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泓: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6月1日起,在做好防疫管理的前提下,上海加快企業(ye) 、園區、樓宇等全麵複工複產(chan) 。上海努力重振會(hui) 麵臨(lin) 哪些挑戰?疫情影響之下,企業(ye) 如何打造自身新的競爭(zheng) 力?就此,人民網上海頻道專(zhuan) 訪了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管理學教授汪泓。
視頻製作:顧海民
上海何時重振經濟雄風?
隻有全社會(hui) 動起來,市場才能活起來
“8個(ge) 方麵50條措施,上海這次出台的方案, 既立足當下解決(jue) 突出問題,又著眼長遠增強發展後勁;既兼顧麵上各類企業(ye) ,又重點聚焦中小微企業(ye) ;既全麵落實國家政策,又突出應對疫情衝(chong) 擊的上海特點。我覺得《行動方案》50條很及時,很有針對性,也很具體(ti) 。”汪泓開門見山地說道。
上海何時能重振經濟雄風?她指出要注意三方麵的問題。
第一,政策的落實關(guan) 鍵要能協調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關(guan) 係。在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防控的同時,加快推進複工複產(chan) 複商複市,做到“應複盡複”“應放盡放”,不能層層加碼。要打破原來防控中的核酸、封控的思維慣性和思維定式,使疫情管得住,但同時要在經濟主戰場上大展身手。對上海來說就是要重振信心,必須讓政策落實落地,打通企業(ye) 的堵點,為(wei) 企業(ye) 送去實實在在的助益,打好經濟恢複和重振攻堅戰。
第二,企業(ye) 人流、現金流、物流要能夠動起來。一是,企業(ye) 員工要在疫情防控要求下,能夠安全有序地流動起來。二是,物流打不通,產(chan) 業(ye) 上下遊都麵臨(lin) 困難。企業(ye) 麵臨(lin) 開開關(guan) 關(guan) 的影響,國內(nei) 多個(ge) 產(chan) 業(ye) 的環節供應鏈運轉都經受了不同程度的衝(chong) 擊,上下遊關(guan) 聯環節受到挫傷(shang) ,對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造成較大影響。《行動方案》對交通物流等領域提出了專(zhuan) 門的金融舉(ju) 措,支持交通運輸、物流倉(cang) 儲(chu) 業(ye) 融資。三是,保證企業(ye) 的資金流,讓企業(ye) 動起來。隻有將企業(ye) 的血液輸送進去、流動起來,企業(ye) 才能活。零門檻辦理,解決(jue) 企業(ye) “卡脖子”的問題。
第三,把加快經濟恢複振興(xing) 的政策傳(chuan) 遞給社會(hui) ,打好信息發布、政策解讀和引導疏導的組合拳,要給社會(hui) 以信心。要把重振經濟、支持企業(ye) 複工達產(chan) 政策告訴全社會(hui) ,統一認識,所有組織、機構和單位都以推動經濟複蘇為(wei) 共同目標,共同的行動將釋放指數級效能,推動上海經濟盡快複蘇。隻有這樣全社會(hui) 才能動起來,市場才能活起來。
如何提高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
政府:重點聚焦、靠前服務,企業(ye) :加快轉型、有序複產(chan)
受疫情影響,不少中小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麵臨(lin) 挑戰。當前企業(ye) 遭遇困難的是擔心疫情防控中開開關(guan) 關(guan) 以後造成更大的損失,很多企業(ye) 已經遭受了項目訂單停滯、法律糾紛、違約成本等帶來的巨額損失。因此,汪泓建議,提升企業(ye) 競爭(zheng) 力要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政府、園區“雪中送炭”,要為(wei) 企業(ye) 做好服務工作,服務政府、責任政府、為(wei) 民政府的特點要充分體(ti) 現出來,而不是管卡壓,深入到一線,滿腔熱情地為(wei) 企業(ye) 提供精準服務,送服務上門,送政策上門,隻有這樣才能幫助企業(ye) 重振信心,解決(jue) 企業(ye) 普遍關(guan) 心的突出問題,以及影響企業(ye) 發展的痛點、堵點和難點,給市場主體(ti) 明確的預期,穩住經濟基本盤。尤其是餐飲、零售、旅遊、交通運輸、文體(ti) 娛樂(le) 、住宿、會(hui) 展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ye) ,著重出台一批加快修複市場信心的應對之策。
第二,加強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的協同,形成鏈式協同效應。通過產(chan) 業(ye) 鏈的關(guan) 鍵企業(ye) 以點帶鏈、以鏈帶麵地把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恢複。比如,推動上下遊產(chan) 業(ye) 形成利益共同體(ti) ,鼓勵上下遊企業(ye) 相互參股、持股以及簽訂購銷中長期合作協議等,協同應對市場風險,達到成本最小化、資源合理化、技術管理協同化的目標。再比如,在汽車、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先進製造業(ye) 實現以大企業(ye) 為(wei) 龍頭、鏈長,提升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協作水平,實現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盡快恢複。
第三,加快企業(ye) 數字化轉型,重點加快製造業(ye) 與(yu) 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疫情對企業(ye) 加快數字化轉型將起到很大促進作用,危中有機,數字化轉型是企業(ye) 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的關(guan) 鍵策略,支持企業(ye) 開展技術改造和升級,加速向數字化、智能化邁進。讓更多企業(ye) 尤其是中小企業(ye) 通過在產(chan) 品設計、質量等方麵的創新優(you) 勢來部分抵消成本上漲影響。
第四,重點聚焦中小微企業(ye) 。中小微企業(ye) 量大麵廣、遍布各行各業(ye) ,是吸納就業(ye) 的主力軍(jun) ,也是經濟活力和城市“煙火氣”所在。在疫情衝(chong) 擊下,中小微企業(ye) 遭受的困難更大,部分小微企業(ye) 甚至麵臨(lin) 生存壓力。《行動方案》在融資紓困、社保緩繳、房租減免等方麵,向中小微企業(ye) 重點傾(qing) 斜。
疫情反複影響下,未來上海經濟發展會(hui) 有何變化?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疫情反複影響之下,各方如何助力提振上海經濟發展的信心,經濟發展會(hui) 有何變化?汪泓認為(wei) ,重拾信心需要做到幾個(ge) 方麵。
第一,我們(men) 現在恢複經濟是在很大的一個(ge) 背景下,上海是全國經濟的中心,又是長三角的龍頭,是全國經濟的重要樞紐和亞(ya) 太地區的一個(ge) 重要樞紐,如果上海堵死,就造成了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中斷。所以要恢複振興(xing) 上海經濟,必須是一個(ge) 係統的恢複,而不是都是堵點,毛細血管都堵塞的,所以所有的政府部門、所有的市場平台都要統一思想,要從(cong) 戰略全局的高度來看,要能夠係統集成指揮。我們(men) 既要打贏大上海保衛戰,又要打好經濟恢複和重振攻堅戰,隻有這樣,一個(ge) 戰役一個(ge) 戰役去打,才能重振上海的雄風!
