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雙鏈融合 | 聚焦增材製造,助力重點產業鏈創新突圍

發布時間:2022-06-22 16:34:00來源: 人民網

  日前,《2022年西安市科技工作要點》和《2022年西安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建設工作要點》印發,明確要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建設為(wei) 主陣地,以促進兩(liang) 鏈融合為(wei) 主線,集中資源、平台、技術,精準對接創新資源,促進技術成果服務市場。為(wei) 此,市科技局圍繞全市19條產(chan) 業(ye) 鏈,特別編製了《西安市重點產(chan) 業(ye) 鏈創新資源圖譜》,“增材製造”作為(wei) 其重要組成部分,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創新資源布局得到清晰梳理。

  

  所謂增材製造,其實就是大眾(zhong) 熟知的3D打印技術。基於(yu) 技術的獨特優(you) 勢,增材製造技術可以使產(chan) 品的多個(ge) 零件合而為(wei) 一,大大簡化製造工序,降低成本,提高生產(chan) 效率。

  政策指引,精準布局

  “航天基地是航天科技產(chan) 業(ye) 和國家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聚集區,產(chan) 業(ye) 基礎非常紮實,頭部企業(ye) 聚集度高。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集聚,形成了產(chan) 業(ye) 集群優(you) 勢。良好的產(chan) 業(ye) 基礎及集群效應為(wei) 我們(men) 創造了眾(zhong) 多機會(hui) 。”提起落址航天基地的初衷,西安空天機電智能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光強表示,擁有了產(chan) 業(ye) 基礎,航天基地未來的發展定會(hui) 日新月異。

  

  近年來,航天基地緊緊依托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和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建設優(you) 勢,聚焦“創新鏈”,打造“產(chan) 業(ye) 鏈”,加快構建“1+10+13+N”創新體(ti) 係,打造13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增材製造產(chan) 業(ye) 鏈是13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之一,目前,航天基地正在按照“強鏈、延鏈、補鏈”的思路統籌增材製造產(chan) 業(ye) 鏈發展,搭建起科技創新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橋梁紐帶。

  摸清“家底”,繪製藍圖

  增材製造又稱3D打印,是具有代表性的顛覆性技術,在精密構件製造方麵運用廣泛。依托得天獨厚的天然優(you) 勢,航天基地孵化培育了一批有發展前景的優(you) 質企業(ye) ,助推增材製造產(chan) 業(ye) 鏈做大做強。

  目前,航天基地增材製造產(chan) 業(ye) 鏈已聚集西安空天機電智能製造有限公司、陝西宇光飛利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等相關(guan) 企業(ye) 32家,業(ye) 務涵蓋領域廣泛、門類齊全。超過50%的企業(ye) 以產(chan) 業(ye) 下遊技術服務及設備、材料銷售為(wei) 主要業(ye) 務,上遊企業(ye) 主要麵向航空航天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業(ye) 務。

  

  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航天基地增材製造產(chan) 業(ye) 鏈專(zhuan) 班還通過開展產(chan) 業(ye) 調研、召開工作推進會(hui) 等形式,了解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創新資源、產(chan) 業(ye) 資源等情況。

  “龍頭”牽引,帶動發展

  產(chan) 業(ye) 鏈的提升需要高校、科研院所、企業(ye) 的協同創新。為(wei) 此,航天基地與(yu) 西安交通大學聯合打造了“產(chan) 學研”合作創新平台—西安空天能源動力智能製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除此之外,西安空天機電智能製造有限公司也專(zhuan) 注金屬及異種材料的3D打印智能化、複合化、“一體(ti) ”化和“燒結”化等“四化”關(guan) 鍵核心技術創新和產(chan) 業(ye) 化,提出了“i-3D”技術體(ti) 係,創新服務國家空天動力等高端裝備製造、維保重大需求,解決(jue) 高端裝備製造、維保和增材製造部分“卡脖子”或短板技術難題。

  西安航天發動機有限公司也於(yu) 2014年組建增材製造創新中心,致力於(yu) 以3D打印技術推動航天液體(ti) 動力工藝技術發展和製造能力提升。2017年,以該公司為(wei) 主依托單位,多家國內(nei) 增材製造領域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ye) ,聯合成立國內(nei) 唯一的國防科技工業(ye) 航天特種構件增材製造技術創新中心,實現了技術研製能力的快速提升和工程化應用的多點推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技術成果。

  未來,航天基地將以增材製造技術研發及應用背景為(wei) 主要方向,爭(zheng) 取在航天動力裝備、航天醫療、檢測等不同方向發力,形成多層次布局,為(wei) 推動增材製造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內(nei) 的廣泛應用提供動力,帶動航天製造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升級,助力航空航天事業(ye) 快速發展。(當地供稿 西安航天基地)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