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來論:以高質量課程為新時代培養新人

發布時間:2022-05-09 14:57:00來源: 人民網-觀點頻道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義(yi) 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現行的義(yi) 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分別是2001年、2011年製定頒布的。在新的形勢下,按照中央對教育的新要求,尤其是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對現有的課程方案和標準進行修訂完善。新修訂的義(yi) 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明確了新時代人才培養(yang) 要求,繪製了未來學校育人藍圖。

  新修訂的義(yi) 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順應了教育發展時勢。2011年我國實現了義(yi) 務教育全麵普及,教育需求從(cong) “有學上”轉向“上好學”,當前需要進一步明確“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教育發展對人才培養(yang) 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必須深化課程改革,加強義(yi) 務教育課程建設。此次修訂是從(cong) 國之大計角度做出的重大安排,也是落實“雙減”政策的關(guan) 鍵所在,對促進義(yi) 務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設教育強國具有重要意義(yi) 。

  新修訂的義(yi) 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促進了深層次問題解決(jue) 。此次修訂聚焦難點、直麵問題,提出了一係列改革舉(ju) 措。從(cong) 改革藝術課程設置,一至七年級以音樂(le) 、美術為(wei) 主線,融入舞蹈、戲劇、影視等內(nei) 容,到整合小學原品德與(yu) 生活、品德與(yu) 社會(hui) 和初中原思想品德為(wei) “道德與(yu) 法治”,進行九年一體(ti) 化設計,從(cong) 科學綜合實踐活動開設起始年級提前至一年級,到將勞動、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課時從(cong)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新修訂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創新導向,增強了思想性、科學性、整體(ti) 性、指導性,為(wei) 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修訂後更加注重全麵育人,注重對實際問題的有效回應,更是借鑒國際課程改革成果,體(ti) 現中國特色,引導育人方式改革,著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yang) 。

  創新是推動一個(ge) 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中國夢必須有創新人才作支撐。新修訂的義(yi) 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中更加突出實踐育人,強調學科實踐。在4月21日教育部舉(ju) 行的介紹義(yi) 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情況新聞發布會(hui) 上,教育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修訂後,在義(yi) 務教育階段更加注重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科學態度、科學思維方法培養(yang) 。說到底,就是要引導學生像科學家一樣思考,經曆發現問題、解決(jue) 問題的過程。通過實踐把書(shu) 本知識與(yu) 學生的身心有機融合起來,變成學生內(nei) 在的能力和品格,克服認識與(yu) 實踐“兩(liang) 張皮”的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修訂後勞動課正式成為(wei) 一門獨立課程,意義(yi) 重大。勞動,是書(shu) 本之外的生動課堂,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離開勞動,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沒有勞動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不成功的。事實上,長久以來,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勞動課程早已名存實亡。修訂後,勞動課程以勞動精神為(wei) 引領,圍繞正確的勞動價(jia) 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進一步強調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礪意誌,培養(yang) 學生正確勞動價(jia) 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

  新修訂的義(yi) 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是對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對優(you) 質、公平教育期待的主動回應,將會(hui) 消除或緩解部分學校超前教學、搶跑等違反人才成長規律的現象,進一步推動學生學習(xi) 回歸學校。想要達到預期效果,隻有各方麵協同努力,才能促進義(yi) 務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