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工業增加值十年連跨兩個萬億台階 多項指標列全國第一
發布會(hui) 現場。人民網 楊維瓊攝
人民網南京6月21日電 (楊維瓊)用全國1%的麵積、6%的人口創造全國約12%的工業(ye) 增加值,10年跨過兩(liang) 個(ge) 萬(wan) 億(yi) 台階;工業(ye) 對GDP貢獻超過40%,位居全國第一;工程機械、物聯網等6個(ge) 集群入圍國家先進製造業(ye) 集群,數量全國第一;兩(liang) 化融合發展水平躍升,連續七年保持全國第一;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發展提速,發展水平穩居全國第一方陣……6月20日上午,在“奮進新江蘇 建功新時代”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活動——製造強省網絡強省建設專(zhuan) 場新聞發布會(hui) 上,十年來江蘇在推進“製造強省”“網絡強省”建設方麵取得的成績單一一亮相。
“江蘇是製造業(ye) 大省,十年來,始終堅持以實體(ti) 經濟為(wei) 根本,把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和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推進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優(you) 化,邁向中高端水平。”據江蘇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李鋒介紹,十年來,江蘇工業(ye) 對GDP貢獻超過40%,位居全國第一。其中,工業(ye) 增加值10年跨過兩(liang) 個(ge) 萬(wan) 億(yi) 台階,2021年達到4.46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長6.8%,增幅高於(yu) 全國(6.3%)0.5個(ge) 百分點;2021年,製造業(ye) 增加值突破4萬(wan) 億(yi) 元,占地區生產(chan) 總值35.8%,占比全國最高,製造業(ye) 領先優(you) 勢進一步彰顯。同時,產(chan) 業(ye) 體(ti) 係完整優(you) 勢進一步彰顯,全省製造業(ye) 覆蓋31個(ge) 大類、179個(ge) 種類、609個(ge) 小類,5個(ge) 行業(ye) 規模超萬(wan) 億(yi) ,機械、紡織行業(ye) 規模居全國第一,電子、石化、醫藥行業(ye) 規模全國第二。2021年全省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占規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比重達47.5%、10年年均提高1個(ge) 百分點,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占規上工業(ye) 比重39.8%、比2012年提高10個(ge) 百分點以上,產(chan) 業(ye) 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升級。
人民網了解到,黨(dang) 的十九大以來,江蘇在全國率先出台《關(guan) 於(yu) 加快培育先進製造業(ye) 集群的指導意見》,打造一批“拆不散、搬不走、壓不跨”的產(chan) 業(ye) 航空母艦,深化實施“產(chan) 業(ye) 強鏈”三年行動計劃,塑造江蘇集群和產(chan) 業(ye) 鏈整體(ti) 競爭(zheng) 優(you) 勢。其中,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工程機械、物聯網、軟件和信息服務、納米新材料、新型碳材料等6個(ge) 集群入圍國家先進製造業(ye) 集群,數量占長三角一市三省的1/2,列全國第一。獲評省級以上新型工業(ye) 化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93家,其中國家級30家,總數全國第一;2021年示範基地實現工業(ye) 增加值2.85萬(wan) 億(yi) 元,占全省工業(ye) 增加值的64%。
據悉,在重點打造的30條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鏈中,特高壓設備及智能電網等7條產(chan) 業(ye) 鏈基本達到中高端水平、國際競爭(zheng) 優(you) 勢明顯,2021年晶矽光伏組件占全國市場份額54%,智能電網、動力電池市場份額占全國40%以上;規模超千億(yi) 企業(ye) 12家、比2012年翻了兩(liang) 番;超百億(yi) 企業(ye) 從(cong) 2012年的120家增加到175家;累計培育國家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國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省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138家、285家、1998家,數量居全國前列。
十年來,江蘇持續實施大規模企業(ye) 技術改造促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加快智能製造發展,製造業(ye)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檔加速。兩(liang) 化融合發展水平連續七年保持全國第一,關(guan) 鍵工序製造設備數控化率達到60.1%;工業(ye) 軟件、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產(chan) 業(ye) 發展勢頭強勁,軟件和信息服務業(ye) 收入達1.2萬(wan) 億(yi) 元。蘇州、無錫分別獲批國家區塊鏈產(chan) 業(ye) 發展先導區、國家車聯網先導區,南京、無錫分別獲批中國軟件名城、中國軟件特色名城,全省擁有全球“燈塔工廠”達到8家。
據江蘇省發改委副主任高清介紹,2021年,江蘇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GDP比重為(wei) 10.3%,到2025年,江蘇要實現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比達到13.5%左右的目標,需要進一步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到2035年,數字經濟整體(ti) 發展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下一步江蘇將加快實施數字核心產(chan) 業(ye) 加速、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數字政府加速建設等7個(ge) 專(zhuan) 項行動,促進經濟社會(hui) 數字化轉型。”
十年來,江蘇加速構建自主可控先進製造業(ye) 體(ti) 係,企業(ye) 自主創新能力有效提升,均為(wei) 2012年的兩(liang) 倍以上。2020年全省規上工業(ye) 企業(ye) 研發投入達2381.69億(yi) 元,位列全國第二;2021年企業(ye) 發明專(zhuan) 利授權量達4.48萬(wan) 件,累計試點建設省級以上製造業(ye) 創新中心13家、其中國家級2家,建成省級以上企業(ye) 技術中心3490家,高新技術企業(ye) 累計超過3.7萬(wan) 家。
此外,江蘇始終把綠色作為(wei) 製造強省的鮮明底色,大力推進節能降耗、淘汰落後、資源循環利用和綠色製造。2012-2021年,全省單位地區生產(chan) 總值能耗累計下降38%,以年均1.77%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7.4%的GDP增長。工業(ye) 節能降耗成效顯著,規模以上工業(ye) 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50%。
李鋒表示,站在新的起點上,江蘇將以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為(wei) 導向,開展產(chan) 業(ye) 基礎能力提升行動,推進新一輪大規模技術改造,加快構建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的產(chan) 業(ye) 創新體(ti) 係,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鏈,開創全麵數字化轉型的智能製造新圖景,建設低碳清潔可持續的綠色安全製造體(ti) 係,培育享譽全球的“江蘇製造”名企名牌,持續深化“百企引航”“千企升級”行動計劃,形成一批引航企業(ye) 、“鏈主型”企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和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