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心懷國之大者,矢誌國之重器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yu) 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組合體(ti) 已轉運至發射區,近日擇機發射;在上海浦東(dong) 機場,首架預交付C919大飛機首飛試驗成功,相關(guan) 工作有序推進;在海南樂(le) 東(dong) 鶯歌海海域,我國首套國產(chan) 化500米級水下采油樹完成海底安裝,標誌著我國深水油氣開發關(guan) 鍵技術裝備研製邁出關(guan) 鍵一步……在第六個(ge) 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廣大科技工作者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我國科技事業(ye) 蓬勃發展、成果頻出,一張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畫卷在神州大地徐徐展開。
今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的活動主題是“創新爭(zheng) 先、自立自強”。在國家各項事業(ye) 中,科技事業(ye) 的重要性再怎麽(me) 強調也不過分。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取得重要進展、戰略高技術領域取得新跨越、高端產(chan) 業(ye) 取得新突破、民生科技領域取得顯著成效,我國科技實力正在從(cong) 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cong) 點的突破邁向係統能力提升,科技創新取得新的曆史性成就。這是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國科技界和社會(hui) 各界共同努力的結果。
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創新人才。心懷國之大者,矢誌國之重器,一批又一批科技工作者肩負重任、潛心科研,用愛國情懷、學術造詣和科學態度,在祖國大地上結出了一個(ge) 個(ge) 科技創新的碩果,實現從(cong) 落後到跟跑、並跑乃至領跑的跨越。黃旭華建造核潛艇隱姓埋名三十載,擲言“此生屬於(yu) 祖國,此生無怨無悔”;袁隆平畢其一生專(zhuan) 注田壟,隻為(wei) “讓所有人遠離饑餓”,實現“禾下乘涼夢”;吳孟超治病救人七十八載,九旬高齡仍然堅守崗位,“眼裏看的是病,心裏裝的是人”……正如有人形容的那樣,“當我們(men) 仰望星空,璀璨的星河已將夜空點亮,而當我們(men) 俯瞰大地,大地上的星火,正創造著屬於(yu) 我們(men) 時代的光。”
我們(men) 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於(yu) 世界民族之林的奮鬥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men) 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一方麵,關(guan) 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mai) 不來、討不來的,科技創新已經成為(wei) 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圍繞科技製高點的競爭(zheng) 空前激烈。另一方麵,實現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偉(wei) 大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我們(men) 必須具有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當此之時,既要向廣大科技工作者致敬,也要向科技自立自強奮進,這是紀念和慶祝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的應有之義(yi) 。
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今天,我們(men) 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目標,我們(men) 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胸懷祖國、服務人民,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攻堅克難、集智攻關(guan) ,廣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能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wei) 建成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不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