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德清“農家書屋+新華書店”模式在浙江全省推廣
出門步行幾分鍾,就能遇到一家書(shu) 店,然後找到自己喜歡的書(shu) 。這樣的情形,在城市中或許並不罕見,但在鄉(xiang) 村卻很少能見到。
日前,浙江省發布《關(guan) 於(yu) 推動“農(nong) 家書(shu) 屋+新華書(shu) 店”(鄉(xiang) 村書(shu) 房)高質量建設的通知》,提出在2022年底前,全省打造100家鄉(xiang) 村書(shu) 房示範點,滿足知識需求,助推未來鄉(xiang) 村建設。這種鄉(xiang) 村書(shu) 房的新模式,正是源自2021年以來,湖州德清縣率先建立的“農(nong) 家書(shu) 屋+新華書(shu) 店”城鄉(xiang) 悅讀悅享體(ti) 係——將公益閱讀服務點附著在經營性實體(ti) 上,探索出一條解除供給約束、滿足多元需求的城鄉(xiang) 一體(ti) 化路徑。
在德清縣,全新的農(nong) 家書(shu) 屋星羅棋布,點綴在多個(ge) 鄉(xiang) 村,讓閱讀觸手可及。農(nong) 民家門口就能買(mai) 新書(shu) 、看新書(shu) ,農(nong) 家書(shu) 屋逐漸成為(wei) 文化微地標、網紅打卡地,營造出舒適的閱讀體(ti) 驗,掀起閱讀之風。“農(nong) 家書(shu) 屋+新華書(shu) 店”模式到底好在哪?具體(ti) 是怎麽(me) 做的?給當地群眾(zhong) 生活帶來哪些影響?記者走訪德清的多個(ge) 農(nong) 家書(shu) 屋,尋求答案。
滿足村民閱讀需求 書(shu) 屋“活起來”
在德清縣鍾管鎮的幹山小鎮農(nong) 家書(shu) 屋一樓,圖書(shu) 借閱區裏擺放著2000餘(yu) 冊(ce) 新書(shu) ,以文學類和兒(er) 童讀物為(wei) 主。村民談雲(yun) 學從(cong) 書(shu) 架上挑選了一本懸疑小說《埋》,抿了一口咖啡,窩在落地玻璃窗前的沙發上細細翻閱。
43歲的談雲(yun) 學本科畢業(ye) ,目前在鍾管鎮經營一家水果店。“從(cong) 店裏走到書(shu) 屋隻要5分鍾就夠了。我特別喜歡看紙質書(shu) ,一有空就會(hui) 過來。”談雲(yun) 學說,雖然以前鎮上也有農(nong) 家書(shu) 屋,但是書(shu) 籍種類少、更新慢,來的人也少,許多書(shu) 都得跑到縣裏的大書(shu) 店或圖書(shu) 館去看。
改造後的農(nong) 家書(shu) 屋,根據讀者反饋定期添加新書(shu) ,不僅(jin) 有談雲(yun) 學喜歡的懸疑小說,還能滿足她女兒(er) 的課外閱讀需求,更打通了圖書(shu) 館借閱係統和新華書(shu) 店零售係統。新書(shu) 可銷售,還可拆封免費借閱,作為(wei) 館配書(shu) 由德清縣圖書(shu) 館買(mai) 單。這意味著,在這家小書(shu) 屋,能買(mai) 到或者借到縣裏新華書(shu) 店以及圖書(shu) 館的書(shu) 。“我還在書(shu) 屋借閱過《百年文學卷》這種以前很難借到的書(shu) 。”談雲(yun) 學說。
幹山小鎮農(nong) 家書(shu) 屋的改變,吸引了許多像談雲(yun) 學一樣渴求讀書(shu) 的村民。每逢周末,不少村民都會(hui) 前來享受閱讀時光。因為(wei) 人比較多,時常需要等位。
這一切,都得益於(yu) 德清縣刀刃向內(nei) 的一次“微創手術”。
