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推進企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
河北推進企業(ye) 信用分級分類監管
將企業(ye) 信用狀況統一劃分為(wei) A、B、C、D四類
近日,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推進企業(ye) 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工作的實施意見》,通過開展企業(ye) 信用分級評價(jia) ,將全省企業(ye) 信用狀況按照四級進行分類,加強評價(jia) 結果運用,加快形成以信用為(wei) 基礎的新型監管機製,不斷提高監管及時性、精準性、有效性,促進公平競爭(zheng) ,優(you) 化市場環境。
建立信用監管事項清單和企業(ye) 名錄。《實施意見》明確,今年5月底前,各市、縣和雄安新區具有企業(ye) 監管職責的部門參照省級做法,在上級業(ye) 務部門指導下,以屬地監管和全麵覆蓋為(wei) 原則,對標河北省信用監管事項清單,分級製定本地信用監管事項清單。駐冀央企、省屬國有企業(ye) 以及金融、能源、電力、煙草、食鹽、電信、交通、銀行等壟斷性行業(ye) 企業(ye) 納入省級評價(jia) 企業(ye) 名錄,市屬國有企業(ye) 納入市級評價(jia) 企業(ye) 名錄,其他企業(ye) 納入注冊(ce) 地址所在縣級評價(jia) 企業(ye) 名錄。今年5月底前,各市、縣和雄安新區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牽頭部門參照省級做法,對標省級評價(jia) 企業(ye) 名錄,編製完成本級評價(jia) 企業(ye) 名錄。信用監管事項清單實行動態管理,並依托信用網站向社會(hui) 公布。
完善信息歸集共享機製。省級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牽頭部門製定《河北省信用評價(jia) 信息構成表》,將企業(ye) 登記注冊(ce) 、變更等基本信息,司法判決(jue) 及執行信息、行政處罰(嚴(yan) 重失信行為(wei) 除外)、行政強製執行、經營異常名錄、欠繳稅款、非正常納稅戶、欠繳水電氣費、未履行信用承諾、合同違約等一般失信行為(wei) 信息,被處以暫扣許可證件、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限製開展生產(chan) 經營活動、責令停產(chan) 停業(ye) 、責令關(guan) 閉、限製從(cong) 業(ye) 等行政處罰及納入嚴(yan) 重失信主體(ti) 名單等嚴(yan) 重失信行為(wei) 信息納入評價(jia) 範圍。今年5月底前,省有關(guan) 部門對接國家有關(guan) 部委,負責本係統省內(nei) 協調聯動,全量匯聚本行業(ye) 涉企信息並通過省信用平台向市、縣逐級共享,補充完善非本級產(chan) 生的評價(jia) 信息。
統一評價(jia) 標準體(ti) 係。省級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牽頭部門負責製定全省統一的企業(ye) 信用評價(jia) 標準和指標體(ti) 係,綜合1年內(nei) 企業(ye) 失信行為(wei) 發生次數和嚴(yan) 重程度等因素,將企業(ye) 信用狀況統一劃分為(wei) A(守信)、B(一般失信)、C(嚴(yan) 重失信)、D(“黑名單”)四類。企業(ye) 信用評價(jia) 周期為(wei) 1年。各級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牽頭部門建立評價(jia) 結果查詢、發布機製,通過本級信用網站以企業(ye) 自查或授權查詢方式向社會(hui) 公開。評價(jia) 結果每年更新。
開展信用評價(jia) 和結果共享。今年6月底前,各級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牽頭部門按照全省統一分類標準和評價(jia) 指標,根據本級信用平台歸集共享的信用信息,對評價(jia) 名錄內(nei) 企業(ye) 開展信用評價(jia) ,實現自動分類。各級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牽頭部門將評價(jia) 結果及時共享給同級具有企業(ye) 監管職責的部門,並逐級上報,由省級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牽頭部門按需向省級部門和各地共享全省企業(ye) 信用評價(jia) 結果。各級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牽頭部門加強對企業(ye) 信用評價(jia) 結果的統計分析,依據本級產(chan) 生和下級報送的評價(jia) 結果,自動生成本轄區企業(ye) 信用狀況統計分析表,從(cong) 地區、行業(ye) 等不同維度科學研判區域性、行業(ye) 性整體(ti) 信用狀況,為(wei) 製定預見性、針對性提升或整改舉(ju) 措提供參考。
實施信用監管。今年6月底前,省級具有企業(ye) 監管職責的部門按照以下原則細化製定本行業(ye) 領域分級分類監管措施,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中實施差異化監管:對A類企業(ye) ,可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除投訴舉(ju) 報、大數據監測發現問題、轉辦交辦案件線索及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根據實際情況一般不主動實施現場檢查;對B類企業(ye) ,按常規比例和頻次抽查,對有投訴舉(ju) 報和確有必要的,可適當提高抽查比例和頻次;對C類企業(ye) ,列為(wei) 重點監管對象,定向和隨機抽查相結合,並提高抽查比例和頻次,依法依規實施失信懲戒措施;對D類企業(ye) ,依法依規嚴(yan) 格執行限製措施。(記者解楚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