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走進縣城看發展)
“想回家鄉(xiang) 發展,但學的是商務金融,擔心在縣裏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今年初,在國外留學的胡聖達一度很糾結。
回到浙江德清後,胡聖達卻驚訝不已——縣裏早已不是5年前的模樣。浙江大學遙感與(yu) 地理信息係統(GIS)研究中心等420多家科研機構、企業(ye) 入駐德清縣地理信息小鎮,形成完整產(chan) 業(ye) 鏈。很快,胡聖達入職浙江中測新圖地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小縣不小。”胡聖達感慨,“這裏建有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yu) 創新中心、亞(ya) 運會(hui) 場館,國際範十足。”
地理信息小鎮,是德清近年來推進融合發展、加快城鎮化建設的一個(ge) 縮影。
有著65萬(wan) 人口的德清地處浙北,區位優(you) 勢明顯,與(yu) 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交通便捷、功能互補、產(chan) 業(ye) 配套。德清提出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主動承接大城市產(chan) 業(ye) 等疏解轉移,強化快速交通連接。
2013年7月,杭寧高鐵設置德清站,德清到杭州僅(jin) 需13分鍾,到上海、南京、合肥、蘇州等城市的時間在2小時以內(nei) 。四通八達的交通,讓德清搭上了杭州發展的快車。不少杭州製造企業(ye) 陸續將工廠建在德清,吸納了10萬(wan) 多人就業(ye) 。
“當前在建的德清至杭州鐵路項目將與(yu) 杭州地鐵10號線連通。未來,我們(men) 換乘地鐵即可到達杭州。”德清縣交通運輸局法規科科長王永華介紹。
融入杭州,共享資源,德清還在醫療、教育等領域發力。
在縣城阜溪街道興(xing) 山小區,75歲的金順發正和一群老夥(huo) 伴下棋,其樂(le) 融融。5年前,老金因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總要往省城醫院跑,後來幹脆被兒(er) 子接到杭州居住。
老金為(wei) 何又回來了?“家鄉(xiang) 朋友多,如今在德清看病,也可以享受省城三甲醫院的服務。”金順發笑著說。
截至今年5月底,德清縣已與(yu)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邵逸夫醫院等構建起省(市)縣緊密合作的醫療服務聯合體(ti) 。
“不僅(jin) 線上會(hui) 診便捷,線下會(hui) 診也已成常態,每月有20多個(ge) 科室的50多名外來專(zhuan) 家接診。”德清縣人民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盛偉(wei) 介紹。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er) 童醫院莫幹山院區已經在建,以後在家門口就能有兒(er) 科專(zhuan) 家看病。”剛帶孩子從(cong) 省城醫院看病回來的居民潘曉琳充滿期待。
讓許多百姓心心念念的,還有縣裏提出的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目標。
4月1日下午,浙江工業(ye) 大學附屬德清高級中學與(yu) 杭州學軍(jun) 中學合作簽約儀(yi) 式舉(ju) 行,學生家長代表王麗(li) 英早早來到現場,“小縣城也能享受大城市的教育資源了。”今年9月,5個(ge) “學軍(jun) 班”將在德清開課。
“‘學軍(jun) 班’與(yu) 學軍(jun) 中學‘三同一基本’,即教學計劃同擬、教研工作同議、考試檢測同步以及師資基本相同。”杭州學軍(jun) 中學校長邱月靈說。
德清縣教育局局長施敏麗(li) 介紹,加快融入大城市,共享優(you) 質教育資源,教育“接滬融杭”將不斷向前推進。
“德清將以國家、省、市長三角一體(ti) 化規劃綱要和行動方案為(wei) 導向,聚力打造改革創新高地、品質生活新城,讓人民群眾(zhong) 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德清縣委書(shu) 記敖煜新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