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糧食豐收有基礎有信心(糧食生產一線探行)

發布時間:2022-05-29 21:5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開欄的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保障好初級產(chan) 品供給是一個(ge) 重大戰略性問題,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搶農(nong) 時、抓田管、促春耕,落實落細各項糧食穩產(chan) 措施,春播工作進展順利,夏糧豐(feng) 收基礎不斷夯實,糧食生產(chan) 形勢持續轉好,“三夏”工作正在全國逐步展開。

  今天起,本報推出“糧食生產(chan) 一線探行”專(zhuan) 欄,報道各地穩糧保供的新實踐、新成效,展現我們(men) 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信心和底氣。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糧食生產(chan) 年年要抓緊。”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采取更大力度、超常規舉(ju) 措,紮實推進糧食生產(chan) 。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相關(guan) 數據顯示:今年春播糧食麵積9.4億(yi) 畝(mu) 左右,比上年略有增加;截至5月25日,全國春播糧食過九成,進度同比略快。

  吉林省東(dong) 豐(feng) 縣東(dong) 豐(feng) 鎮橫道村田間,插秧機來回穿梭,村民王海波邊忙活邊說:“機器插秧,省工省力效率高。”

  湖北省秭歸縣沙鎮溪鎮長春村,村民們(men) 正在插栽中稻,種糧大戶梅朝輝說:“政策實惠,灌溉方便,今年繼續種高山冷水稻。”

  廣袤田野,農(nong) 機縱橫馳騁,農(nong) 民辛勤耕耘,糧食生產(chan) 形勢持續轉好,為(wei) 完成全年糧食生產(chan) 目標奠定良好基礎。

  強政策,抓田管,夯實糧食豐(feng) 收基礎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越是麵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nong) 業(ye) ,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

  今年以來,麵對冬小麥晚播、農(nong) 資價(jia) 格上漲、國內(nei) 疫情散發等因素影響,各地區各部門加大強農(nong) 惠農(nong) 富農(nong) 力度,落實落細各項糧食穩產(chan) 措施,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這條底線。

  ——政策給力,穩住種糧預期。

  “種地有補貼,價(jia) 格走勢好,種雙季稻的勁頭更足了。”江西省安福縣洋溪鎮塘裏村種糧大戶肖泉說。

  政策穩預期、強信心。中央財政在對實際種糧農(nong) 民發放一次性補貼200億(yi) 元的基礎上,近日再次下達100億(yi) 元一次性農(nong) 資補貼。今年,國家繼續在部分主產(chan) 區實行小麥和稻穀最低收購價(jia) 政策,小麥、早秈稻、中晚秈稻、粳稻最低收購價(jia) 格水平全麵提高。

  ——田管有力,穩住糧食生產(chan) 。

  “玉米不減產(chan) ,多收一季豆。”山東(dong) 省東(dong) 營市東(dong) 營區牛莊鎮金豐(feng) 農(nong) 場負責人龐增華,今年決(jue) 定發展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專(zhuan) 用播種機成了好幫手,種子肥料一起下地,一天作業(ye) 麵積260多畝(mu) 。”

  今年山東(dong) 省開展“攻堅克難奪夏糧豐(feng) 收”“科技壯苗”等行動,6.8萬(wan) 家糧食種植合作社、近18萬(wan) 個(ge) 家庭農(nong) 場帶動新技術推廣應用。江西省出台政策支持集中育秧,提高農(nong) 戶種植雙季稻和“稻稻油”的積極性,目前新建水稻機械化育秧中心163個(ge) 。

  ——服務到位,確保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順利開展。

  河南省開設農(nong) 機轉運綠色通道,對轉運農(nong) 機的車輛和自走式農(nong) 機實行優(you) 先查驗、優(you) 先放行。黑龍江省采取精準防控、分類管理等手段,最大限度減少疫情防控對春耕生產(chan) 的影響,做到歇人不歇機,全力搶播快種。各地區各部門科學做好組織引導,保障外出農(nong) 民回鄉(xiang) 務農(nong) 、農(nong) 資入店進村、農(nong) 機通行、農(nong) 技人員下沉服務,確保不誤農(nong) 時、應種盡種。

  穩麵積,穩產(chan) 能,為(wei) 糧食豐(feng) 收保駕護航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農(nong) 田就是農(nong) 田,農(nong) 田必須是良田。”“讓農(nong) 民掌握先進農(nong) 業(ye) 技術,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

  糧食安全的根基是能力安全。今年下達中央補助資金近1096億(yi) 元,繼續支持各地加強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各地區各部門抓好耕地保護和地力提升,強化科技支撐,為(wei) 糧食豐(feng) 收保駕護航。

