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電影裏走出來的紅色村莊——柳堡鎮團莊村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柳堡鎮團莊村村景。江蘇鄉(xiang) 村規劃建設研究會(hui) 供圖
“九九那個(ge) 豔陽天來喲,十八歲的哥哥呀坐在河邊,東(dong) 風呀吹得那個(ge) 風車兒(er) 轉哪,蠶豆花兒(er) 香啊麥苗兒(er) 鮮……”一曲《九九豔陽天》深情婉轉,將人們(men) 的記憶帶回50多年前的紅色經典電影《柳堡的故事》。
柳堡鎮團莊村是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的革命老區之一。1956年電影《柳堡的故事》在此開拍,使得團莊村在全國得以聲名遠揚。近年來,團莊村依托紅色經典,打造水鄉(xiang) 特色,續寫(xie) 紅色文化與(yu) 紅色旅遊共同發展的新篇章。
團莊村距寶應縣城35公裏,因村莊四麵環水而得名。團莊村建村已有近300年,有著較豐(feng) 厚的文化積澱。生態條件優(you) 越,自然資源豐(feng) 富,環境優(you) 美。
鳳山園,位於(yu) 團莊村南側(ce) ,是村民自發籌資新建的一處紀念地,用來紀念寶應縣首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員夏鳳山烈士。夏鳳山1928年入黨(dang) ,是寶應縣中共黨(dang) 組織早期領導人之一。1930年從(cong) 事秘密地下工作的夏鳳山不幸被捕,他在獄中堅貞不屈,大義(yi) 凜然,次年11月年僅(jin) 24歲的夏鳳山壯烈犧牲。據了解,團莊村先後有近50人為(wei) 中國革命事業(ye) 及寶應全麵解放獻出了生命。2015年,村民們(men) 通過多種途徑籌集資金,建起了這座意義(yi) 非凡的鳳山園。
“二妹子”民兵活動中心成為(wei) 江蘇省黨(dang) 員教育實景課堂示範點。江蘇鄉(xiang) 村規劃建設研究會(hui) 供圖
《柳堡的故事》裏“二妹子”的形象可謂深入人心。現在,柳堡“二妹子”這個(ge) 群體(ti) 家喻戶曉,她們(men) 愛軍(jun) 習(xi) 武、擁軍(jun) 愛民的故事世代相傳(chuan) 。作為(wei) 國家級的模範集體(ti) ,近年來,“二妹子”模範民兵連書(shu) 寫(xie) 的紅色故事,已走出柳堡、走向全國。柳堡“二妹子”模範民兵活動中心目前是江蘇省黨(dang) 員教育實景課堂示範點,也是寶應縣青少年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每年接待來自國內(nei) 外的參觀團體(ti) 約500餘(yu) 次。
近年來,團莊村充分挖掘紅色資源,重點圍繞電影《柳堡的故事》,結合裏下河地區傳(chuan) 統文化,重點打造紅色文化品牌、綠色生態品牌的特色田園鄉(xiang) 村,為(wei) 廣大遊客開啟了一個(ge) 風光迷人的新農(nong) 村紅色精神之旅。
在特色田園鄉(xiang) 村建設中,團莊村以鄉(xiang) 村獨具特色的柳堡故事紅色文化、生態湖蕩水韻文化、傳(chuan) 統村落民俗文化、特色產(chan) 業(ye) 文化為(wei) 主導,大力發展紅色鄉(xiang) 村旅遊,逐步形成生態休閑農(nong) 業(ye) 觀光園、生態漁業(ye) 休閑遊樂(le) 園、梅桂農(nong) 莊休閑體(ti) 驗園、鄉(xiang) 村民宿養(yang) 生園、水鄉(xiang) 河岸觀光園、民宿農(nong) 家樂(le) 等,特產(chan) 商鋪也同步崛起,農(nong) 民收益實現增收,村級集體(ti) 經濟收入得到較大增長。團莊村先後榮獲江蘇省衛生村、江蘇省生態示範村、江蘇省三星康居示範村、江蘇省三星級旅遊鄉(xiang) 村等榮譽。2015年,團莊村又成為(wei) 首批1000個(ge) “中國鄉(xiang) 村旅遊模範村”。
如今的團莊村,曲折蔥蘢的湖蕩風景依舊醉人,阡陌傍靠著河流,河流依偎著村落,紅色文化在這裏紮根、生長。(朱雨萱 王莉 李菲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