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踮一踮腳尖 阿昌山寨幸福來

發布時間:2022-05-29 21:23:00來源: 人民網-雲南頻道

  旁人看,阿昌族婦女曹團會(hui) 是苦命的人:丈夫幾年前因病撒手人寰時,一雙兒(er) 女大的上高中,小的上小學,還有70多歲的婆婆要照看。

  曹團會(hui) 不信命,很多人給她介紹對象,說找個(ge) 人過日子能分擔壓力,曹團會(hui) 想都沒想拒絕了。她說,隻想一門心思供孩子到大學畢業(ye) ,給婆婆養(yang) 老送終。

  這些年,曹團會(hui) 種茶地、打零工,加上地方黨(dang) 委政府和煙草部門推著“上坡”,她的“小目標”接近完成——兒(er) 子去年考上了公務員,女兒(er) 上大一。80多歲的婆婆去年年底去世了,走時很安詳。

  “能輕鬆點了嗎?”曹團會(hui) 說不能,還有很多事要做:兒(er) 女們(men) 還有助學貸款要還,兒(er) 子還要娶媳婦生孩子,將來還會(hui) 有很多事……她和很多傳(chuan) 統父母一樣,一輩子操心兒(er) 女的事兒(er) 。隻是和此前不一樣,身上壓力小了許多,甚至很多操心,都帶著幸福的味道。

  在雲(yun) 南省德宏州梁河縣九保阿昌族鄉(xiang) 橫路村,很多和曹團會(hui) 年齡相仿的村民,有著與(yu) 她相似的人生軌跡,他們(men) 在自身努力下,在當地黨(dang) 委政府和煙草部門幫扶下,日子一天天改變。長時間累積下來,回頭再對照幾年前,村裏麵貌、人的麵貌,發生了巨變。

  一路幫扶 一路堅持

  曹團會(hui) 日子最難時,是脫貧攻堅戰打響不久,因為(wei) 缺乏勞動力,兩(liang) 個(ge) 孩子上學,老人要照看,家裏負擔重,她家被識別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戶。

  橫路村314戶1259人中,98%是阿昌族。2015年7月,雲(yun) 南省煙草專(zhuan) 賣局啟動阿昌族整族幫扶項目,曹團會(hui) 家是幫扶對象之一。

  黨(dang) 委政府和煙草部門多途徑幫她家:為(wei) 一家四口申請了低保;兒(er) 子上大學,煙草部門每年補助5000元;煙草部門出資4萬(wan) 元,對房屋修繕加固;村裏給她安排了公益性崗位,每月補貼1000元。

  村裏茶地多,可缺乏科學管理,產(chan) 業(ye) 未形成規模。煙草部門投入700萬(wan) 元,對茶地升級改造,請技術人員下地培訓,包括曹團會(hui) 家在內(nei) 的茶葉產(chan) 量提高,品質趨好。

  2018年,各種幫扶措施加上踏實肯幹,曹團會(hui) 家如期脫貧。

  脫貧和過上好日子不能劃等號。孩子還上學,花銷不少,脫貧不脫政策,當地黨(dang) 委政府對她家幫扶不減。直到去年,兒(er) 子考上公務員,按照規定,曹團會(hui) 退出公益崗位,將機會(hui) 留給更需要的人。

  女兒(er) 今年上大一,雖申請了助學貸款,可每月生活費不少。本來上班的兒(er) 子能支持,怎奈自己上學時的助學貸款還要還,女兒(er) 的生活費隻能曹團會(hui) 頂上。好在這兩(liang) 年收入不錯,今年春茶采摘季,她家賣鮮葉收入1萬(wan) 多元,還抽空打零工,幫其他村民采茶、砍甘蔗,這些收入,足夠女兒(er) 花銷。

  一路幫扶,一路堅持,曹團會(hui) 家日子慢慢變好,曙光已在眼前。

  持續幫扶 努力而為(wei)

  在村裏,曹團會(hui) 家的日子不算拔尖。原因很多,一方麵是她家起點低,更主要的原因是,在黨(dang) 委政府和煙草部門幫扶下,她在奔好日子的時候,其他村民你追我趕,也沒閑著。

  橫路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趙雄剛說,去年全村人均純收入超過1萬(wan) 元。乍一看不多,但對此前有著3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邊疆民族村寨來說,能達到這個(ge) 數字實屬不易。

