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臨汾實踐③向美而行,平陽古城煥發勃勃生機
從(cong) 市中心出發向東(dong) ,東(dong) 城“五縱五橫”骨幹路網工程建設如火如荼;朝西,中大街南延貫通南北,從(cong) 此繞城變通途;南去,五一路快速通道正緊鑼密鼓推進;北望,汾河一路跨鐵路立交橋架起城市脊梁……
俯瞰平陽大地,一條條道路寬闊整潔,一個(ge) 個(ge) 公園秀美宜人,一棟棟高樓鱗次櫛比,處處彰顯著臨(lin) 汾這座千年古城煥發出的蓬勃生機與(yu) 活力。
“鑿井者,起於(yu) 三寸之坎,以就萬(wan) 仞之深。”近年來,臨(lin) 汾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建設黃河流域綠色崛起轉型樣板城市、打造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城市”目標定位,不斷加快城市更新建設,並通過一項項攻堅整治行動將精之又精、細之又細的管理觸角延伸至城市的每一個(ge) 角落、每一處細節,細化到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借力品質城市建設勢能,臨(lin) 汾努力衝(chong) 破“山重水複”,迎來了群眾(zhong) 期盼的“柳暗花明”。
平陽大地夜景璀璨迷人。
以“建設”強城,賦能發展動力
5月31日,臨(lin) 汾市“快速中環”的重要節點工程——河汾一路跨鐵路橋工程項目轉體(ti) 前鋼箱梁節段全部安裝完成,為(wei) 河汾一路項目鋼梁轉體(ti) 打下了堅實基礎;
6月10日,隨著最後一片鋼箱梁吊裝完成,臨(lin) 汾市區五一路快速通道工程西段順利合龍。該工程是臨(lin) 汾市區城建重點工程之一,對緩解市區交通壓力、提升城市品位起著重要作用。
……
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書(shu) ,從(cong) 中可以看到它的格局和胸襟。一個(ge) 個(ge) 城建項目的順利推進,不僅(jin) 使廣大群眾(zhong) 擁有滿滿的幸福感、獲得感、自豪感,也使一座有氣質、有顏值、有價(jia) 值的省域副中心城市雛形初顯、活力湧現。
市區五一路快速通道工程西段順利合龍。
加快城市建設是改善民生的必然選擇,也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舉(ju) 措。2020年以來,臨(lin) 汾市委市政府堅持“景觀式造街、園林式建城”,大力推進城市建設,先後實施了市區“20+3”重點城建項目及42項重點城建項目,城市形象提檔升級取得突破性成果,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得到切實改善。
特別是今年,臨(lin) 汾以規劃引領、品質提升、精細管理為(wei) 出發點,堅持“大氣魄、大手筆”,統籌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雙擁模範城市、園林城市、智慧城市“多城聯創”,開展城市更新三年行動,實施88個(ge) 、總投資318億(yi) 元的城建工程。目前,市區鼓樓南北街拓寬改造、鼓樓西街立交橋、解放路立交橋、澇洰河兩(liang) 座大橋、市環境產(chan) 業(ye) 園、新動物園等一批項目已建成投用,“核心內(nei) 環、快速中環”框架基本形成。河汾一路跨汾河大橋、規劃三街南段等工程快速推進,明年年底“快速中環”可全線貫通;平陽廣場改造項目也將於(yu) 今年9月底完工。這些項目建成使用後將進一步提升臨(lin) 汾城市品位,平陽古城將展現出更加獨特的魅力,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臨(lin) 汾中大街五一路口。
文明城市是授予一座城市的最高榮譽稱號,是含金量最高、綜合性最強、影響力最大、最有價(jia) 值的城市名片。臨(lin) 汾市第五次黨(dang) 代會(hui) 明確提出“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全省第一方陣”的目標,實現這一目標,不僅(jin) 僅(jin) 是對經濟一個(ge) 方麵的要求,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建設和黨(dang) 的建設等各個(ge) 領域都要走在全省前列,創建文明城市也是題中應有之義(yi) 。
臨(lin) 汾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李雲(yun) 峰表示,高品質城市生活是含金量最高的“比較優(you) 勢”,是留住人才、落地產(chan) 業(ye) 的首要條件、先決(jue) 條件。要以城市品質的“內(nei) 外兼修”,不斷增強城市承載力、人才吸引力和產(chan) 業(ye) 集聚力,讓臨(lin) 汾這座城市更有顏值、氣質、價(jia) 值。
