 業(ye) 不斷向上、向“綠”突破。
4月20日,中車環境總部及產(chan) 業(ye) 生態項目“雲(yun) 簽約”儀(yi) 式在北京、無錫兩(liang) 地同步舉(ju) 行,簽約雙方將發起設立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發展基金,共建中車低碳產(chan) 業(ye) 園,力爭(zheng) “十四五”末實現中車節能環保產(chan) 業(ye) 營業(ye) 收入超100億(yi) 元。無錫市副市長、錫山區委書(shu) 記周文棟表示,今年以來,該區一手強化防控防疫,一手轉變招引方式,以引進智能製造、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重大項目為(wei) 著力點,全力打造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總部經濟生態圈和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集聚區,推動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實現新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