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著天就把事情給辦了”
最近有一件事情困擾著西安市雁塔區電子城街道二○五所社區居民段曉愛——她所在高層的電梯突發停電好幾次,令她和其他住戶擔驚受怕。
6月15日下午3點,二○五所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於(yu) 珍在“紅石榴驛站”議事平台接待了她。聽到段曉愛反映的這個(ge) 問題後,於(yu) 珍向她表示馬上派社區工作人員並協調物業(ye) 公司人員去解決(jue) 。
6月15日,段曉愛(左)在向二○五所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於(yu) 珍反映社區問題。 人民網 吳德鋒攝
隨著社會(hui) 管理體(ti) 製的變革,社區成為(wei) 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區域,其職能和作用日益凸顯。 2015年2月1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到二〇五所社區視察時強調,社區工作是一門學問,要積極探索創新,通過多種形式延伸管理鏈條,提高服務水平,讓千家萬(wan) 戶切身感受到黨(dang) 和政府的溫暖。
社區管理,瑣碎的小事兒(er) 居多,但對於(yu) 居民個(ge) 人來講這些小事都是大事。為(wei) 暢通民意,2021年3月,二〇五所社區和物業(ye) 共同打造了“紅石榴驛站”議事平台,並將每周三設為(wei) 固定“接訪日”,通過“主動接訪”,專(zhuan) 題研究解決(jue) 社區居民遇到的急難愁盼問題。
據於(yu) 珍介紹,“紅石榴驛站”議事平台成立後,小到樓道燈泡不亮、家中漏水,大到暖氣管網二次翻修、小區環境改造提升,隻要是關(guan) 乎居民切身利益的事情,社區和小區物業(ye) 公司都會(hui) 廣泛收集民情民意,力求把每件事都辦到令居民滿意。
居民向“紅石榴驛站”反映小區操場圍欄破損、地磚和塑膠年久失修的問題後,二〇五所社區逐級向上反映,在2021年5月和12月,將操場設施維修了兩(liang) 次,如今的操場煥然一新。
小區的道路自20多年前小區建成後一直沒有翻修保養(yang) ,一度坑坑窪窪的,居民反映後,二〇五所社區逐級反映後將小區道路重新翻修。道路翻修後,居民們(men) 發現路沿石邊緣是直角,甚至有點鋒利,如果碰在上麵,很容易受傷(shang) 。他們(men) 將這個(ge) 問題反映給“紅石榴驛站”,不久後施工單位又將小區所有的路沿石直角邊緣打磨成圓弧形。“這工作量還挺大的,估計有上千米。”小區居民苗天義(yi) 說。
西安信和物業(ye) 管理有限公司205分公司經理聶誌斌介紹,“紅石榴驛站”議事平台成立以來,居民和物業(ye) 公司之間的矛盾和摩擦少多了,溝通越來越順暢,聊著天就把事情給辦了,議事效果非常好。
二〇五所社區有848戶1600餘(yu) 人,其中一半都是老年人。在搭建“紅石榴驛站”議事平台之外,二〇五所社區還以物業(ye) 公司水電工、綠化工為(wei) 核心,吸納衛生服務站的醫生護士、體(ti) 育學院的師生等專(zhuan) 業(ye) 人員組建“紅管家服務隊”,提升為(wei) 民服務專(zhuan) 業(ye) 化水平,為(wei) 老人們(men) 提供“點亮紅心”一對一幫扶服務。
這個(ge) 服務隊最為(wei) 人稱道的是二〇五所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醫生董建黨(dang) ,“小區退休老人有些行動不便,他隨叫隨到,上門為(wei) 他們(men) 看病。他的醫術還很精湛,經常有患者慕名前來求醫。”於(yu) 珍告訴記者。
隨著溝通渠道越來越暢通,二〇五所社區居民參與(yu) 社區管理的主動性空前高漲,大家紛紛主動提出願意為(wei) 社區工作出一份力。
73歲的退休職工宋平安受“紅石榴驛站”和“紅管家服務隊”的感染,在4月30日主動向社區提出,他牽頭成立一個(ge) 由14名退休男職工組成的“藍馬甲服務隊”,每天晚上7點半將整個(ge) 小區巡邏一遍,其他時間不定期巡視小區,保證小區居民安全。
“現在社區的核酸檢測次數比較多,我們(men) 在核酸檢測時還負責維護秩序,有的老人坐輪椅上下樓不方便,我們(men) 主動負責老人安全,還有的老人不會(hui) 用健康碼,我們(men) 也幫助他們(men) 順利完成核酸檢測。”說起這些義(yi) 務幫助社區居民的事情,宋平安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社區雖然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區域,但是要負責將黨(dang) 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轉化為(wei) 服務群眾(zhong) 的‘最後一米’,責任重大。我們(men) 一直積極發揮社區黨(dang) 支部的黨(dang) 建引領作用,讓黨(dang) 員幹部在服務群眾(zhong) 中發揮積極作用,強化社區為(wei) 民、便民、安民的功能,做到群眾(zhong) 有需求社區有服務,讓社區真正成為(wei) 群眾(zhong) 放心安心的港灣。”於(yu) 珍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