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南京雨花台烈士紀念館館藏文物背後的故事
英烈長憶,遺物僅(jin) 存。日前,南京雨花台烈士紀念館開展文物鑒定評級工作,評出國家一級文物1件/套,二級文物10件/套,三級文物43件/套、一般文物113件/套。這是該館被評為(wei) 國家一級博物館後首次舉(ju) 行的文物定級工作。今年4月5日起施行的《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園保護條例》明確,應當對雨花英烈的用具、服飾、手稿、照片等遺物實施重點保護。
烈士許包野的家書(shu) ,烈士丁香與(yu) 愛人的唯一“合影”,烈士趙良璋作曲、薛介民作詞的曲譜《盟》的手稿……“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人民網走進雨花台烈士紀念館,探尋部分二級文物背後那些動人心弦的故事。
許包野烈士寫(xie) 給妻子的信。雨花台烈士紀念館供圖
一封家書(shu) ,字字訴真情
雨花台是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集中殉難地。這裏長眠著一位博士黨(dang) 員,他叫許包野。“我請爾以後每月給我通一次信,無論有話也好,無話也好,有話便長,無話便短,我也很願意抹出工夫和爾贈答。”這封許包野寫(xie) 給妻子葉雁萍的家書(shu) ,此次評為(wei) 國家二級文物。
1917年,許包野與(yu) 葉雁萍喜結連理。妻子雖不識字,許包野卻把她的讀書(shu) 問題時刻放在心中。在給父母的信中,他曾請求準許妻子葉雁萍讀書(shu) 識字。他寫(xie) 道:“若說女子讀書(shu) 無益,則是過去的夢話。現在不通用了。現在的女子是應該和男子平等的。中國現在的女子,正如春花放蕊,將來是不可限量的;所以現在女子讀書(shu) ,是十二分重要的。”
在歐洲留學期間,許包野與(yu) 妻子常用書(shu) 信寄托思念。在信中,他會(hui) 耐心地為(wei) 葉雁萍講授小知識,鼓勵她堅持讀書(shu) 。他認為(wei) :“‘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 天下事總是積少成多的,求學之道,也是這樣。”
九一八事變後,許包野秘密回國,背負任務的他變換各種代號,穿梭於(yu) 革命的風口浪尖,先後擔任中共廈門中心市委書(shu) 記、江蘇省委書(shu) 記、河南省委書(shu) 記。1935年2月,因叛徒的出賣,許包野在開封被捕,隨即被押解到南京。敵人動用種種重刑,企圖逼迫他開口,均以失敗告終。因傷(shang) 勢過重,許包野在獄中英勇就義(yi) ,時年35歲。
丁香烈士與(yu) 愛人樂(le) 於(yu) 泓的唯一“合影”。雨花台烈士紀念館供圖
一張照片,跨越時空的愛戀
在雨花台烈士紀念館裏,陳列著一張特別的“合影”:齊肩短發的丁香端坐,身後鋼琴上放著愛人樂(le) 於(yu) 泓的相片。2009年,樂(le) 於(yu) 泓的家人在舊屋發現了這張照片。由於(yu) 當年地下鬥爭(zheng) 的險惡環境,這也是二人唯一的合照。
1925年,在東(dong) 吳大學讀書(shu) 的丁香結識了進步青年樂(le) 於(yu) 泓。兩(liang) 個(ge) 人常在一起討論時事、參加革命運動,並相繼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1932年4月,經組織批準,丁香與(yu) 樂(le) 於(yu) 泓在上海結婚。婚後,他們(men) 的家成為(wei) 了地下黨(dang) 重要的交通站。丁香擅長彈琴,阿樂(le) 喜歡拉二胡。琴聲便成為(wei) 他們(men) 秘密聯絡、互報平安的信號。
1932年9月,丁香被派往平津一帶進行秘密工作,亦因叛徒出賣被捕,隨後解往南京。當年12月,已有3個(ge) 月身孕的丁香犧牲於(yu) 雨花台,時年22歲。
趙良璋作曲、薛介民作詞的曲譜《盟》手稿。雨花台烈士紀念館供圖
一份手稿,傳(chuan) 唱家國情懷
“種子落土就生根,地角天邊,我們(men) 就海誓山盟”“海闊天空,要記得我是正義(yi) 的戰士”“攜手前進,生死同心,愛情在春天裏耕耘”……一張泛黃的稿紙上寫(xie) 滿了革命激情。這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由趙良璋和薛介民兩(liang) 位烈士共同創作的革命歌曲《盟》。去年3月1日,薛介民的後人將這份珍貴的手稿捐贈給了雨花台烈士紀念館。
手稿右上角標注著“趙野雪曲”“我詞”“蔣平仲唱”。其中,“趙野雪”是雨花英烈趙良璋的筆名,蔣平仲是趙良璋之妻。一個(ge) 填詞,一個(ge) 作曲,作為(wei) 空軍(jun) 軍(jun) 士學校的同班同學,薛介民與(yu) 趙良璋通力合作完成了《遊擊隊進行曲》《假如我為(wei) 了真理而犧牲》等慷慨激昂的紅色歌曲。
1946年底,趙良璋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根據黨(dang) 的指示,他身居虎穴,不避艱險,為(wei) 人民革命事業(ye) 收集重要情報。1947年10月,因北平地下情報係統遭到嚴(yan) 重破壞,趙良璋在南京被捕。麵對敵人的嚴(yan) 刑拷打,趙良璋一攬全責,英勇犧牲,時年27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