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蘇:疫情之下,看中小企業如何突圍

發布時間:2022-06-28 16:07:00來源: 新華日報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一些行業(ye) 和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遇到了不少困難。我省先後出台“蘇政40條”“蘇政辦22條”等紓困政策,緩解企業(ye) 壓力。記者日前采訪部分企業(ye) ,見證他們(men) 突圍“疫”時困境、重新站穩腳跟的努力。

  變著花樣推新,

  餐飲店不斷挖掘潛力

  從(cong) 2013年旗下第一家中餐店在南京開業(ye) ,餐飲連鎖店經營業(ye) 主胡議心最高峰時擁有10家直營門店,目前還有6家直營門店、150名員工。近3年來,胡議心帶著員工和疫情抗爭(zheng) ,不斷嚐試新路徑。她堅信,危機之後便是轉機。

  6月12日,為(wei) 了給3歲兒(er) 子過生日,南京市江寧區居民賈先生在微信上下單,定製廚師上門服務。接單後,胡議心根據對方喜好和營養(yang) 搭配,和賈先生敲定菜單。當天傍晚,廚師劉愛和鍾衛東(dong) 帶著新鮮食材和工具、調料等準時到達顧客家中。

  “今年2月,我們(men) 專(zhuan) 門抽出15個(ge) 人上門服務,目前上門服務和企業(ye) 團餐一個(ge) 月最高能帶來30萬(wan) 元業(ye) 績。”胡議心說。

  在這之前,她和其他餐飲業(ye) 主一樣,經曆不小的衝(chong) 擊。“第一波疫情正逢春節,我存了滿滿兩(liang) 個(ge) 冷庫的貨,成本140萬(wan) 元。疫情來了,我整個(ge) 傻眼了。”胡議心回憶,她發動員工通過各種途徑賣菜,不好賣的就加工成半成品賣,終於(yu) 消化了原材料;隨後進入社區開展早餐團購、售賣套餐,“那一個(ge) 月雖然沒有開店,但營業(ye) 額竟然達到平時開店營業(ye) 額的60%。”

  “繼早餐團購之後,我們(men) 繼續挖潛,將火鍋、燒烤等都製作成團購套餐。”胡議心說,每隔兩(liang) 三個(ge) 月,店裏就會(hui) 推出一波新品團購。這時胡議心發現,做社區團購的商家越來越多,她就果斷退出,轉做企業(ye) 團餐和上門服務,甚至幫企業(ye) 建廚房。疫情發生以來,思考“我還能做什麽(me) ”成為(wei) 她的常態。

  “安穩一點,不要擴大投資,業(ye) 績不好的店關(guan) 掉。”胡議心一邊做著最壞的打算,一邊盡最大努力尋出路,紓困政策也正如雪中送炭。“稅費減半、社保退費我們(men) 都享受到了。”胡議心說,疫情期間政府一直在給予幫助,工作人員每天到指定地點做核酸檢測、貨物到庫後消殺都是政府出錢。前段時間南京各區發放餐飲消費券,胡議心的6家店也收到2000多元。

  嚐試特色經營,

  度假村努力打造新品

  疫情期間,位於(yu) 溧陽市戴埠鎮戴南村的美岕山野溫泉度假村,經營也遇到困難。這家主打省內(nei) 遊、上海周邊遊的度假村,從(cong) 2020年疫情發生至今,經曆好幾次退訂、閉店循環。

  度假村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在政府紓困政策幫助下,度假村享受到房租和土地稅減免。有了政策協助,坐擁2500畝(mu) 山野的美岕山野溫泉度假村,在沒有客人的日子裏,開始思考如何挖掘度假村鬆林竹海和茶田的生態資源,打造新的度假品牌。