道路修複、街景整治、綠化提檔。如今,漫步市區鼓樓南北街,古樸淡雅、別具一格的文化牆,沉澱著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閑步在市區向陽路,光與(yu) 影的結合、城市家具的點綴布置,將都市現代感充分展現;信步來到市區中大街,簡約、美觀、大氣、實用的氣質,散發著時尚潮流的獨特魅力……
以“文化”潤城,釋放發展魅力
文化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的靈魂。
臨(lin) 汾市積極唱響主旋律,全速提升文化軟實力,深挖傳(chuan) 統資源、打造文藝精品,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為(wei) 臨(lin) 汾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貢獻文化力量。今年臨(lin) 汾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堅定不移推動文化強市建設,激發臨(lin) 汾文化內(nei) 生動力、增強文化感染力、提升文化軟實力,實現文化大市向文化強市的新跨越。
家住臨(lin) 汾市區禦景水城小區的居民王麗(li) 幾乎每周都會(hui) 帶著兒(er) 子到“三館”報到。這“三館”,指的是臨(lin) 汾博物館、臨(lin) 汾市圖書(shu) 館、臨(lin) 汾市文化館。
“臨(lin) 汾市博物館之城”是2022年全市重點工作之一。博物館不僅(jin) 是城市曆史的容器,也是城市精神和文化的載體(ti) ,彰顯著城市的文化品位。臨(lin) 汾曆史悠久,積澱了豐(feng) 富的文化遺產(chan) ,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臨(lin) 汾博物館自2018年9月18日試開館、12月18日正式開館以來,便一躍成為(wei) 臨(lin) 汾市文旅新地標,贏得了眾(zhong) 多市民和外來遊客的青睞,如今,更是憑借實力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之列。今年,臨(lin) 汾將繼續推進“臨(lin) 汾市博物館之城”的打造,編製出台《臨(lin) 汾市博物館之城建設方案》,統籌考慮市文物文化資源保護利用與(yu) 發展實際,將博物館事業(ye) 主動融入國家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局。
臨(lin) 汾市博物館。
在臨(lin) 汾,能享受到的文化大餐遠不止於(yu) 此。在推動文化強市建設的過程中,積極打造書(shu) 香臨(lin) 汾,讓書(shu) 香浸潤心靈、點亮生活,讓愛讀書(shu) 讀好書(shu) 成為(wei) 習(xi) 慣,在全社會(hui) 倡導爭(zheng) 做翩翩少年、謙謙君子、文明市民,為(wei) 全方位推動臨(lin) 汾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對此,臨(lin) 汾市建成開放了臨(lin) 汾市圖書(shu) 館,並打造“智能數字體(ti) 驗區”“影音鑒賞區”“紅色書(shu) 房”等特色人文閱讀空間,積極開展數字閱讀推廣,為(wei) 廣大市民帶來多彩文化生活。今年,臨(lin) 汾將在完善公共圖書(shu) 館總分館製建設的基礎上,“改造100個(ge) 民宿、茶吧、書(shu) 吧等院落,讓遊客在‘文化臨(lin) 汾’‘書(shu) 香臨(lin) 汾’‘休閑臨(lin) 汾’中快進慢遊深體(ti) 驗”,打造集文獻信息服務、數字閱讀、社會(hui) 教育、創客交流、文化展覽等惠民文化服務於(yu) 一體(ti) 的高品質“書(shu) 吧”,切實惠及廣大人民群眾(zhong) 。
同時,為(wei) 全麵推進文化強市建設,臨(lin) 汾將深度開發帝堯文化、根祖文化、晉國文化、丁村文化、黃河文化、紅色文化、署衙文化等文化資源,打造精品旅遊線路、龍頭景區、特色文創產(chan) 品,在全國叫響“尋根·鑄魂·悅生活”品牌,建成國際知名文化旅遊目的地。通過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興(xing) 業(ye) ,重塑臨(lin) 汾文化輝煌。
臨(lin) 汾市委書(shu) 記閆晨曦表示,文化是文明的載體(ti) ,也是城市功能的最終價(jia) 值和體(ti) 現。臨(lin) 汾有著悠久的曆史傳(chuan) 承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要堅持以“文”潤城,在優(you) 化城市人文環境上下功夫,堅持以文化涵養(yang) 城市的理念,著力打造具有臨(lin) 汾特色的文化亮點。
以“幸福”融城,激活發展活力