  這一數字背後,是黨(dang) 委政府和煙草部門的不斷幫扶,以及村民們(men) 努力而為(wei) 的決(jue) 心。

  以前橫路村種什麽(me) 、養(yang) 什麽(me) 、怎麽(me) 種、怎樣養(yang) ,全靠祖輩傳(chuan) 下來的老經驗,煙草部門幫扶後,立足實際,教村民種烤煙,提升改造茶地,提高甘蔗品質產(chan) 量,請技術人員教種百香果、養(yang) 豬養(yang) 牛,村民們(men) 視野開闊了,擼起袖子幹。

  產(chan) 業(ye) 有了,煙草部門出資修路、建人蓄飲水工程、建烤房,解決(jue) 後顧之憂。

  住房、教育、醫療也沒落下。對房子,村民們(men) 不管是重建還是修繕加固,煙草部門有補助。煙草部門還重建村小學、衛生室,上學、看病環境提升不少。對在校大學生,煙草部門每年每人給予5000元的助學補助。

  村裏在外工作的人受煙草部門捐資助學影響,自發成立重教助學團隊,每年對中考考進全縣前50名和考取大學的學生進行獎勵。曹團會(hui) 家女兒(er) 去年考上大學,就獲得了3000元獎勵。

  集體(ti) 經濟 持續發展

  學校條件好了,看病條件好了,房子住得舒服,產(chan) 業(ye) 跟上了,村裏壯大村集體(ti) 經濟,促進村裏持續發展。

  村裏光照豐(feng) 富,煙草部門出資158萬(wan) 元,助村裏建成裝機容量252千瓦的光伏電站,從(cong) 2019年1月運行至今年4月,累計發電量125萬(wan) 千萬(wan) 時,收益80多萬(wan) 元。

  這些收益,60%至80%用於(yu) “三類對象”(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yan) 重困難戶)的幫扶,其餘(yu) 資金作為(wei) 村集體(ti) 資金,用於(yu) 軟硬件設施提升。

  村民趙興(xing) 連和妻子是殘疾人,兩(liang) 個(ge) 孩子上學,家裏缺乏勞動力,脫貧後收入不穩定,被納入脫貧不穩定戶監測。村裏幫一家四口申請了低保,還給趙興(xing) 連安排了公益性崗位,補貼來自用光伏電站的收入。

  日子好了,在煙草部門幫扶下,村裏公共區域的硬件設施也在提升。走進村裏,村道平坦,主要路口建了公廁,路燈天沒黑透就亮,新的活動廣場幾年前建成,取名阿露窩羅廣場。

  名字來自阿昌族最隆重的節日——阿露窩羅節。疫情前,每年3月21日至22日,熱情好客的村民身著民族服飾唱歌跳舞,與(yu) 遠道而來的客人共享快樂(le) 節日。

  踮一踮腳尖 幸福自然來

  村民們(men) 日子好,精神麵貌跟著變。走進一戶村民家,外牆是象征吉祥的金雞、白象壁畫,主人悠閑地給滿院子的花兒(er) 澆水。來訪者對其恬靜生活讚歎不已,主人家“順杆爬”:“能過上這種好日子,放到以前,想都不敢想。”

  精神麵貌變了,矛盾糾紛少了。趙雄剛說,村裏組建矛盾糾紛化解領導小組,哪兩(liang) 家有矛盾,村民小組上門調解三次,調解不成功的,村委會(hui) 上門再調解三次,爭(zheng) 取“矛盾不出村”。

  村裏有黨(dang) 員97人,他們(men) 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領著村民幹。疫情防控上,黨(dang) 員們(men) 輪流值守卡點,目前還有8人在瑞麗(li) 支援。

  村裏發展好,致富帶頭人不時湧現,35歲的曹樹元就是其一。早些年,他注冊(ce) 網店,售賣皂角米、薏仁米、茶葉、蜂蜜等山貨,後來搞起直播帶貨,客戶不僅(jin) 遍布全國各地,還遠達比利時、新加坡、馬來西亞(ya) 和韓國。

  “我們(men) 有山貨都會(hui) 主動聯係他。”村民們(men) 說,以前賣山貨要自己運到集市上,既費時費力,價(jia) 格波動又大,收入不穩定。曹樹元的收購價(jia) 較合理,不用出村就能銷售,大家都願意把產(chan) 品賣給他。

  村民們(men) 以嶄新風貌闊步前行時,5月23日,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鄉(xiang) 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鄉(xiang) 村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農(nong) 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農(nong) 村公共基礎設施往村覆蓋、往戶延伸取得積極進展,農(nong) 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農(nong) 村精神文明建設顯著加強,農(nong) 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一一對照這些目標,趙雄剛覺得,踮一踮腳尖,村裏人能夠著。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