“農(nong) 家書(shu) 屋雖然建設得早,但是運營中逐漸出現更新資金不及時、圖書(shu) 資源陳舊、新書(shu) 好書(shu) 借閱難、文化活動少等一係列問題。”德清縣委宣傳(chuan) 部文藝科科長錢斌告訴記者,以前農(nong) 家書(shu) 屋的管理員主要由村幹部兼職,缺乏專(zhuan) 人管理,數字化建設滯後。有些稍微偏遠的鄉(xiang) 鎮,農(nong) 家書(shu) 屋利用率不理想,存在不同程度的閑置。特別是“雙減”後,群眾(zhong) 對閱讀的需求激增,書(shu) 目不對路、更新不及時矛盾愈發突出。
與(yu) 此同時,作為(wei) 蘊含場所精神的公共空間與(yu) 文化載體(ti) ,實體(ti) 書(shu) 店也麵臨(lin) 著前所未有的競爭(zheng) ,陷入市場拓展慢、網點入村難、效益不高的窘境。2020年,德清縣新華書(shu) 店3家直屬門店零售近1000萬(wan) 元,但由於(yu) 運營費用較高,都處於(yu) 虧(kui) 損狀態。
為(wei) 了回應群眾(zhong) 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閱讀服務優(you) 質化、均等化,2020年底,德清縣政府與(yu) 德清縣新華書(shu) 店有限公司洽談。由各鄉(xiang) 鎮提供場地,新華書(shu) 店承擔運營,自負盈虧(kui) ,一起摸索出一條“農(nong) 家書(shu) 屋+新華書(shu) 店”的新路子。
鍾管鎮幹山村率先試點。“幹山村原來是集鎮,有一定的文化積澱,村裏老人小孩都有閱報讀書(shu) 的習(xi) 慣。”幹山村黨(dang) 委書(shu) 記梅國紅告訴記者,2017年小城鎮綜合整治中,村裏就為(wei) 農(nong) 家書(shu) 屋打造預留了空間。新華書(shu) 店介入後,進行管理人員培訓,和縣圖書(shu) 館共同負責圖書(shu) 選配、借閱流通,並由專(zhuan) 車配送。
升級後的農(nong) 家書(shu) 屋實現了“專(zhuan) 人日日管、活動周周有、書(shu) 籍月月新”。新華書(shu) 店、圖書(shu) 館、縣誌願者服務聯合會(hui) 還製定了統一的服務標準,專(zhuan) 門配備1名文化誌願者進行管理。幹山村裏的文化講解員宋金萍也“轉行”成了書(shu) 屋專(zhuan) 職圖書(shu) 管理員。
“書(shu) 屋根據村民的需求調配圖書(shu) ,結合農(nong) 民在種、加、養(yang) 和產(chan) 、供、銷方麵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特點,提供涉農(nong) 書(shu) 籍,保證書(shu) 籍的供給精準對路。”宋金萍說。新模式下的農(nong) 家書(shu) 屋,不僅(jin) 受年輕人歡迎,也是村裏不少老人每天清晨的固定閱報點。書(shu) 屋服務範圍覆蓋留守兒(er) 童、返鄉(xiang) 青年、鄉(xiang) 村“五老”等群體(ti) 。開放僅(jin) 兩(liang) 個(ge) 月,新書(shu) 的銷售額就突破兩(liang) 萬(wan) 元,書(shu) 籍借閱超過500冊(ce) 。
打造獨特文化空間 書(shu) 屋“潮起來”
讓村民感到驚喜的,不僅(jin) 是書(shu) 變多了變新了,還有空間布局的迭代優(you) 化,讓書(shu) 屋“顏值”升級。親(qin) 子共讀閱覽區、文創文具和教輔書(shu) 零賣區、水吧等多樣化的場景,聚合成為(wei) 一個(ge) 城市之外獨特的文化閱讀空間。
走進德清縣禹越鎮的禹悅書(shu) 房,這裏幾乎座無虛席。鎮上的老文化站站長姚根華邊介紹邊帶記者逛了起來,“禹悅書(shu) 房在今年4月23日‘世界讀書(shu) 日’落成開放。這是一個(ge) 集新書(shu) 零售、圖書(shu) 借閱、文創展示、研學休閑、簡餐飲品為(wei) 一體(ti) 的新型文化空間,開放以來一直人氣很旺!”