實施一批標誌性城建工程和靚城提質項目,對標市區示範街,打造各自精品街;
創建省級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示範村164個(ge) ,農(nong) 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71%。
2021全年完成“四好農(nong) 村路”608公裏,水毀受阻農(nong) 村公路355條全部搶通。
……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
今年臨(lin) 汾市政府工作報告把“堅定不移推動城鄉(xiang) 融合發展”作為(wei) 一項戰略性工作單列部署。
臨(lin) 汾市是農(nong) 業(ye) 大市,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建立健全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體(ti) 製機製和政策體(ti) 係,強化以工補農(nong) 、以城帶鄉(xiang) ,推動形成工農(nong) 互促、城鄉(xiang) 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nong) 城鄉(xiang) 關(guan) 係,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為(wei) 實現共同富裕打下紮實基礎。
而推動城鄉(xiang) 區域協調發展,形成各具優(you) 勢、競相發展的區域發展新格局,在發展中營造新的相對平衡,無疑是臨(lin) 汾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推動共同富裕的重要舉(ju) 措。
航拍鏡頭下的市區潤州園風光秀麗(li) ,景色如畫。
事實上,近年來,臨(lin) 汾市超前思維、超前部署,持續加大投資力度,不斷完善功能,加快推進城鄉(xiang) 基礎設施一體(ti) 化——拓寬改造了鼓樓南北街、解放路,投資建設了鼓樓西街立交橋、解放路立交橋、澇洰河兩(liang) 座大橋等;實施靚城提質“三大行動”,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示範街10餘(yu) 條,建成口袋公園、街頭遊園35座;全市農(nong) 村公路基本建立了以公共財政投入為(wei) 主的資金保障機製,農(nong) 村公路列養(yang) 率達到100%,優(you) 良中等路率達到92%。這些項目的實施,為(wei) 市域和縣域經濟協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推動臨(lin) 汾在城鄉(xiang) 融合發展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聚焦城鄉(xiang) 統籌,臨(lin) 汾著力建設高質量發展宜居樣板,不斷健全和優(you) 化縣城功能,持續拉大縣城框架,帶動周邊農(nong) 村地區加快發展。尤其是高標準推進黃河一號旅遊公路建設,2021年完成黃河一號旅遊公路122公裏,其中主線完成90公裏。2022年將完成投資15億(yi) 元,主線全麵貫通,進一步助力沿黃板塊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現代農(nong) 業(ye) 。同時,沿汾板塊依托高端工業(ye) 、高端農(nong) 業(ye) 和高端服務業(ye) ,沿太嶽板塊通過積極發展現代農(nong) 業(ye) ,都在助推全市縣域產(chan) 業(ye) 結構得到快速優(you) 化,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發展取得明顯成就。
民生實事,越細致,越幸福。
臨(lin) 汾市按照社會(hui) 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積極構築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的教育、醫療、文化、衛生服務和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促進城鄉(xiang) 經濟社會(hui) 均衡發展。
眼下,在補短板強弱項的有力支撐下,中心城區、大縣城、特色城鎮和美麗(li) 鄉(xiang) 村“四位一體(ti) ”協同發展的全市城鄉(xiang) 發展新格局正在形成。新征程上,一個(ge) 更宜居、更有魅力的城市,正在逐夢的路上踏浪前行,奮力奔向美好的未來。
臨(lin) 汾,已邁入高質量發展的嶄新階段。(圖片由臨(lin) 汾新聞中心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