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杭州桐廬:千年古村掀起“未來鄉村”新蓋頭

發布時間:2022-06-22 14:47:00來源: 杭州日報

  對圖紙、打格子、放標樁、拉彩線……日前,120餘(yu) 名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的師生在杭州桐廬縣鳳川街道翽崗村的田間地頭忙碌著,他們(men) 在與(yu) 當地種糧大戶一起正在彩稻種植放樣。不久,占地500畝(mu) 的翽崗村美麗(li) 田園示範區將迎來用彩稻勾勒的“鳳舞牡丹”圖。值得一提的是,美麗(li) 田園還是翽崗村宋代建成的水係(水澳)灌溉的。

  這方美麗(li) 田園建設的進行,加上翽崗村宋代水利設施提升,多節點建設的‘微改造、精提升’,將創新打造“宋韻田園”特色農(nong) 文旅板塊。“該板塊也是翽崗未來鄉(xiang) 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鳳川街道黨(dang) 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黃潔瓊表示,作為(wei) 杭州市首批未來鄉(xiang) 村建設試點村,翽崗村理清自身特點,立足地優(you) 人聚和人文資源優(you) 勢,以“千年翽崗、活劇潮村”的定位,打造古、潮、智、美共融的未來鄉(xiang) 村。

  活化傳(chuan) 承 數字治理

  古色古香的牌門,漫步在翽崗古街,古老村莊景致宜人。一直以來,翽崗村堅持“不搞大拆大建、不搞眼前短期行為(wei) 、不搞貪大求全”的“三不”模式,突出翽崗美麗(li) 鄉(xiang) 村“活”的特點,通過收整結合,以回租、置換等方式將古建築統一收回至村集體(ti) ,集中進行修複,由此,傳(chuan) 統古村的發展空間也被打開了,村史館、國學堂、廉政剪紙館、篆刻館……通過創設載體(ti) 不斷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活化傳(chuan) 承、創新利用,實現翽崗古村落“老樹發新芽”,使之成為(wei) 望山見水的“鄉(xiang) 愁記憶”。

  在此基礎上,翽崗客廳、翽崗鄉(xiang) 村記憶館、家風家訓館及左鄰右舍館等新文化設施目前已完成前期流轉和裝修,正進行館內(nei) 布置工作。而村中心的西邊廳百年古戲台又“活”了過來,修舊如舊,不日將再現當年繞梁的韻律和歡聚一堂的場景,門前200多平方米的西邊廳遺址公園也在加緊建設中,屆時古街再導入動漫、VR虛擬活劇社區等時潮文化,打造翽崗未來鄉(xiang) 村視覺新係統。

  在翽崗村的數字駕駛艙“一張圖”上,囊括翽崗數字治理服務中心、翽崗智腦應急處置、智慧旅遊服務中心,可以直觀地看到該村村民生活、文化、產(chan) 業(ye) 、綜合治理信息以及基層黨(dang) 建信息。在未來鄉(xiang) 村打造的路上,翽崗村正運用智能化、數字化治理新模式,以全方位、立體(ti) 化、閉環式“網絡+網格”的數字治理模式,提升鄉(xiang) 村工作效率和精確決(jue) 策。同時,翽崗也將用好城村交錯、村企交融,人口密度大、人員結構豐(feng) 富等特性,深化產(chan) 城人融合發展,通過數字化方式搭台引智、推動就業(ye) 。

  “古今”碰撞 聚力共富

  遠望青山重重,細聽澳水潺潺,田間地頭的稻葉泛著綠光,翽崗村美麗(li) 景象鋪展開來,日益豐(feng) 滿的服務場景也逐漸鍛造出村莊的“硬核”吸引力。村史館、剪紙館、施悅兒(er) 篆刻工作室等亮點紛呈,而2021年翽崗古村動漫藝術節和喜街潮玩節更為(wei) 翽崗村帶來850萬(wan) 餘(yu) 元旅遊收入,實現百姓平均增收3萬(wan) 餘(yu) 元。同時,翽崗村做活“實景劇本殺”鄉(xiang) 創基地,以潮流形式探尋古村的歲月印記,並以劇本殺特色文旅產(chan) 業(ye) 為(wei) 媒,招引更多的新潮藝術產(chan) 業(ye) 落戶翽崗。

  此外,翽崗以城村交錯、村企交融,人口密度大、人員結構豐(feng) 富等特性,深化產(chan) 城人融合發展,通過數字化方式搭台引智、推動就業(ye) 。並通過建設翽崗公寓創業(ye) 會(hui) 客廳、翽崗民俗文化廣場等項目,大力推動人才回歸、聚人興(xing) 村,激活發展後勁。

  “目前,全村正投入劉伯溫國學館、虎鎮山綠道、活力中心、數字鄉(xiang) 村、水澳文化鄰裏空間、文化節慶六大項目建設。”鳳川街道翽崗村黨(dang) 委書(shu) 記、村委主任吳小明說,待項目完成後,翽崗將繼續承揚千年傳(chuan) 統文化,導入江南文化及新時代線下網遊活劇文化,擦出“古今”碰撞後的新火花,聚力共富,全力打造“千年翽崗·活劇潮村”。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