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從“減證便民”向“無證利民”跨越
“以前我們(men) 在辦理職工退休業(ye) 務時,需要輾轉三個(ge) 科室、多個(ge) 窗口,至少要跑三次腿才能把事辦好。現在隻遞交了一次申報材料,就辦好了職工退休審批、職工社會(hui) 保險退休減員、退休職工養(yang) 老保險待遇計發等多個(ge) 事項,真是方便多了。”泰安市揚帆職業(ye) 介紹有限公司業(ye) 務經理張玉嫻,近日在辦完業(ye) 務後有感而發。
以實施政務服務創新提升行動為(wei) 抓手,山東(dong) 省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廳加快流程再造,通過減證便民、告知承諾、數據共享等方式,讓群眾(zhong) 不提交或盡量少提交材料,全力打造“無證明”部門,從(cong) “減證便民”向“無證利民”跨越。截至目前,全省160萬(wan) 餘(yu) 名群眾(zhong) 享受到人社領域“無證明”服務。
省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廳堅持標準化推進、清單化管理,聚焦群眾(zhong) 高頻辦事事項,對人社服務證明事項全麵甄別、準確判斷、逐項審查,按照“三個(ge) 不提交”的要求,即法律法規無明確規定的不提交、由本部門出具或可通過本部門信息係統數據交換獲取的不提交、可自行查驗獲取的不提交,進一步減少群眾(zhong) 辦事的申請材料、證明材料,減少蓋章、審核、備案、確認、告知等繁瑣辦事環節和手續,打造人社服務證明事項清單“精簡版”,實現“無證明”可辦、能辦。截至目前,全省人社政務服務事項申請材料壓縮64.6%。
“無證明”不等於(yu) 零證明或不需要證明。對於(yu) 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理應提交的證明,如何讓申請人不再開具、出示是推行“無證明”的關(guan) 鍵。為(wei) 此,山東(dong) 人社部門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全麵推行告知承諾製,瞄準群眾(zhong) 辦事“痛點”,將辦理量較大且條件成熟的工作年限證明、親(qin) 屬關(guan) 係證明等83個(ge) 證明事項實行告知承諾製。
在推進過程中,山東(dong) 規範“無證明”辦理標準,逐項編製證明事項告知書(shu) 、承諾書(shu) 示範文本,規範辦理流程,實現省市縣三級人社部門同標準辦理、無差別受理、一體(ti) 化處理。同時,依托在線政務服務平台、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台、省集中信息係統等,加強聯網核查、數據共享比對,壓減各類證明材料,做到“數據多跑路、群眾(zhong) 少跑腿”。
“我和公司簽了勞動合同沒幾天,就接到了淄博市周村區人社局的電話,說我符合人才金政領取條件,隻需要上市人社局官網上確認信息就行。我上去看了一下,信息都對,不久就收到了2000元的生活補貼。”日前,剛來淄博工作的碩士研究生薑敏收獲了意外之喜。
在總結推廣企業(ye) 養(yang) 老保險“靜默認證、免申即享”模式基礎上,省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廳依托企業(ye) 、個(ge) 人的全生命周期數字信息,推進數據交叉比對,開展“精準畫像”,推廣“服務找人”,實現人社服務極簡辦。此外,山東(dong) 以健全機製為(wei) 根本點,一方麵,全麵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重點監管、智慧監管,建立失信懲戒機製,推動“無證明”落地見效;另一方麵,依托“人社幹部走流程”,對“無證明”人社服務進行全流程檢驗、全過程體(ti) 檢,建立人社政務“好差評”製度,持續優(you) 化提升“無證明”服務水平。(張春曉 範洪豔)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