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迎來入梅後首場降雨 蘇北地區旱情得到緩解
二十四日,南京市鼓樓區水務局工作人員在集賢路操作排水泵車清除積水,恢複道路正常通行。本報記者 陳儼(yan) 攝
本報訊 (記者 吳瓊) 記者從(cong) 省水利廳獲悉,6月23日,我省自北向南出現入梅後首場降雨過程,其中淮北部分地區暴雨到大暴雨。蘇北地區湖庫水位止落回漲,麵上旱情得到緩解。
據氣象水文部門監測,23日淩晨起,本場降雨從(cong) 我省西北部地區開始,逐步擴展到其他地區,其中淮北及沿江和蘇南大部分地區出現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並伴有雷暴大風和短時強降水。截至24日8時,淮北地區累計麵雨量36.2毫米,江淮之間20.2毫米,沿江蘇南52.7毫米,最大點雨量南京九中站209.6毫米。受降雨影響,全省主要湖庫水位全麵上漲,24日8時,洪澤湖平均水位、駱馬湖水位分別較降雨前上漲0.15米、0.11米;蘇南部分河道站點水位超警,其中秦淮河東(dong) 山站水位8.86米、超警0.06米,蘇南運河無錫站水位4.04米、超警0.04米。
省水利廳密切關(guan) 注入梅後天氣形勢變化,根據降雨預報及時調整水工程調度措施。針對洪澤湖、駱馬湖偏枯狀況,抓住本次降雨有利時機,減少各地供水量,加大淮安、淮陰梯級抽水力度,盡量壓縮兩(liang) 湖出湖流量。壓縮引江流量,暫停江水東(dong) 引,防止裏下河地區河網水位過快上漲。協調太湖局關(guan) 閉望亭水利樞紐,開啟蠡河樞紐節製閘,蘇南沿江各口門全力排除區域澇水,合理控製河網水位。入梅第一天,對全省防汛值班值守情況連夜普查,重點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製度,督促市縣確保信息及時上傳(chuan) 下達。
省水利廳將繼續堅持防汛抗旱兩(liang) 手抓,精準調度水利工程,保障已近尾聲的水稻栽插順利完成,同時嚴(yan) 防旱澇急轉,確保防洪安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