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杭州臨平“基地+農戶”模式鋪就綠色共富路

發布時間:2022-06-08 15:54:00來源: 杭州日報

  共同富裕有“路子”,生薑種植好“錢”程。走進杭州臨(lin) 平區東(dong) 湖街道姚家埭村小林黃薑生產(chan) 基地,隻見一簇簇黃薑長勢喜人、鬱鬱蔥蔥。黃金福和村民們(men) 蹲在田壟間,除草、鬆土、施肥,手上不停,動作嫻熟。

  黃金福今年承包了一個(ge) “共富棚”,成為(wei) 最早一批大棚種植小林黃薑的農(nong) 戶。跟著專(zhuan) 業(ye) 的老師學習(xi) 、實踐了幾個(ge) 月,他已經頗有心得。“接下來就等機器開溝覆土,施上有機肥,薑就能長得高、長得壯。”黃金福說,預計到11月,小林黃薑將迎來豐(feng) 收,“一畝(mu) 地能產(chan) 4000到5000斤老薑,差不多能賺1萬(wan) 多元,我很滿意啦!”

  “小林黃薑”是杭州特產(chan) 之一,盛產(chan) 於(yu) 臨(lin) 平山北的小林一帶,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康定年間。小林黃薑產(chan) 品製作技藝更是被列為(wei) 臨(lin) 平區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

  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是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之策。今年,臨(lin) 平以挖掘小林黃薑經濟效益為(wei) 試點,創新構建了黨(dang) 建引領、企業(ye) 聯合、農(nong) 戶實施的“基地+農(nong) 戶”合作模式。

  “過去囿於(yu) 資金、技術、銷路等問題,農(nong) 戶參與(yu) 種植黃薑的積極性不高。現在由小林黃薑生產(chan) 基地建好設施,低價(jia) 租給農(nong) 戶,提供優(you) 選薑種、技術、機械、肥水一體(ti) 、農(nong) 業(ye) 保險等服務。”臨(lin) 平區政協委員、小林黃薑生產(chan) 基地負責人徐建榮說,基地“手把手”教授農(nong) 戶開溝覆土、科學施肥等技術,農(nong) 戶隻需負責小林黃薑的種植、日常管理等生產(chan) 環節,產(chan) 出符合標準的薑也由基地統一收購、售賣,確保農(nong) 戶不承擔損失風險。

  目前,臨(lin) 平已建成小林黃薑生產(chan) 基地300畝(mu) ,畝(mu) 產(chan) 超過2000公斤,並向嘉興(xing) 、麗(li) 水、台州等地輸出種植技術,推廣種植小林黃薑1000餘(yu) 畝(mu) ,助力農(nong) 民在特色產(chan) 業(ye) 中尋找致富門路。

  用長遠的眼光看待特色產(chan) 業(ye) ,近年來,臨(lin) 平區因地製宜、因村施策,宜種則種、宜養(yang) 則養(yang) ,讓特色產(chan) 業(ye) 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夯實產(chan) 業(ye) 基礎。比如,臨(lin) 平運河街道“一田兩(liang) 用”,“稻蝦共生”生態種養(yang) 讓大米價(jia) 格從(cong) 原本的每斤2元提高到15元;臨(lin) 平塘棲枇杷融合發展“美麗(li) 經濟”,打造年產(chan) 值2.5億(yi) 元以上的枇杷全產(chan) 業(ye) 鏈;臨(lin) 平甘蔗、崇賢荸薺等齊頭並進,產(chan) 業(ye) 發展如火如荼。

  眼下,通過不斷優(you) 化“基地+農(nong) 戶”模式,臨(lin) 平為(wei) 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探索出了可推廣可複製的“基地輕生產(chan) ,農(nong) 戶輕資產(chan) ”的共富經驗,將帶動轄區農(nong) 戶以土地入股、務工就業(ye) 等形式增收,走出一條生產(chan) 專(zhuan) 業(ye) 化、經營規模化、產(chan) 品市場化的共富新路子。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