第二,要發揮消費推動經濟增長的“壓艙石”作用,穩增長,促消費,抓重大消費活動,擴大總體(ti) 消費需求。同時要加快培育新型消費,發展信息消費、數字消費、綠色消費,鼓勵定製、體(ti) 驗、智能、時尚消費等新模式新業(ye) 態發展,促進消費市場的繁榮。
第三,要發揮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關(guan) 鍵性作用,增強企業(ye) 的投資信心。聚焦重點領域,更大力度擴投資、抓重大項目建設,促進新基建、城中村及老舊小區改造等民生領域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開辟更加廣闊的投資平台和投資空間。
第四,要想方設法穩定和擴大就業(ye) ,多渠道挖掘就業(ye) 潛力,要著力幫助大學生、就業(ye) 困難群體(ti) 等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全麵提升公共就業(ye) 服務質量,助力企業(ye) 更快複工複產(chan) 。(注:《行動方案》提出對招錄在本市登記失業(ye) 3個(ge) 月及以上人員或招錄本市2022屆高校畢業(ye) 生的用人單位,上海市會(hui) 按照每人2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ye) 補貼)。提振企業(ye) 家信心,讓企業(ye) “活起來”,關(guan) 鍵在“落實”。政策要落地,領導幹部要投身一線,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堵點,因地製宜地提出解決(jue) 方案。
第五,多措並舉(ju) “穩外資、穩外貿”。要千方百計穩住外資市場信心。要穩住外資對中國市場的信心,當下信心比黃金還要重要。要進一步推動高水平製度型開放,全麵落實中央支持浦東(dong) 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部署,需要進一步提升金融開放樞紐門戶地位,進一步優(you) 化營商環境。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以更開放、更包容的政策供給支持外資、外貿發展。
如何把人才吸引到上海?
“有事幹,有盼頭,有未來”
人才是企業(ye) 發展最重要的資源。此輪疫情之後,如何把人才吸引到上海?
汪泓認為(wei) ,第一,對於(yu) 國際人才的吸引難度很大,隻有我們(men) 把防疫的環境做好了,隻有我們(men) 把經濟恢複起來了,隻有我們(men) 尊重了人民的意見,能夠將人民獻計獻策的意見充分地采納和尊重了,隻有人們(men) 重拾信心了,才能夠把海外的人才引進來,才能夠把優(you) 秀的人才留得住。吸引人才要讓他有事幹、有盼頭,這才能夠迸發出他對這個(ge) 城市的熱情追求和發展動力。才能保衛住大上海五大中心!
第二,不要怕人才流失。當下這個(ge) 特殊時期是一個(ge) 巨浪打過來每個(ge) 人自然的避險反應,我們(men) 相信隻要經濟穩定下來了,上海的傳(chuan) 統繁榮回來了,新的機會(hui) 出現了,各種人才自然會(hui) 進來,不一定是走掉的那些人,還會(hui) 吸引很多新的人才來滬。
此外,汪泓建議,必須搶抓時間窗口,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全力跑出經濟恢複和振興(xing) 的加速度,讓我們(men) 盡快回歸到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的如常生活。
第一,要讓大家對大政方針有全麵的了解,這是信心和行動的基礎,現在許多企業(ye) 和居民還有些擔心,怕折騰怕反複,心不定、誌難堅、行無力。疫情可能會(hui) 反複,但複工複產(chan) 複市,經濟發展的信心千萬(wan) 不能有反複。
第二,政府各級幹部積極帶頭走訪企業(ye) ,態度明確,打破慣性找出路,找到關(guan) 鍵打硬仗,現在最能激發群眾(zhong) 信心的是市場,一定要率先活躍起來。
第三,媒體(ti) 要講好基層一線抗疫故事,要宣傳(chuan) 推廣群眾(zhong) 中有擔當、能幹事、負責任、衝(chong) 鋒在前的優(you) 秀人物事跡,尤其要報道鄰裏之間小群體(ti) 到大社區的那些源自普通百姓攻堅克難的動人故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