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書記說】五台縣委書記趙永強:織密“小網格” 賦能“大治理”
趙永強在東(dong) 冶鎮永安村調研網格化社會(hui) 治理工作。楊興(xing) 梅 攝
“我們(men) 要一麵旗幟聚人心、一張網格精服務、一股正氣促和諧、一往無前抓發展,不斷夯實基層基礎工作,全麵提升全縣基層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近日,忻州市五台縣委書(shu) 記趙永強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
抓黨(dang) 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zhuan) 項行動開展以來,五台縣創新製度機製,狠抓網格化重塑建設、管理治理、運行保障,以“小網格”為(wei) 切入點,有效助推基層實現“大治理”。
精細劃網、重塑網格,完善治理體(ti) 係。將全縣網格確定為(wei) 農(nong) 村網格、城市社區網格、專(zhuan) 屬網格三大類,以300-500戶為(wei) 單位,劃分為(wei) 373“大網格”;以30-50戶為(wei) 單位,劃分為(wei) 3260個(ge) “微網格”。農(nong) 村網格由278個(ge) 增加到306個(ge) ,同時尊重自然地理、曆史文化、傳(chuan) 統習(xi) 俗(比如村大隊、村小組)等,將306個(ge) “大網格”細化為(wei) 2362個(ge) “微網格”,確保不留空白、不留盲區,不漏一村、一戶、一人。城市社區網格由40個(ge) 增加到67個(ge) ,再以片區、街道、小區等為(wei) 單位,細化為(wei) 898個(ge) “微網格”,確保城市所有區域、空間納入網格化管理。專(zhuan) 屬網格,針對學校、醫院、廠礦企業(ye) 、景點景區、商場超市等場所,劃分為(wei) 189個(ge) 專(zhuan) 屬網格,利用自身人員力量等進行管理治理,同時主動接受所屬區域微網格員的監督管理。
事務入網、全科管理,實化治理內(nei) 容。將所有要素入網、所有事務進網,以網格化“小管理”實現鄉(xiang) 村“大治理”。由過去政法係統的綜治網格向全科網格轉變,將黨(dang) 建、社保、應急、社會(hui) 救助等工作全部納入網格。在原來管理相對單一的網格基礎上,統籌將林田路井、礦產(chan) 資源、河流溝壑等全部納入管轄範圍,實現人、事、物等統籌同管,有效防範、降低、處理、消除發生在基層的矛盾、糾紛、風險、隱患等。
黨(dang) 建強網、支部掛帥,建強治理隊伍。按照“網格長+網格員+網格輔助員”三級治理體(ti) 係,每個(ge) 大網格設立1個(ge) 黨(dang) 支部,全縣共建立373個(ge) 網格黨(dang) 支部、1331個(ge) 微網格黨(dang) 小組,網格突出黨(dang) 建引領,實現全覆蓋。網格長由各村(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擔任。網格員一部分按照“公開、平等、競爭(zheng) 、擇優(you) ”的原則進行招聘,一部分由“人熟、地熟、情況熟”的護林員、防火員、防疫員、保潔員等人員擔任,一部分由現有的鄉(xiang) 鎮駐村幹部擔任;兼職網格員由村(社區)“兩(liang) 委”幹部、社區工作者擔任。微網格員由黨(dang) 員、預備黨(dang) 員、入黨(dang) 積極分子、“兩(liang) 代表一委員”、村(居)民小組長及其他有工作積極性的人員擔任。同時,鼓勵支持退休老幹部、老黨(dang) 員、“兩(liang) 代表一委員”等加入村(社區)調委會(hui) ,化解矛盾,服務村民。建立“黨(dang) 建+微網格”服務平台,實施“黨(dang) 員積分”機製,將黨(dang) 員身份亮起來,教育引導黨(dang) 員、網格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統籌用網、融入實際,初現治理效能。統籌將防火、防疫、防洪、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特殊人群服務管理等工作納入“全科網格”,賦予網格員護林、防疫、信息、宣傳(chuan) 、矛調、協管等多項職責,發揮其一崗多職、一員多能的作用,實現“一網統管”。今年1—5月,全縣網格員共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60餘(yu) 條,解決(jue) 問題隱患3587件。
製度管網、考核獎懲,形成治理長效。從(cong) 職責定位、管理製度、薪酬待遇等多方麵建章立製,強化網格員的管理考核,促進形成有效治理的長效機製。明確網格員信息收集、民意收集、隱患排查、矛盾糾紛化解、公共服務代辦等9項基本職責,並製定工作任務清單。製定上崗公示、巡查走訪、情況報告、分流指派等9項管理製度,確保網格員能夠依規正常積極履職。出台網格員考核評價(jia) 體(ti) 係,緊密結合日常工作和群眾(zhong) 滿意度,對表現積極、工作突出的,給予績效獎勵和榮譽獎勵;對工作不積極、不主動、不正常履職的,進行通報批評、扣減工資、撤換解聘,進一步調動了網格員的工作積極性。截至目前,累計走訪群眾(zhong) 2.8萬(wan) 餘(yu) 人次,誌願服務1100餘(yu) 次,解決(jue) “六亂(luan) ”問題181個(ge) 。
如今,五台縣“微網格”管理已經變成了為(wei) 民服務之網、平安建設之網、感情溝通之網,夯實了抓黨(dang) 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的基礎,打通了服務群眾(zhong) 的“最後一公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