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 5月10日起 進入重點場所將查驗5日內核酸陰性證明
人民網太原5月7日電(記者焦搏文)今日下午,在太原市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新聞發布會(hui) 上,市衛健委副主任趙宏英介紹了本輪疫情有關(guan) 情況及下一步常態化疫情防控相關(guan) 措施。
趙宏英介紹,截至5月7日12時,太原市已連續11天保持本土疫情零報告。本輪疫情累計報告陽性感染者351例,已治愈出院298例,占入院總人數的85%;2642名密接人員、8180名次密接人員全部解除隔離,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於(yu) 今日全部解封,5月9日,全市密閉場所逐步放開,所有學校全部複學複課。
為(wei)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更好地應對當前疫情防控形勢,趙宏英介紹了下一步太原市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具體(ti) 措施如下:
一、關(guan) 於(yu) 省外返(抵)並人員防控措施:嚴(yan) 格落實省疫情防控調整優(you) 化第一落點管理政策,在延續核驗48小時內(nei) 核酸陰性證明的基礎上,對14天內(nei) 有中高風險地區以及重點疫情地區旅居史的,執行“14+7”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對14天內(nei) 有病例報告但尚未調整風險等級地市旅居史的,執行“7+5”居家或健康驛站隔離醫學觀察;對其他無疫情地區旅居史的,在第一落點進行“核酸采樣+抗原檢測”,如抗原檢測為(wei) 陰性,不再“點對點”接返,間隔24小時再開展2次核酸檢測,即“三天三檢”,期間避免聚集,檢測結果為(wei) 陰性的,可自由流動。如第一落點抗原檢測為(wei) 陽性,立即點對點轉運至集中隔離場所,嚴(yan) 防疫情輸入,“三天三檢”均為(wei) 陰性後解除隔離。
二、關(guan) 於(yu) 省內(nei) 返(抵)並人員防控措施:省內(nei) 無本土疫情地市的返(抵)並人員,持健康碼綠碼可在太原市有序流動。有疫情的地市,分三種情況,一是對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市、區)返(抵)並人員,執行“14+7”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二是對14天內(nei) 有病例報告但尚未調整風險等級縣(市、區)返(抵)並人員,執行“7+5”居家或健康驛站隔離醫學觀察;三是對其他無疫情縣(市、區)返(抵)並人員,持48小時內(nei) 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綠碼可有序流動。
三、關(guan) 於(yu) 重點場所防控措施:從(cong) 5月10日起,對進入全市重點場所的人員,從(cong) 嚴(yan) 落實測溫、掃碼(場所碼、健康碼、行程碼)、查證(5日內(nei) 核酸陰性證明)、戴口罩等疫情防控“四要素”,堅決(jue) 堵住各類風險漏洞。其中,查驗5日內(nei) 核酸陰性證明,試行第一周以宣傳(chuan) 告知提醒為(wei) 主,第二周開始逐步規範。根據當前疫情形勢,重點場所暫定為(wei) :黨(dang) 政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大型商超、餐飲住宿,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圖書(shu) 館、博物館、美術館、棋牌室、麻將館、網吧、KTV、劇院、電影院等文化娛樂(le) 場所,醫療機構(急診急救除外),有預約要求的景區景點,按摩、足療、水療、美容院、茶莊、酒吧、健身房、體(ti) 育館、遊泳館、澡堂、劇本殺等密閉場所。
四、關(guan) 於(yu) 重點人群防控措施:對醫務人員、郵政快遞人員、隔離場所人員、交通場站人員等56類重點人群,按照人、物、環境同防的原則,嚴(yan) 格核酸(抗原)檢測、疫苗接種、健康監測等防控措施,建立重點人群管理台賬,納入核酸檢測“應檢盡檢”範圍,並實施日報告製度,及早發現風險隱患。
五、關(guan) 於(yu) 常態化核酸檢測措施:采取政府購買(mai) 服務的方式,結合六城區人口規模與(yu) 分布、人員流動等因素,優(you) 化布設不少於(yu) 2000個(ge) 核酸采樣點,打造“15分鍾核酸檢測圈”,免費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就近檢測服務。采樣點由固定采樣點、便民采樣亭、臨(lin) 時采樣點、流動采樣車相結合組成,將於(yu) 5月10日前設置到位。檢測頻次為(wei) :重點人群按照規定頻次檢測,需進入重點場所的人員每5天1次,其他常住居民及在並人員每2周1次。通過此舉(ju) ,提高社會(hui) 麵核酸檢測覆蓋能力,為(wei) 疫情防控早發現、快處置贏得時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