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雙減”之下,幼小銜接如何“接”

發布時間:2022-05-19 16:09:00來源: 湖南日報

  曾經,過度“教育焦慮”讓家長們(men) 產(chan) 生了“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錯覺,紛紛將還在上幼兒(er) 園的孩子送去培訓班、學前班提前學習(xi) 小學知識。

  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麵向學齡前兒(er) 童的學前班、思維訓練班等已退出舞台。教育部還明確,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麵推行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

  湖南各幼兒(er) 園、中小學在幼小銜接做了哪些嚐試和準備?家長的“教育焦慮”是否已經緩解?近日,湖南日報全媒體(ti) 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幼兒(er) 園

  入學準備更充足了

  “一、二!請坐好!”5月16日,在江華瑤族自治縣芙蓉幼兒(er) 園的一堂幼小銜接習(xi) 慣養(yang) 成課上,孩子們(men) 正按照口令“坐端正,手放好”。

  重點狠抓孩子們(men) 入學前“習(xi) 慣培養(yang) 、心理準備、社交能力”教育,是該園幼小銜接教育的核心。自去年起,為(wei) 了讓孩子與(yu) 家長更好適應“雙減”背景下的小學生活,該園持續為(wei) 家長普及幼小銜接重要性,緩解其“搶跑”焦慮。“相比擁有滿身‘技能’,讓孩子們(men) 在進入小學前學會(hui) 集中注意力、具備規則意識、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更為(wei) 重要。”該園園長趙娟說。

  科技節、閱讀節、藝術節等各項班級活動輪番上演;建立良好的師幼關(guan) 係,了解每一位孩子對小學的擔憂和期待;邀請“學長學姐”回園暢談心得,幫助幼兒(er) 了解小學生活……在長沙師範學院附屬第二幼兒(er) 園,將入學準備教育從(cong) 孩子入園第一天做起,是這裏的探索。

  “幼小銜接應貫穿學前教育始終,在遊戲與(yu) 活動中培養(yang) 孩子們(men) 的身體(ti) 素質、行為(wei) 習(xi) 慣、交往能力、學習(xi) 興(xing) 趣、學習(xi) 能力等,這些才是做好入學準備的核心。”長沙師範學院附屬幼兒(er) 園總園長羅曉紅說。

  “學校操場真大呀”“你看,那是圖書(shu) 館”“以後我也要和哥哥姐姐們(men) 一樣認真寫(xie) 字、算算術啦”……5月16日,株洲市荷塘區小博士教育星城幼兒(er) 園全體(ti) 大班孩子,興(xing) 高采烈地來到附近的601中英文小學參觀。

  像哥哥姐姐們(men) 一樣端坐在教室聽講、握筆寫(xie) 字,聽他們(men) 講述自己愉快豐(feng) 富的校園生活;參觀藝術室、勞動教育基地、食堂、操場……第一次來到學校,眼前的一切都令這些即將開始小學生活的孩子們(men) 無比向往。“讓孩子們(men) 走進小學、感受校園生活,能幫助他們(men) 將來更快適應小學生活。”該園園長賓戀表示。

  小學

  幼小過渡更順暢了

  5月18日上午,石門縣四完小一年級的學生們(men) 舉(ju) 行了一場主題為(wei) “經典詩詞永流傳(chuan) ,四小萌娃來挑戰”的經典古詩詞趣味大闖關(guan) 活動。學校附近的楚江幼兒(er) 園大班的小朋友們(men) 和家長代表也受邀前來觀摩。小學生們(men) 的精彩“表演”,吸引了萌娃們(men) 的眼球,贏得了熱烈掌聲。

  “觀摩活動意在讓家長代表和小朋友們(men) 充分了解學校的特色活動,為(wei) 幼小銜接夯實基礎。”校長劉玉紅介紹,在“雙減”背景下,該校今年首次嚐試低年級經典古詩詞趣味大闖關(guan) ,邀請幼兒(er) 參加這項趣味教學活動,讓他們(men) 對美好的小學生活充滿向往。