  度假村周圍植物種類豐(feng) 富,度假村就把山野中的植物一一錄入整理成冊(ce) ,加入自然教育的內(nei) 容,琢磨著讓前來遊玩的遊客們(men) 深度了解山野中的植物與(yu) 生態。山野豐(feng) 富的生態資源,引得各種鳥類在度假村內(nei) 外安家繁衍,能在度假村周圍山野裏經常觀察到的野生鳥類就多達三四十種。今年“618”,圍繞山野中的“鳥精靈”,度假村推出“尾款鳥”“補貨鳥”等促銷活動吸引遊客。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小家庭的近距離短時間出遊越來越多,大家開始接受這種‘輕’度假帶來的新體(ti) 驗。”度假村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趕在夏季到來前,他們(men) 快速推出“山野賞螢季暨美好生活節”。圍繞“觀賞螢火蟲”這一度假IP,度假村研發螢火蟲教育課程,開設研學課堂,以青少年自然教育為(wei) 焦點開展親(qin) 子活動,並開發出白天和夜晚不同的山野獨家路線,吸引一批遊客前來。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文旅市場的加快複蘇,加上常州當地的政策支持、溧陽文旅目的地推介活動的展開,度假村的活動辦得紅紅火火,為(wei) 贏得暑期市場做好了準備。“我們(men) 還以溧陽地方文化特產(chan) 開發多款美食套裝、文創產(chan) 品,以及挖筍、拓染等沉浸式體(ti) 驗活動,不斷豐(feng) 富度假體(ti) 驗,希望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走出特色經營的新路子。”度假村有關(guan) 負責人說。

  努力開拓內(nei) 銷,

  玩具公司期盼物流更暢

  “618”年中大促,揚州利達玩具有限公司線上銷售情況和往年基本持平。“比2020年疫情前要差一些。”公司總經理劉旭冬估計,當地同行銷售狀況也大多如此,上下遊企業(ye) 經營狀態當前尚不太樂(le) 觀。

  公司名稱中有“玩具”,但利達玩具經營的產(chan) 品已由傳(chuan) 統手工玩具轉變為(wei) 具有一定自主設計的家居用品。公司以往以外貿出口為(wei) 主要導向,由於(yu) 疫情影響,正逐漸開拓內(nei) 銷。但無論內(nei) 外導向都依賴物流暢通,前一段時間的疫情一度對公司經營造成巨大影響。“訂單量減少,原有一些訂單被取消。很多外貿訂單轉到東(dong) 南亞(ya) 去了。”劉旭冬說,去年揚州發生疫情導致生產(chan) 停滯,今年上海發生疫情又導致公司供應鏈停滯,出貨時間和供應數量都無法穩定保障,且導致周邊一些產(chan) 業(ye) 鏈相關(guan) 企業(ye) 處於(yu) 半停滯狀態,“雖然我們(men) 自己能動,但生產(chan) 還是舉(ju) 步維艱,可能今天這種材料來不了,明天那種材料來不了。”

  公司積極自救尋找新外銷渠道,轉向浙江寧波、深圳鹽田、山東(dong) 青島等地,這一度增加了時間和物流成本。隨著上海疫情防控形勢趨穩,公司外貿物流基本恢複正常,經營狀況恢複到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的平均水準。內(nei) 銷需要國內(nei) 物流進一步暢通,國內(nei) 電商還沒有帶來新的驚喜。“主要是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各地快遞都不太暢通,導致退換貨很多。”劉旭冬說。

  從(cong) 登陸各類電商平台到建立自有銷售網站,再到國外社交媒體(ti) 上推銷產(chan) 品,公司想方設法尋找新銷售渠道。“今年內(nei) 銷肯定是我們(men) 一個(ge) 重要的轉型。”劉旭冬坦言,這既是順應潮流,也是出於(yu) 現實,“線下展會(hui) 都被取消,隻能自己尋找新銷售渠道。”

  今年“618”,利達玩具通過傳(chuan) 統電商平台、直播平台進行促銷。公司專(zhuan) 門對直播平台加大開拓力度,今年還打算招聘5-10人專(zhuan) 做直播。“我們(men) 不斷招兵買(mai) 馬,布局新銷售渠道,所以要找一些跨境電商、直播運營和控場等方麵的人才,需要增加拍攝短視頻等一些崗位。”

