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馬河景觀廊道打造城市風景線 沿岸24橋18景展古韻新風
昨天,朝陽區啟動亮馬河旅遊通航延伸,年底前完成朝陽公園湖至紅領巾湖4公裏航線景觀提升,實現東(dong) 三環至紅領巾湖近6公裏旅遊通航。 本報記者 程功攝
本報記者 王天淇
一河串聯使館區、燕莎友誼商城、藍色港灣、朝陽公園,今年春夏,亮馬河成了很多人微信朋友圈曬圖中的城市“新地標”。1.8公裏遊船航線為(wei) 國際風情水岸添彩,河道空間複合功能,打造沿岸建築物、綠地、水麵無縫銜接的景觀廊道……經過近3年的建設改造,亮馬河成為(wei) 了城市中的一道亮麗(li) 風景線。
記者昨天從(cong) 水務部門了解到,今年亮馬河還會(hui) 有新變化。遊船航線將延長4公裏,實現東(dong) 三環至紅領巾湖近6公裏旅遊通航。
沿線建成近6公裏景觀廊道
夕陽西下,微風陣陣,水麵泛起漣漪,荷花輕輕擺動,古樸厚重的運河文化與(yu) 活潑輕靈的現代時尚在亮馬河的水岸之前匯聚碰撞,展現別樣風采。
亮馬河源出東(dong) 北護城河,曆史可追溯至明朝永樂(le) 年間,是朝陽區運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針對亮馬河的改造治理,大致可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階段。
朝陽區水務局副局長王成誌介紹,2019年,朝陽區啟動了亮馬河四環以上段景觀廊道建設工程,該工程西起香河園路,經三裏屯、左家莊、麥子店街道及朝陽公園,終點至東(dong) 四環北路,全長5.58公裏。工程建設麵積80.76公頃,其中水麵麵積16.67公頃,綠化麵積64.09公頃。2020年8月,工程竣工並全線對外開放,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正式亮相。
2021年7月底,亮馬河麥子店街橋和朝陽公園橋完成改造提升,實現了從(cong) 東(dong) 三環至朝陽公園湖1.8公裏遊船通航,沿線商業(ye) 活力進一步提升,水岸景觀也越來越美。
建築物和綠地及水麵“無縫銜接”
亮馬河四環以上段景觀廊道項目建設過程中,朝陽區水務局始終堅持“以河道複興(xing) 帶動城市更新”的理念,將功能疏解促提升與(yu) 水生態文明建設同步推進,提升公共空間品質,完善公共配套設施,為(wei) 民打造“幸福河”。
“亮馬河的沿線原本不夠暢通,經過統籌設計,我們(men) 對河道周邊的不同空間進行了縫合、整合。”亮馬河景觀園林設計總監李彥軍(jun) 介紹,經過反複現場踏勘、修改,最終的亮馬河改造設計方案充分考慮了北京特色文化、朝陽國際時尚和周邊現代風情等多元文化元素的融合,通過河道水環境治理、周邊公共空間品質提升等,打造開放空間格局,實現建築物、綠地、水麵等景觀無縫銜接。
李彥軍(jun) 介紹,亮馬河四環以上段景觀廊道建設過程中,充分拓展河道空間複合功能,結合藍色港灣、燕莎等周邊商業(ye) 元素,構建豐(feng) 富多彩的景觀場景和娛樂(le) 休閑的活力空間。例如,綠化方麵,根據河道特點,選擇適宜的常綠植物比例,混合種植矮生苦草、狐尾藻等沉水植物,菖蒲、蘆葦等挺水植物,使水生植物與(yu) 河邊灌喬(qiao) 木呼應配合,形成有層次的植物生態景觀。駁岸治理方麵,在自然蜿蜒的河道和濱水地帶為(wei) 各種生物創造適宜的生態環境,呈現生物多樣性的景觀。
此外,朝陽區還在沿岸陸地上,因地製宜設計了音樂(le) 廣場,增加了景觀小品、休憩桌椅,全麵提升夜間燈光照明等,將水麵、駁岸、綠化景觀以及道路和建築物緊密融合,呈現出渾然一體(ti) 的效果。
年內(nei) 完成航線延伸建設
下個(ge) 月,朝陽區還將啟動亮馬河旅遊通航延伸工程建設,打通朝陽公園湖至紅領巾湖4公裏航線,並同步實施沿岸景觀提升。圍繞“1河2湖24橋18景”,建成全線近6公裏旅遊航線,2小時浪漫遊船體(ti) 驗,打造18公裏高品質濱水綠道,實現東(dong) 三環至紅領巾湖旅遊通船。其中,“1河”即亮馬河,“2湖”指朝陽公園湖和紅領巾湖,“24橋”指航線沿線的麥子店街橋、觀瀾橋等24座橋,“18景”則包括臥龍疊水、國色天香、清漪小景等在內(nei) 的18處景觀節點。
旅遊通航延伸工程計劃年底前完工。屆時,亮馬河將實現三環以上可“賽艇”、三環以下能“遊船”、朝陽公園至四環可“垂釣”、藍港區域能觀魚,全麵展現“古都京韻·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