  除了邀請幼兒(er) 走進校園,長沙青園中信小學還派出富有經驗的一、二年級班主任來到附近幼兒(er) 園,麵對幼兒(er) 教師、家長開展講座,內(nei) 容涉及校園文化、學習(xi) 習(xi) 慣養(yang) 成、心理適應支持等。“進入小學是一個(ge) 全新的階段,孩子們(men) 需要掌握對生活、學習(xi) 的自主管理能力,這些都需要專(zhuan) 業(ye) 的指導。”該校校長張文介紹,新生入學之前,學校還將召開新生家長會(hui) ,引導家長關(guan) 注學生入學狀態、心理適應能力等,並給予具體(ti) 的方法指導。

  “從(cong) 幼兒(er) 園過渡到小學,學習(xi) 方式的改變也需要一個(ge) 過渡期。”韶山市芙蓉學校校長李冬文介紹,“雙減”政策下,一、二年級課業(ye) 負擔明顯減輕,給了教學更多空間。對於(yu) 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學校課堂將合理運用幼兒(er) 園教學的“遊戲”元素,多使用教具進行趣味教學,激發孩子們(men) 的學習(xi) 興(xing) 趣;開展對學生的專(zhuan) 注力訓練,讓孩子更好更快地適應小學學習(xi) 生活。

  家長

  有的仍焦慮有的已從(cong) 容

  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仍有一些幼兒(er) 園在大班提前進行了識字、算術、寫(xie) 字等方麵的小學教育內(nei) 容。“開設這些課程內(nei) 容很受家長歡迎。”一位幼兒(er) 園園長表示。

  一些小學也還沒有與(yu) 附近的幼兒(er) 園開展幼小銜接的對接工作。“附近都是民辦園,溝通不順導致這項工作推進起來存在很多困難,隻好等新生入學後再開展相關(guan) 工作。”一所位於(yu) 城郊的小學校長無奈表示。

  不少家長對“雙減”也抱有疑慮,“小學真的是‘零起點’嗎?”“孩子啥都不學,上小學能跟得上嗎?”……有的家長會(hui) 想法請人來家中授課,有的幹脆自己利用休息時間給孩子“加課”。

  “要讓家長徹底放下‘教育焦慮’,一定要通過多種方式讓家長樹立正確的科學教育觀。不要一味地以孩子‘會(hui) 多少’作為(wei) 評價(jia) 標準,而忽視了孩子核心素養(yang) 的養(yang) 成,其實,後者才是孩子終身發展的基石。”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學係主任葉波表示。

  他建議,“雙減”背景下,科學推動幼小銜接,家、校、園的配合應更為(wei) 緊密,不僅(jin) 要邀請幼兒(er) 園的孩子提前了解小學學習(xi) 生活,也要讓家長有多個(ge) 渠道了解小學需要孩子做好哪些準備,並傳(chuan) 授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各方一定要放遠眼光,順應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隻有讓孩子在自己的年齡段,接受合適的教育,擁有健全的綜合素養(yang) ,才能讓孩子健康自信地過一生。”

  嶽陽市民梁小衡是“二孩媽媽”,她對此深有感觸:“過去擔心大寶輸在起跑線,各種培訓班輪著安排,娃兒(er) 累我也累。今年小寶也即將上小學,比起之前我改變了策略,孩子和自己都更從(cong) 容了。”

  她坦言,自“雙減”政策落地後,各類針對學前幼兒(er) 的學科類培訓班不複存在,“倒逼”她將更多注意力聚焦在家庭教育、親(qin) 子相處等方麵。無形中,自己的育兒(er) 觀也悄然發生改變,“越是多花時間與(yu) 孩子相處,越覺得孩子在成長階段性格養(yang) 成、習(xi) 慣培養(yang) 、天性釋放的重要性。讓小孩在快樂(le) 與(yu) 寬鬆的環境中自由生長,或許小孩在未來的人生之路會(hui) 走得更好。”(記者 周倜 餘(yu) 蓉)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