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黨建 促提升 | 忻州五台縣:深化改革出實招 一支隊伍管執法
抓黨(dang) 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zhuan) 項行動以來,五台縣把深化鄉(xiang) 鎮綜合行政執法隊伍改革作為(wei) 抓手,將執法資源合理配置,加大鄉(xiang) 鎮擴權賦能力度,逐步建立起鄉(xiang) 鎮的綜合行政執法隊伍,有力推動了基層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進程。
“一把手”高位推動工作。全縣三個(ge) 層麵的“一把手”親(qin) 自上手、步調一致、上下聯動、整體(ti) 協調推動鄉(xiang) 鎮綜合行政執法隊伍改革。第一個(ge) 層麵是縣委書(shu) 記。組建工作專(zhuan) 班,劃定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shu) ;召開鄉(xiang) 鎮和執法部門座談會(hui) ,征求各方麵的意見建議;統籌製定規章製度、政策措施,協調解決(jue) 經費保障等重要工作。第二個(ge) 層麵是負有執法權限的各職能部門“一把手”。研究製定執法事項清單,抽調精兵強將派駐鄉(xiang) 鎮執法隊伍,探索縣、鄉(xiang) (鎮)執法隊融合貫通、有效執法的措施、辦法。第三個(ge) 層麵是各鄉(xiang) 鎮黨(dang) 、政“一把手”。各鄉(xiang) 鎮書(shu) 記研究製定執法隊的管理、考核、獎懲等辦法;各鄉(xiang) 鎮長親(qin) 自帶隊執法,解決(jue) 以往鄉(xiang) 鎮執法力度薄弱的問題。
配齊配強一支隊伍。全縣14個(ge) 鄉(xiang) 鎮按照“7+9+N”模式,全部配備了一支強有力的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7”是每個(ge) 鄉(xiang) 鎮指定7人,專(zhuan) 門從(cong) 事綜合行政執法。“9”是縣級層麵的市場、交通、應急、文化、自然資源、衛生健康、勞動監察、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城市管理等9支執法隊伍,每支抽調至少1名專(zhuan) 業(ye) 執法人員,派駐鄉(xiang) 鎮綜合行政執法隊。“N”是除了縣級層麵管理的執法隊伍,派駐鄉(xiang) 鎮的司法、派出所、環保等統一協同鄉(xiang) 鎮執法;同時,鄉(xiang) 鎮畜牧獸(shou) 醫站、中小企業(ye) 服務站、勞動保障所等進行輔助執法。目前,全縣14個(ge) 鄉(xiang) 鎮均配備了16人以上的執法隊伍,做到了鄉(xiang) 村執法事務有人管,有效解決(jue) 了基層看不懂、接不住的問題。
明確一個(ge) 管理主體(ti) 。明確管理主體(ti) 為(wei) 鄉(xiang) 鎮人民政府,16個(ge) 執法人員,尤其是從(cong) 9支縣級執法隊派駐的人員,由鄉(xiang) 鎮黨(dang) 委、政府進行統一管理、統一調度。明確以鄉(xiang) 鎮長為(wei) 隊長的組織架構體(ti) 係,遵循中央、省市鄉(xiang) 鎮機構改革的要求,鄉(xiang) 鎮綜合行政執法隊的隊長由鄉(xiang) 鎮長擔任,統籌負責綜合行政執法工作。同時,設置2名副隊長,由鄉(xiang) 鎮副職擔任,負責日常事務,協調派駐機構。加大鄉(xiang) 鎮對有關(guan) 人員的管理製約力度,執法隊伍派駐人員以及派出所、司法所等派出機構有關(guan) 人員的提拔重用、職務晉升、評優(you) 評先等,必須征求鄉(xiang) 鎮意見。
健全一套製度機製。製定《五台縣鄉(xiang) 鎮綜合行政執法事項清單》,明確鄉(xiang) 鎮執法的41大項、245個(ge) 具體(ti) 事項,並配套出台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係列實施細則。製定責任追究、監督檢查、責任評議等約束機製,建立了執法隊伍規範執法、科學執法、責任追究等製度體(ti) 係。完善年度考核、述職評議、定期通報等製度,加強對執法人員的管理、考核、獎懲等。建立“能進能出”的體(ti) 製機製,鼓勵支持全縣383名鄉(xiang) 鎮公務員全部考取執法資格證,擴充執法隊伍“蓄水池”;對不擔當、不作為(wei) 、亂(luan) 作為(wei) 等履職不力的執法人員,及時清退出執法隊伍。將鄉(xiang) 鎮執法隊伍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每年至少為(wei) 每個(ge) 鄉(xiang) 預算10萬(wan) 元以上的經費。統一掛牌、統一配置執法設備,提供優(you) 質的辦公條件。
自5月2日全縣各鄉(xiang) 鎮統一掛牌以來,鄉(xiang) 鎮綜合行政執法隊統一開展執法工作。截至目前,開展執法319次,城鎮發展和有序規範,鄉(xiang) 村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為(wei) 鄉(xiang) 村治理能力提升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