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禹越:技能比拚傳承蠶桑文化
蠶桑業(ye) 是湖州德清禹越鎮天皇殿村的重要產(chan) 業(ye) ,在這片土地上,蠶桑文化已傳(chuan) 承千年。近日,天皇殿村舉(ju) 行了第三屆蠶桑勞動技能大賽,以技能比拚的形式,弘揚傳(chuan) 統蠶桑文化。
在比賽現場,15位蠶農(nong) 將煮過的蠶繭浸在水中,雙手大拇指和食指齊力剝開蠶繭一頭,再將撐開的蠶繭纏繞在左手除大拇指外的四根手指上,如此反複數次,就能形成一個(ge) 綿兜。
“我的敨綿兜手藝是跟奶奶學的,村裏開展這樣的活動,能讓大家展示蠶桑技藝,非常有意義(yi) 。”村民沈掌仙說,蠶桑技藝需要傳(chuan) 承,也需要創新,希望通過技能比拚的形式,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蠶桑文化。
除了敨綿兜比賽,此次活動還有采桑葉、開綿兜、翻棉被等環節。記者了解到,天皇殿村共有桑園1450畝(mu) ,全年飼養(yang) 蠶種2000多張,蠶桑業(ye) 帶動了天皇殿村的經濟發展。從(cong) 事蠶桑加工的家庭,少則年收入幾十萬(wan) 元,多則數百萬(wan) 元,蠶桑產(chan) 業(ye) 成為(wei) 當地名副其實的富民產(chan) 業(ye) 。
通過此次活動,蠶農(nong) 們(men) 共享了豐(feng) 收的喜悅,也鍛煉了蠶桑技藝。“接下來,我們(men) 會(hui) 持續開展蠶桑文化係列活動,積極促進蠶桑業(ye) 轉型,在傳(chuan) 承蠶桑文化的同時,助農(nong) 增收致富。”禹越鎮天皇殿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沈雲(yun) 昌說。
近年來,禹越鎮通過舉(ju) 辦“桑漁文化節”,將傳(chuan) 統的桑漁產(chan) 業(ye) 和電商、直播相結合,開展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集市,讓消費者現場看到貨真價(jia) 實的蠶絲(si) 被製作,還能買(mai) 到活蹦亂(luan) 跳的中華鱉、黑魚等農(nong) 產(chan) 品,本土品牌“千思情”“黑裏俏”的影響力不斷提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