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讓納稅服務有溫度有力度

發布時間:2022-05-10 14:12:00來源: 人民日報

  企業(ye) 該繳哪些稅?能有哪些優(you) 惠?可享受哪些便利服務?如今,企業(ye) 隻要登錄電子稅務局,就能按圖索驥,找到為(wei) 自己量身定製的稅費服務。

  稅務部門與(yu) 企業(ye) 和老百姓打交道多、聯係密切,為(wei) 了把各項稅費政策紅利落細落實,讓納稅人繳費人獲得感更強,稅務係統幹部職工一直不懈努力。

  精準落實減稅降費

  今年,我國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稅務部門在4月1日前利用電子稅務局提示提醒等方式,完成了麵向納稅人的第一輪政策宣傳(chuan) 推送。怎樣把好政策精準“投遞”到每一家企業(ye) ?

  2019年,我國推出一係列減稅降費政策。“政策宣講會(hui) 聽了一場又一場,會(hui) 後企業(ye) 還得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再花時間去篩選,費時間費精力。”國家稅務總局中山市稅務局幹部張繼興(xing) 琢磨,如何利用大數據為(wei) 每戶納稅人“畫像”,讓政策“找”企業(ye) 。

  說幹就幹,張繼興(xing) 和團隊搭建係統框架、完成5萬(wan) 行代碼編寫(xie) 審定、反複驗證係統邏輯結構和數據結果……全力以赴“衝(chong) 刺”15天,“惠知道”係統1.0版誕生了。此後,張繼興(xing) 團隊繼續優(you) 化鏈接跳轉等問題,讓政策清單直連具體(ti) 減稅內(nei) 容和辦稅指南。最終,“惠知道”係統2.0版本順利出爐。使用者登錄後,納稅人能享受哪些優(you) 惠、減免多少稅費,一目了然。

  “企業(ye) 早一天掌握政策,就早一天享受到紅利;特別是爬坡過坎的關(guan) 鍵時刻,提高政策落地時效可能直接影響企業(ye) 的發展命運。”張繼興(xing) 說。“惠知道”係統上線首月,政策提醒功能成功覆蓋了中山市35萬(wan) 戶企業(ye) 納稅人和170多萬(wan) 繳費人。

  納稅服務溫暖人心

  從(cong) 辦稅服務廳谘詢崗到12366納稅繳費服務中心接聽席,成都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稅務局90後稅務幹部李媛媛的工作崗位始終在“一平方米”的活動麵積內(nei) 打轉轉。“一根電話線,連著各行各業(ye) ,影響千家萬(wan) 戶。”在李媛媛看來,要給出納稅人繳費人滿意的答案,“一平方米”雖小,責任卻很大。

  近年來,隨著稅務部門大力推行“非接觸式”辦稅繳費,稅費谘詢來電量不斷增長。“2020年初,谘詢來電從(cong) 每天300個(ge) 增長到3000個(ge) ,座席增加到15個(ge) ,還是接不過來。”李媛媛和同事對來電記錄進行分析發現,大部分來電都是谘詢熱點政策問題,或是辦稅流程、資料清單等基礎問題。

  為(wei) 何不創建一個(ge) 智能語音服務平台解答問題?李媛媛和幾名90後同事組成創新小組,一頭紮進AI智能語音平台項目研發。“現在,我們(men) 的智能語音平台能獨立回複近七成的谘詢,有疑難問題再由人工座席解答。”李媛媛說。

  去年末,李媛媛把“一平方米”舞台搬到了稅收政策科:“今年國家出台多項稅費政策助企紓困解難、輕裝前行,為(wei) 相關(guan) 企業(ye) 提供好政策支持服務是新的任務,我將繼續全力以赴。”

  與(yu) 李媛媛不同,深圳市稅務局幹部陝閃麵對的是涉稅業(ye) 務複雜的“大塊頭”。

  陝閃所在部門主要負責大企業(ye) 稅收服務和管理,大企業(ye) 往往全球運營、分支機構多、層級多。“有一次我到某大企業(ye) 調研,辦稅人員說同一類型的業(ye) 務經常要跑大半個(ge) 深圳才能辦完;另一家企業(ye) 的辦稅人員說,他們(men) 申報納稅要填寫(xie) 多張表格、涉及數萬(wan) 條數據……”陝閃說。

  想企業(ye) 所想、解企業(ye) 所難。通過蹲點調研,陝閃找到了症結,成立工作專(zhuan) 班,研究推出“總對總”稅企共治模式,推動上線了深圳稅企直連平台。據統計,稅企直連平台從(cong) 2020年開通以來,申報稅款已突破140億(yi) 元,納稅申報時間縮短了98%,辦稅流程複雜度降低75%。1個(ge) 人25秒即可完成集團及其成員企業(ye) 的納稅申報,大大提高了深圳市納稅申報服務效率。

  勇闖改革深水區

  2016年,營改增試點在全國全麵推行,這場被稱為(wei) “中國稅製分水嶺”的重大改革,涉及近1600萬(wan) 戶企業(ye) 納稅人,當年直接減稅超5000億(yi) 元。

  “在整個(ge) 營改增過程中,全國稅務人上下同心,打贏了一場又一場攻堅戰。我們(men) 在辦稅服務廳一線,更要以納稅人的需求為(wei) 導向,把稅收改革落到實處,為(wei) 納稅人解難題、辦實事。”說起這段經曆,銀川市稅務局幹部馬麗(li) 回想起無數個(ge) 加班加點的不眠夜。

  2013年,交通運輸業(ye) 和部分現代服務業(ye) 營改增試點在全國範圍內(nei) 推開,隨著新政策發布,馬麗(li) 每天學習(xi) ,自己吃透了再給企業(ye) 輔導,確保企業(ye) 更早了解政策動態、盡快熟悉業(ye) 務辦理。“為(wei) 了更好地開展工作,當時我們(men) 國稅部門和地稅部門的同事搬到了市政大廳並肩作戰,給企業(ye) 講政策、幫企業(ye) 辦業(ye) 務。”對這段日子,馬麗(li) 記憶猶新,國地稅合並後,“合二為(wei) 一”的新稅務機構迸發出蓬勃的活力和創造力。

  重大改革麵前,廣大稅務幹部迎難而上,每個(ge) 關(guan) 鍵節點都充分準備,確保了各項改革有力有序順利推進。

  多年來,馬麗(li) 的工作一直沒離開過辦稅服務廳,她說:“我就想留在離老百姓最近的地方,能第一時間了解他們(men) 有什麽(me) 困難或需求。”

  4月的一天,已是下午2點,剛剛結束政策宣傳(chuan) 片的拍攝,顧不上吃口飯,馬麗(li) 又走到了辦稅服務廳:“今年的稅費支持政策力度這麽(me) 大,線上的宣講不能停,線下的服務也要跟得上!”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10日 07 版)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