500平方米的空間,加上天花板和書(shu) 架隔層上的暖光燈,讓這座書(shu) 房看起來非常寬敞明亮。統一的木色裝潢桌椅,搭配綠植,讓閱覽區有了一絲(si) 咖啡館的休閑氣息。不少學生正在安靜地寫(xie) 作業(ye) 。門口處的吧台提供茶、咖啡等飲品,很受歡迎。文創區出售的各種創意產(chan) 品裏,有一款自動鉛筆經常脫銷。繼續往裏走,還有戶外的天台,可以邊看風景邊讀書(shu) 喝茶。
2020年開始,姚根華陸續跑了多個(ge) 城市,參觀“網紅書(shu) 店”、走訪城市書(shu) 房……“看到設計時尚的書(shu) 房我就拍下來。”姚根華說,設計圖紙改了一遍又一遍,隻為(wei) 達到最完美的效果,帶來最舒適的閱讀體(ti) 驗。他認為(wei) ,鄉(xiang) 村書(shu) 房不僅(jin) 是改變村民精神麵貌、提高村民綜合素質的載體(ti) ,而且可以豐(feng) 富基層圖書(shu) 館服務體(ti) 係,未來可以打造成為(wei) 鄉(xiang) 村的網紅空間。
多功能集成讓農(nong) 家書(shu) 屋變得“潮起來”。德清的農(nong) 家書(shu) 屋不再局限於(yu) 借閱書(shu) 籍與(yu) 零售,而是探索“書(shu) 屋+”模式,打造具有高顏值、複合型、引領生活方式的鄉(xiang) 村文化空間。為(wei) 了成為(wei) 群眾(zhong) 認同的複合空間,農(nong) 家書(shu) 屋還運用多元多變的跨界經營模式,這也是德清在新一輪農(nong) 家書(shu) 屋打造中的著力點。
德清縣新市鎮的“新咖啡書(shu) 房”,是一間藏在古鎮景區咖啡館裏的文藝閱讀空間。古色古香的老式建築中,時尚個(ge) 性的裝修風格凸顯了格調,看似漫不經心的書(shu) 架角落,充盈著古鎮文化。這裏有書(shu) 、咖啡,還有一些特色紀念品,如新市黃酒、古鎮明信片、印著蠶花娘娘的文創產(chan) 品等。遊客在這裏看書(shu) ,在享受美妙閱讀時光的同時也接受古鎮文化的熏陶。
德清縣下渚湖街道的天際書(shu) 屋設在天際森穀景區入口,是一個(ge) 集買(mai) 書(shu) 、閱讀以及休閑娛樂(le) 等於(yu) 一體(ti) 的多功能場所。遊客、村民可以在“樹屋竹林裏”“天幕下”“高空中”等多個(ge) 場景裏看書(shu) 。書(shu) 屋內(nei) 植入了下渚湖朱鹮玩偶等特色文創產(chan) 品,為(wei) 景區增添了幾分文化氣息。位於(yu) 雷甸鎮的悅讀悅享雷甸書(shu) 房則處處融入了中初鳴遺址等獨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元素。
“升級版的農(nong) 家書(shu) 屋,不隻滿足村民的借閱需求。如果是人氣高的旅遊村落,建設個(ge) 性化的農(nong) 家書(shu) 屋可作為(wei) 一處小小的農(nong) 文旅融合體(ti) ,相當於(yu) 是為(wei) 旅遊要素進行配套和提升。”德清縣委宣傳(chuan) 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尤其是外地來的遊客,他們(men) 看到的不僅(jin) 僅(jin) 是書(shu) ,還可能是看一處鄉(xiang) 土建築,抑或是一個(ge) 鄉(xiang) 村文化特色展示,這種書(shu) 房要承擔的服務、展示作用會(hui) 更強烈,甚至成為(wei) 一個(ge) 傳(chuan) 承地域文化、弘揚鄉(xiang) 土精神的窗口。”
“潮起來”少不了數字化手段支撐。線上,德清通過與(yu) 喜馬拉雅合作,連接包括知網、電子書(shu) 、龍源期刊等在內(nei) 的25種、總量達150TB的數字資源,讓村民在農(nong) 家書(shu) 屋就能享用“數字文化大餐”;線下進行智能化改造,大部分書(shu) 屋內(nei) 部引入智能觸控、語音識別、網絡直播、有聲讀物等技術手段,搭建各類數字化閱讀設施,形成線上、線下融合互促、有科技感的閱讀體(ti) 驗。
閱讀之風勁吹鄉(xiang) 村 書(shu) 屋“興(xing) 起來”
一家欣欣向榮的書(shu) 屋,能對周圍產(chan) 生什麽(me) 影響?
