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清徐:一場搶抓農時接力賽 種下豐收新希望
“眼看著過段時間地就能種了,可疫情期間怎麽(me) 種,種子、化肥怎麽(me) 辦?”四月中旬以來,清徐縣清源鎮西範莊村村民羅耀虎心裏有點打鼓。
在適播期的前幾天,羅耀虎所在村的強農(nong) 裕民種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工作人員給他吃了一劑定心丸,“化肥、農(nong) 藥通過綠色運輸通道都到位了,種子也是經過選育適合咱們(men) 村種植的高粱品種,農(nong) 機手也都安排妥了。”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合作社作為(wei) “田保姆”,在疫情期間充分發揮優(you) 勢,加強人員閉環管理,全力開展代耕代種。“從(cong) 春播到春管,從(cong) 植保到收購,合作社一條龍托管,助增收的同時也給農(nong) 民減輕了負擔。”強農(nong) 裕民種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工作人員雷繼光說。
幾天時間,15畝(mu) 高粱已經全部播種完畢,一年的收成有底了,羅耀虎心裏暖和和的。“等到疫情平穩,自己還準備在合作社或者附近打一份工,再掙一份錢。”
除了各村合作社的農(nong) 機手外,清徐縣還組建了“農(nong) 機突擊隊”,在確保疫情防控要求下,做好農(nong) 機手的餐飲、住宿保障,“兩(liang) 點一線”進行支援,讓無法出村下地的農(nong) 戶種足種滿、種在適播期。
政策穩,人努力。54歲的農(nong) 機手潘榮花這段時間忙得腳不沾地,早飯和午飯都在地頭吃,“早上五點多就出來了,晚上天黑了才回去,農(nong) 時不等人,累點也值。”妻子胡小燕也幫著丈夫送飯、運輸種子、化肥,“地頭隻能看見機械作業(ye) ,基本見不著人,點對點服務嘛。”農(nong) 機聲隆隆,夫妻倆(lia) 幹勁兒(er) 十足。
麵對新冠肺炎疫情,清徐縣出台了《關(guan) 於(yu) 加強疫情防控期間春耕生產(chan) 保障工作的通知》,打出政策“組合拳”,確保春耕春管農(nong) 時不誤。誰來種?按照“三區”防控要求:防範區內(nei) ,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可就地、就近開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管控區內(nei) 錯時下田、錯峰作業(ye) ;封控區內(nei) ,征求農(nong) 戶意願,委托開展作業(ye) 。農(nong) 資如何保障?發放綠色通行證、建立物資中轉調運站、無接觸交接,確保種子、化肥、農(nong) 機具運輸暢通。
據悉,截至5月2日,清徐縣已累計播種219541畝(mu) ,其中玉米202463畝(mu) 、高粱15923畝(mu) ,累計出動農(nong) 機具1984台次,微耕機1000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