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綜合平衡,完善宏觀經濟治理(評論員觀察)
學會(hui) 運用辯證法,善於(yu) “彈鋼琴”,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努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hui) 大局穩定
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十一次會(hui) 議提出:“要加強評估督導,搞好綜合平衡,有問題及時糾偏。”搞好綜合平衡的要求,為(wei) 增強宏觀調控有效性、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方法論。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我國發展環境麵臨(lin) 深刻複雜變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矛盾錯綜複雜,必須從(cong) 係統觀念出發加以謀劃和解決(jue) ,全麵協調推動各領域工作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堅持係統觀念,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發展地、全麵地、係統地、普遍聯係地觀察事物,準確把握客觀實際,真正掌握規律,妥善處理各種重大關(guan) 係。搞好綜合平衡,體(ti) 現了堅持係統觀念的要求,有利於(yu) 增強經濟發展的整體(ti) 性協調性。
突出統籌兼顧、搞好綜合平衡,對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具有重要意義(yi) 。在宏觀經濟治理中,我們(men) 要念好協調發展這個(ge) 製勝要訣,用好普遍聯係這個(ge) 唯物辯證法觀點,落實綜合平衡這個(ge) 重要要求。比如,調整政策和推動改革,要把握好時度效,堅持先立後破、穩紮穩打;暢通國內(nei) 經濟循環,要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質量的投入產(chan) 出關(guan) 係,實現經濟在高水平上的動態平衡;增強發展的整體(ti) 性協調性,要從(cong) 當前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突出問題出發,著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城鄉(xiang) 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在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中,要注重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guan) 係、短期和長期的關(guan) 係、減法和加法的關(guan) 係、供給和需求的關(guan) 係;等等。
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是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yan) 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對宏觀經濟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搞好綜合平衡,在統籌兼顧中實現既定目標。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提出,“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這些部署,對從(cong) 係統論出發優(you) 化經濟治理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加強全局觀念,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宏觀調控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學會(hui) 運用辯證法,善於(yu) “彈鋼琴”,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努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hui) 大局穩定。
在實踐中,搞好綜合平衡需要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guan) 係。比如,上項目、謀發展的同時是否兼顧了安全的要求?地方出台的舉(ju) 措在全國全局層麵是否合理?如何進一步加強對財稅和金融等資源的統籌,強化對各地預算編製的指導?搞好綜合平衡要因地製宜、務求實效,加強評估督導,以實踐結果評價(jia) 各方麵的貫徹落實成效。各級領導幹部應有“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在把情況搞清楚的基礎上做好統籌兼顧、綜合平衡,善於(yu) 把地區和部門工作融入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全局,把政治經濟、宏觀微觀、戰略戰術有機結合,既要避免“合成謬誤”,不同政策相互掣肘,又要防止“分解謬誤”,整體(ti) 任務簡單分解,甚至層層加碼,增強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的主動性和有效性。
“有上則有下,有此則有彼。”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是一個(ge) 係統工程,必須堅持綜合平衡、整體(ti) 推進。堅持黨(dang) 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加強統籌協調,堅持係統觀念,把綜合平衡的優(you) 勢用足用好,中國經濟定能闖關(guan) 奪隘、一路向前。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24日 第 11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