“我沒想到會(hui) 有那麽(me) 多人來。”德清縣新華書(shu) 店有限公司負責人鄭奇回憶說,雖然提前向居民發布了開張預告,但禹悅書(shu) 房正式營業(ye) 的那天,書(shu) 店竟然熱鬧地像一個(ge) “菜市場”。村民們(men) 帶著好奇一股腦地湧進來。孩子們(men) 興(xing) 奮地交談著,經過幾天的維持秩序後,書(shu) 房終於(yu) 變成一個(ge) 人多也安靜的閱讀空間了,更帶來一股全民閱讀的風氣。
禹悅書(shu) 房位於(yu) 禹越鎮人氣最旺的中心區域,周邊有學校、健身房、文化廣場等配套設施,鎮上多數居民隻需步行15分鍾就能抵達。書(shu) 房開放後,禹越中學的學生陳鑫平每天放學後,都和同學結伴來這裏自習(xi) 。不少家長放學後將孩子接至書(shu) 房,或者開啟一段親(qin) 子閱讀時光,或者將這裏當做暫時的“托管”地,讓孩子自己看書(shu) 學習(xi) 。還有幾個(ge) 在鎮上科技企業(ye) 工作的年輕人,經常來書(shu) 房“辦公”。
看到這種情況,禹悅書(shu) 房乘勢推出閱讀沙龍、新書(shu) 發布、觀影體(ti) 驗等各種文化活動,滿足不同群體(ti) 的文化需求。比如,在“雙減”背景下提供公益托管服務,開設繪畫、剪紙等課程,深受附近村民的歡迎。
燎原村農(nong) 家書(shu) 屋位於(yu) 民宿集聚的庾村集鎮,過往遊客時常走進這裏打卡拍照。這座書(shu) 屋結合莫幹山鎮打造的作家村、編劇村和藝術村不定期舉(ju) 辦分享會(hui) ,村民還能時不時偶遇“大咖”來采風。
截至目前,德清縣已建成60個(ge) 悅讀悅享書(shu) 房,開展線上線下文化活動,吸引10萬(wan) 餘(yu) 人參與(yu) 其中。幹山小鎮農(nong) 家書(shu) 屋借助新華書(shu) 店、縣圖書(shu) 館的力量,在數月內(nei) 舉(ju) 辦了30餘(yu) 場全民閱讀活動。有了豐(feng) 富的場地資源為(wei) 載體(ti) ,德清縣圖書(shu) 館也將更多文獻資源、文化品牌資源下沉到基層,多形式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帶動閱讀。如通過“群眾(zhong) 點單”的模式,“名家領讀”“鄉(xiang) 土閱讀”“德清朗讀者”等活動相繼走進鄉(xiang) 村農(nong) 家書(shu) 屋,多次邀請海內(nei) 外有影響力的作家,以開講座、讀書(shu) 會(hui) 等形式與(yu) 本地讀者、山水人文進行互動,讓全縣讀者就近享受閱讀活動服務。
“不管人們(men) 走進農(nong) 家書(shu) 屋的理由是什麽(me) ,但作為(wei) 一個(ge) 閱讀空間,總有人在這裏變得離書(shu) 籍更近一步,在這裏獲得不同於(yu) 以往的交流,甚至讓他們(men) 的人生發生改變。這也正是在鄉(xiang) 村開辟一個(ge) 獨特文化空間的重要意義(yi) 。”德清縣委宣傳(chuan) 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2021年,德清居民綜合閱讀率達到92.4%。“農(nong) 家書(shu) 屋+新華書(shu) 店”的全新模式,優(you) 化了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將文化惠民觸角延伸至基層一線,在書(shu) 香中推動精神富有。而接下來浙江省即將打造的100家鄉(xiang) 村書(shu) 房示範點,無疑也會(hui) 讓閱讀文明之花開遍之江大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