  ——堅持“藏糧於(yu) 地”,更多農(nong) 田變良田。

  “高標準農(nong) 田旱能澆、澇能排,小麥豐(feng) 收穩穩的。”河南省澠池縣天池鎮東(dong) 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古保民算起增收賬:小麥加玉米,一年兩(liang) 季,每畝(mu) 能賺2000多元。

  耕地提質量,種糧增底氣。江蘇省嚴(yan) 格落實耕地保護製度,已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4600萬(wan) 畝(mu) ,中高等級耕地占比達83%。山西省提出永久基本農(nong) 田重點用於(yu) 糧食特別是口糧生產(chan) ,高標準農(nong) 田原則上全部用於(yu) 糧食生產(chan) ……到今年底,我國將確保全國累計建成10億(yi) 畝(mu) 旱澇保收、高產(chan) 穩產(chan) 的高標準農(nong) 田,保障糧食產(chan) 能在1萬(wan) 億(yi) 斤以上。“十四五”期間,以糧食生產(chan) 功能區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保護區為(wei) 重點,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chan) 業(ye) 帶,實施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工程,到2025年累計建成10.75億(yi)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

  ——堅持“藏糧於(yu) 技”,糧食生產(chan) 節本增效。

  “施用有機肥,促進微生物繁殖,黑土地又肥又鬆,水稻秧苗整齊,科技種田深入人心。”黑龍江北大荒前哨農(nong) 場螯蟹稻養(yang) 示範戶蘇豔玲說。

  一排排自動化溫室整齊排列,玉米長勢良好。“我們(men) 正在研發的玉米新品係,抗除草劑、抗蟲效果好。”先正達集團中國楊淩技術中心團隊負責人吳純仁介紹。

  截至目前,我國主要農(nong) 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良種在農(nong) 業(ye) 增產(chan) 中的貢獻率超過45%,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保障糧食安全的底氣越來越足。

  提品質,優(you) 供給,綠色成為(wei) 糧食生產(chan) 主旋律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基礎上,著力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產(chan) 品結構”。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盯著市場調結構、調品種,不斷釋放農(nong) 業(ye) 發展新動能。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提出,今年確保糧食播種麵積穩定在17.6億(yi) 畝(mu) ,大豆油料麵積要恢複增加。

  ——調好品種,實打實地調整結構。

  四川省旺蒼縣白水鎮光明村種糧大戶苟天明,今年全部種上了大豆,“專(zhuan) 家在線指導,政府提供補貼,咱種豆底氣足。”

  今年以來,各地將擴種大豆任務分解到市縣、落到具體(ti) 的田頭地塊。政策支持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今年在西北、黃淮海、西南和長江中下遊地區新增1500萬(wan) 畝(mu) 以上。

  ——調順方式,綠色生產(chan) 加快發展。

  “一水兩(liang) 用,清水養(yang) 魚,魚吃稻蟲,魚糞肥田,稻香魚、有機稻都能賣上好價(jia) 錢。”江西省安福縣新通養(yang) 殖家庭農(nong) 場負責人劉新益說,“我拿到了有機產(chan) 品認證,每畝(mu) 收益3500多元。”安福縣今年綠色水稻種植麵積將突破17萬(wan) 畝(mu) 。

  一項項綠色生產(chan) 技術落進田野。目前,我國化肥和農(nong) 藥使用量連續5年負增長,三大糧食作物化肥農(nong) 藥利用率超過40%,主要農(nong) 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46%。“十四五”期間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麵積6000萬(wan) 畝(mu) 。

  ——調優(you) 品質,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越來越多。

  整地、翻耕、起壟,農(nong) 機馳騁。“趁著天氣好、墒情足,趕緊種上良種玉米。”山東(dong) 省平度市明村鎮小張戈莊村種植大戶陶興(xing) 亮忙得起勁,“用上水肥一體(ti) 化技術,1人能管100多畝(mu) 地,一茬莊稼少用40斤化肥,產(chan) 量穩定在1500多斤。”

  在中央財政支持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繼續實施綠色高質高效行動,選取300多個(ge) 重點縣,集成推廣高產(chan) 高效、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的技術模式,增加綠色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今年一季度,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5%以上,綠色、有機和地理標誌產(chan) 品數量累計達到6.2萬(wan) 個(ge) 。

  當前,“三夏”工作正在全國逐步展開。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一定能完成全年糧食生產(chan) 目標任務,為(wei) 應對各種風險挑戰贏得主動。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