  公司也享受到社保退費的政策優(you) 惠。劉旭冬坦言,盤點公司現狀和現有政策匹配度,各種優(you) 惠政策公司能用上的不多。目前,企業(ye) 最急需的還是物流的暢通,保證比較大的範圍內(nei) 物流能夠盡快暢通起來。

  合理控製風險,

  外貿企業(ye) 深耕細分市場

  物流同樣是蘇州盛億(yi) 電機有限公司一度麵臨(lin) 的難題。今年春節後反複的疫情,讓公司“進出兩(liang) 難”——貨物進不來也出不去,損失去年同期一半利潤。

  該公司主要生產(chan) 電動自行車電機,95%的出口產(chan) 品銷往歐洲、美國。3月以來,由於(yu) 跨區運輸受阻,來自浙江省及省內(nei) 無錫、昆山等地的生產(chan) 零部件難以運進工廠。“公司七成員工可以到崗,但4月拿到的貨不到10%,工廠處於(yu) 半停工狀態。”公司董事長溫群峰說,正常情況下公司月出貨15萬(wan) 台,今年3-5月一共隻出貨20多萬(wan) 台。

  “蘇州第一波疫情時隻是生產(chan) 節奏慢下來,到第二波時情況就非常嚴(yan) 重了,直到勞動節後外地貨車才能進入蘇州,開始發貨進貨,5月份都要在‘蘇貨通’上申請,公司要派人到高速口接人,穿著防護服裝運貨物,到6月才陸續恢複。”溫群峰說,剛複工時很多手續不知如何操作,吳中區有關(guan) 部門專(zhuan) 門幫忙對接申請,最長的周期也能做到當天申請、次日即回複貨車可否進入。

  物流變慢一度帶亂(luan) 經營節奏。“延後交貨就意味著延後收款,一些歐洲買(mai) 家的生產(chan) 計劃也受俄烏(wu) 衝(chong) 突影響變慢,電機沒辦法變成商品賣出,零部件庫存增長,可能引發資金風險。”溫群峰坦言,出口信用保險的支持減輕了他的擔憂——如果客戶付不起錢,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可以賠付90%貨款。為(wei) 進一步降低風險,公司由過去選擇性投保轉變成單單必保。溫群峰又貸款2000萬(wan) 元備用,“放款速度很快,一個(ge) 月就下款了,這對我們(men) 幫助非常大。”溫群峰說,預留半年的員工工資已經從(cong) “可選項”變成“必選項”,“必須控製風險,不能盲目擴產(chan) ”。

  疫情導致歐美電動自行車行業(ye) 熱度大增。由於(yu) 公共交通停運,電動自行車成為(wei) 當地居民通勤選擇之一。當地政府還出台消費補貼政策,鼓勵人們(men) 綠色出行。去年盛億(yi) 電機銷售額超過4億(yi) 元,外銷業(ye) 務占比超過50%。

  隨著歐美防疫政策變化,上一波銷售熱潮逐漸降溫。“今年8月之後的4萬(wan) 多台訂單被取消了。有歐洲客戶說,春節前發的貨到現在還沒用完。”溫群峰分析,在需求減少、原材料漲價(jia) 、海運費上漲、匯率波動等背景下,毛利率高的產(chan) 品更具抗風險能力,“比如要把電機做得重量更輕、扭力更大、噪聲更小,在電動自行車電機這一細分市場上做得更好,同時繼續嚐試跨行業(ye) 研發,比如研究功率更大的電動摩托車電機、機器人底盤行走電機等。”

  溫群峰正計劃安排業(ye) 務員赴歐洲參加線下展會(hui) ,實地了解市場,開拓新客戶。招聘員工、加大創新力度也被提上日程,他計劃將研發團隊由40人拓展到50人。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