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發動村裏人 管好村裏事

發布時間:2022-06-23 16:53:00來源: 人民網-湖南頻道

  西河懷抱裏的招旅村。周峰攝

  西河沿岸,村落有十,卻是兩(liang) 道風景。

  一道是以吳山村為(wei) 代表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創建村,另一道則是招旅村為(wei) 代表的一般村落。

  相鄰而居,同飲一河水,境遇卻是雲(yun) 泥之別。位於(yu)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華塘鎮的招旅村,自今年4月起,發動村民建設家鄉(xiang) 的積極性,開始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自我探索。

  

  招旅村全景。周峰攝

  自治

  村民的事村民說了算

  回想起兩(liang) 個(ge) 月前的招旅村村民大會(hui) ,在村裏成長的37歲村支書(shu) 黃煒禁不住感歎:從(cong) 沒想過群眾(zhong) 工作,這麽(me) 容易。

  時間撥回到今年4月19日,黃煒組織召開以美麗(li) 屋場建設為(wei) 主題的村民大會(hui) ,一共62戶的招旅村,一下便聚集了50名村民參會(hui) 。“幾乎每戶都有代表參加。”

  雖在大會(hui) 前,鎮駐村幹部、村“兩(liang) 委”及駐村工作隊通過走家入戶的形式,向村民發放致村民的一封信,宣傳(chuan) 動員在家村民共同開展美麗(li) 屋場建設。

  “但沒想到村民這麽(me) 支持。”黃煒更沒想到的是,到場的村民都投上了讚同票。“村裏基礎太差,看到西河沿岸的村子都建設得漂漂亮亮,村民也自然有了積極性。”

  黃煒至今記得,在村民大會(hui) 上,80多歲的老黨(dang) 員李育信,在投票前說的一句話:“誰不希望自己的家鄉(xiang) 好?但這需要我們(men) 一起加油幹!”

  “統一思想,讓村民當規則的製定者。”黃煒說,招旅村堅持規劃先行,統籌推進。在村民和駐鎮村幹部、村組幹部及駐村工作隊的共同研商下,規劃了村內(nei) 各區域的功能布局,明確了美麗(li) 屋場的建設目標,分解了每家每戶周邊的打造任務,激發村民參與(yu) 美麗(li) 屋場建設的積極性、自主性,動員村民們(men) 投工投勞投料參與(yu) 到美麗(li) 屋場的建設中來。

  在美麗(li) 屋場建設同時,黃煒組織村民召開屋場會(hui) ,一起製定了環境衛生責任公約,並將公約上牆,號召大家共同遵守,齊力協力管護好村內(nei) 人居環境。

  

  招旅村的新風景吸引遊客前來觀賞。人民網 李芳森攝

  自拆

  村民的危房村民主動拆

  夏日炎炎,47歲的村民黃春梅坐在家裏納涼。一家三代4口人,住在一棟兩(liang) 層樓高的房子裏,寬敞舒適。

  “如果你早點兒(er) 來,我家的房子更多。”雙眼雖不方便,但談及家族的輝煌,黃春梅也是滿臉神采。“我們(men) 家族是村裏的第一代村民,一直都是村裏‘最大戶’。”

  時間之輪不停轉動,時光雖不曾有半刻停留,但祖先們(men) 的榮光,都鐫刻在了留給黃春梅的14棟房子上。“家裏其實隻住了一棟,其他的基本上都沒用。”

  4月19日,在招旅村村民大會(hui) 後,便形成美麗(li) 屋場建設的決(jue) 議,第一件事便是空心房整治工作。

  “村幹部來我家做工作,我當時就答應,拆13棟。”因健康原因,母親(qin) 要在家照顧黃春梅,一家四口都依靠丈夫和兒(er) 子打零工生活,但這並不妨礙黃春梅對村裏工作的支持。“那些房子不僅(jin) 影響美觀,因為(wei) 時間長了,我們(men) 又沒有維修,也不安全,砸到人了怎麽(me) 辦?”

  房屋摸底、勘測核實,在確定危房、雜房、空心房數目後,招旅村便開始了空心房的拆除工作,黃春梅家便是村裏的第一戶——主動拆除了自家的13棟空心房,騰出土地256平方米。

  有了黃春梅一家的帶頭,村民們(men) 自發將堆放在外的雜物進行規整,對雜亂(luan) 電線和老舊門窗進行整理和更新,對亂(luan) 搭亂(luan) 建的雞舍鴨籠進行拆除,對自家周邊及菜園的環境衛生進行清理,美麗(li) 屋場建設期間共清理垃圾上百噸,拆除亂(luan) 搭大棚、雞舍鴨籠30餘(yu) 處,拆除空心房等110棟,對村內(nei) 51座房屋進行了全方位衛生整治。

  如今,黃春梅一家把騰出的土地,改造成了菜園,種植著紅薯、玉竹、果樹。

  家族的曆史,成為(wei) 了黃春梅家的一日三餐、柴米油鹽。

  

  李剛長在菜園裏澆水。人民網 李芳森攝

  自建

  村民的環境村民自我管理

  最近,54歲的李剛長心情不錯,村裏幫他置辦了“產(chan) 業(ye) ”。

  “就是個(ge) 菜園,哪能說是什麽(me) 產(chan) 業(ye) 。”麵對我們(men) 的玩笑,這位質樸的農(nong) 民也滿臉不好意思。“這確實得感謝村裏。”

  李剛長的感謝並非客套,自從(cong) 4月份美麗(li) 屋場建設以來,自家旁邊一個(ge) 荒廢的牛棚就被拆了,300多平方米的土地也就空了出來。

  “土地雖然不多,但完全利用起來,還是有作用。”李剛長說起了當初的打算。“用拆掉房子的老磚做圍牆,種了20株左右的枇杷樹和柚子樹,間隙就種上紫蘇、紫貝等蔬菜。”

  更讓李剛長高興(xing) 的是,菜園剛整理好,北湖區林業(ye) 局便送來了各種樹苗,樹苗就此有了著落,隻需買(mai) 一些菜種。

  為(wei) 充分利用好村內(nei) 的空地和休閑公共區域,招旅村按照就近原則,將其劃分給村民負責打理,種植上玉竹、柚子、紫蘇、紅薯葉等果樹藥材,自主建設成為(wei) 微型花園、果園、菜園。村民隻要管護好微型園的衛生,產(chan) 出收益均由村民獲得,在進一步調動了村民的積極性的同時,也能保證村莊環境衛生長效常態。

  在人間煙火旁邊,便是招旅村的詩和遠方。

  招旅村作為(wei) 連接桂陽縣和郴州市區的交通要道,從(cong) 古至今就有著豐(feng) 富的古驛站文化,“招天下賢傑,旅宇宙山川”便是招旅村名的由來。在美麗(li) 屋場的打造上,村民們(men) 和鎮村幹部致力於(yu) 突顯出本村的特色文化,采取在青磚牆和房屋外牆繪就古詩詞和山水畫,在村內(nei) 步行道上用青磚老石作點綴,顯現出招旅下灣古色古香的驛站文化。

  自我管理,讓村民成為(wei) 環境改善的受益者。

  不到兩(liang) 個(ge) 月的時間,樹苗的成長進度雖不高,蔬菜卻都冒出了頭。

  家住西河之畔的李剛長一家,都喜歡吃魚。雖然孩子平時不在家,但逢年過節都會(hui) 歸家。李剛長期待,等到中秋佳節,孩子回家,自己就會(hui) 用新菜園裏長出的紫蘇,做上一道魚湯,讓孩子們(men) 嚐嚐味道。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