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杭州餘杭街道創新探索樓長隊伍建設

發布時間:2022-06-28 16:48:00來源: 人民網-浙江頻道

  “他是罵不走、趕不走的熱心腸!”“他人很耐心,怎麽(me) 查詢健康碼就是他教會(hui) 我的。”“他隨叫隨到,給我們(men) 家提供了很多幫助。”……在杭州餘(yu) 杭街道尹家壩小區,一提到沈榮華,社區居民都誇讚他是個(ge) 有責任心的好樓道長。

  作為(wei) 一名黨(dang) 員,沈榮華加入了社區誌願服務隊,投身到社區防疫工作。在他分管的居民樓,出租房占大部分,租住人員平時流動性較大。因此,沈榮華每日都要對樓道居民流動信息進行仔細核查和登記,確保不漏一人、不漏一戶。

  

  樓道長上門服務群眾(zhong) 。喻爭(zheng) 攝

  “滿足好居民們(men) 多樣化需求,是我們(men) 在確保防疫工作有效部署之外的另一件重要事務。”沈榮華表示,他所在的尹家壩小區居住著不少老年人。此前,有居民反映一位獨居老人因身體(ti) 不好已五天沒有出門,得知這一情況後,沈榮華立即趕往老人家中,並協助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將老人送往醫院醫治。待老人出院後,沈榮華還堅持每日上門關(guan) 心老人的生活情況,並為(wei) 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在餘(yu) 杭街道,像沈榮華這樣的樓道長還有很多,他們(men) 成為(wei) 居委會(hui) 延伸到每個(ge) 小區、每個(ge) 樓道的“服務觸角”。為(wei) 打通疫情管理服務的“最後一百米”,疏通社區治理的“毛細血管”,餘(yu) 杭街道堅持黨(dang) 建引領,通過完善“街道—社區—小區—樓道(樓棟、片區)”四級聯動架構和指揮體(ti) 係,在最短時間內(nei) 做好“選、用、融”文章,打造出一支“精細化服務”的樓道長隊伍。

  “疫情期間,居民需求比平時更加零散多樣,‘老熟人’‘貼心人’往往是居民第一時間能夠取得聯係的人,才能讓他們(men) 更安心。”餘(yu) 杭街道負責人表示,為(wei) 了尋找一批能力和素質雙強型的樓長,街道充分利用社交平台,廣泛發布樓長選聘、推薦等內(nei) 容,引導居民推賢舉(ju) 善,發揮“熟人效應”,選出居民心中的“貼心人”,並對推選出的樓道長進行走訪,搭牢打實四級居民自治體(ti) 係架構。

  

  樓道長上門服務群眾(zhong) 。喻爭(zheng) 攝

  如何管理好這一支隊伍,使其真正發揮樓道防控網的作用,也是餘(yu) 杭街道需要麵對的重要課題。“我們(men) 通過製定《居民小區樓道長隊伍建設管理實施意見》試行辦法、建立樓道長星級評定機製,規範了樓道長選聘、管理、激勵、退出機製。”餘(yu) 杭街道負責人介紹,隻有在正向激勵保障基礎上,才能鍛造樓道長隊伍,將樓道“小力量”凝聚成防疫“大能量”,織密樓道防控網。

  值得一提的是,餘(yu) 杭街道還成立了以“小區黨(dang) 組織+物業(ye) 公司+業(ye) 委會(hui) ”三方力量,以及樓道長、小區黨(dang) 員誌願者、居民代表、行業(ye) 能人等群體(ti) 組成的“3+1+X”小區自治聯盟,多方參與(yu) 、分類領辦、協同發力。

  目前,餘(yu) 杭街道已湧現一批為(wei) 居民謀福祉、熱心作為(wei) 的樓道長,旨在通過建強樓長隊伍,將網格進一步細分細化,推行樓道“微自治”,在一定程度上疏通了社會(hui) 治理的“毛細血管”,激活了社會(hui) 治理的“末梢神經”。(喻爭(zheng) )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