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逆行千裏 “津”心守“滬”

發布時間:2022-06-06 16:57:00來源: 天津日報

天津市援滬醫療隊凱旋。 記者 王倩 通訊員 王誌方 攝

  去時,梨花風起近清明;歸來,小滿溫和夏意濃。

  5月29日11時50分到19時15分,9架次廈門航空包機接續平穩降落在天津濱海國際機場。馳援上海戰“疫”57天,1518名天津援滬醫療隊“白衣勇士”平安凱旋。

  駐守方艙醫院、下沉社區核酸篩查、接管亞(ya) 定點醫院艙、轉戰定點醫院重症監護病區……4月3日抵達上海後,天津市援滬醫療隊累計收治患者20374人,完成社區核酸采樣17.6萬(wan) 人;經治患者年齡跨度從(cong) 1歲到99歲,總計18683名患者平安出院,其餘(yu) 在院患者均已妥善交接。

  醫療質量零差錯、在院患者零死亡、患者服務零投訴,隊員們(men) 逆行千裏、“津”心守“滬”,順利完成援滬醫療任務,用實際行動展現了“天津情誼、天津作風、天津水平”,為(wei) 打贏“大上海保衛戰”貢獻了天津力量。

  方艙醫院 夜以繼日

  4月6日起,天津市援滬醫療隊先後接管上海市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院N1艙、N2艙、N3艙、N5艙、W4艙、W5艙共計8640張床位,累計收治患者17108人,床位使用率最高達98.7%。

  中研附院援滬隊員孟慶玲說:“我們(men) 負責W5艙患者的醫護救治,包含觀察了解病情、測量體(ti) 溫、組織出入院、核酸采集、發放一日三餐及生活所需等方方麵麵,每個(ge) 班次雖然是6小時,但從(cong) 出發算起加上準備和各種消殺防控差不多需要10小時。雖然每次都身心疲憊,但這一切的付出都值得。津滬一心、守望相助,我們(men) 在堅守的歲月裏對得起每寸光陰!”

  “戰而無畏,歸時無恙。在上海,我聽到過方艙裏一聲聲發自內(nei) 心的感謝,經曆過在雨中護送患者出院,感受過30多度高溫裏穿著防護服淌汗的煎熬,很榮幸我們(men) 一起努力,一切都堅持了下來。

  哪有什麽(me) 白衣天使,我們(men) 隻不過是一群穿上防護服的普通人,希望上海早日回歸車水馬龍的正常生活!”中醫二附院援滬隊員劉寧說。

  亞(ya) 定點醫院艙 “疫”線堅守

  4月22日起,天津市援滬醫療隊正式接管上海市新國際博覽中心W2亞(ya) 定點醫院艙960張床位(包括80張監護室床位)醫療救治任務,累計收治患者3247人,床位使用率最高達97.5%。

  綿綿陰雨,他們(men) 為(wei) 轉運患者做好嚴(yan) 密防雨措施,時刻拉緊感控防線;酷熱高溫,他們(men) 身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卻從(cong) 未放緩工作進度,仍舊堅定地說“我可以、沒問題”;月色當空,他們(men) 徹夜值守,雖然頻繁晝夜顛倒導致胃腸不適、失眠、頭痛,但沒人放棄、退縮。

  “無論是普通方艙還是火線轉戰W2亞(ya) 定點醫院艙,哪裏需要哪裏就有‘天腫’隊員。我們(men) 始終以精湛技術和溫暖關(guan) 懷守護患者們(men) ,基礎疾病相對較多的就勤詢問,跌倒高風險患者則勤觀察。”醫大腫瘤醫院援滬醫療隊領隊張慶芬介紹,“28日2時到8時是返津前的最後一個(ge) 夜班,大家毫不懈怠站好天津醫療隊的最後一個(ge) 夜班崗,妥善移交艙內(nei) 患者的醫療護理工作,善始善終、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核酸篩查 風雨無阻

  4月22日、26日、27日,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的統一部署和安排,天津市援滬醫療隊3次支援上海市全員核酸篩查工作,累計派出隊員450人次,完成17.6萬(wan) 人核酸采樣任務。

  眼科醫院援滬醫療隊領隊王琦妙說,他們(men) 有10名隊員參與(yu) 了協助上海市全員核酸檢測任務,當時陰雨綿綿給篩查帶來了不小的困難,不僅(jin) 防護服遇水防護能力會(hui) 減弱,麵屏被雨水打濕後也使視線受阻,但隊員們(men) 憑借堅定的信念一一克服這些阻礙,又好又快地完成了篩查工作。“謝謝儂(nong) 呀!”“儂(nong) 們(men) 辛苦啦呀!”這些帶著濃濃上海味道的感謝,伴著雨滴沁入隊員們(men) 的心田。大家心裏隻有一個(ge) 目標,就是希望上海早日恢複以往的繁華,讓“大上海保衛戰”全勝之日早日到來。

  重症監護病區 “疫”無反顧

  5月21日起,天津市援滬醫療隊“重症突擊隊”正式進駐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定點醫院重症監護病區,協助福建重症醫療隊共同完成工作任務,累計收治患者19人。

  環湖醫院援滬醫療隊領隊陳博年介紹,他們(men) 共有10名隊員轉戰定點醫院重症監護病區,奔赴疫情防控最前線。重症監護病區裏患者年紀大、基礎疾病多,對醫療救治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隨時應對突發情況。但他們(men) 以最快速度進入工作狀態,熟悉工作環境及流程,根據患者病情分別製定了個(ge) 性化治療及護理方案。“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我們(men) 此行身披白甲、千裏守‘滬’、‘疫’往無前、不負重托,相信上海定能早日驅散疫霾!”陳博年說。

  結束抗疫支援任務回到津城,援滬醫療隊員們(men) 在興(xing) 奮之餘(yu) 紛紛表示,在休息、調整的同時,認真梳理總結工作經驗,返回工作崗位後繼續保持高昂鬥誌,迎接新挑戰、勇擔新任務,為(wei) 取得疫情防控戰鬥的更大勝利作出新貢獻。(記者 徐楊 王倩 通訊員 王誌方 攝)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