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下的教育新景象
2021年秋季學期,“雙減”政策開始實施。近一年來,全省各地各學校結合實際,著眼每一個(ge) 學生的個(ge) 性化發展、全麵發展,在“減”的同時自我增壓、積極探索,作業(ye) 設計、課後服務、“放心午餐”等各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老師講精講準,作業(ye) 量少質高
“請大家仔細觀察樹葉的形狀、脈絡,想想科學課上是如何介紹綠色植物的?我們(men) 又該用什麽(me) 詞語來形容呢?”前不久,晉城市城區頤翠小學三年級六班一堂課上,老師王敏帶領學生們(men) 興(xing) 致勃勃地開展了戶外實踐。這是“雙減”政策落地以來,頤翠小學課堂的日常寫(xie) 照。
向課堂要質量,向課堂要效率,“雙減”政策落地後,全省各地各學校聚焦課堂,積極探索,以更好地發揮課堂主陣地作用。
頤翠小學創新采取“1324”學習(xi) 模式,“1”即一圖,畫出思維導圖;“3”即三點,難點、重點、易錯點清晰明了;“2”即二對應,所講內(nei) 容與(yu) 布置作業(ye) 相對應,力求“講了馬上練”;“4”即四有,課前有預習(xi) 、課上有互動、同學間有互學、教師當堂有麵批。與(yu) 此同時,該校在教師的備課環節狠下功夫。開學前,所有老師要繪製出整本教材和每個(ge) 單元思維導圖;開學後和課後,老師們(men) 還要根據學情,進行第二、第三次備課。精心的思維導圖備課,幫助老師們(men) 實現了講精、講準,課堂密度減了下來,訓練精準度提了上去,45分鍾課堂效率高、效果好。
太原市杏花嶺區實驗小學以作業(ye) 管理為(wei) 抓手,推動“雙減”紮實落地。如:在網課期間,語文老師由之前的“教學目標在教師心中”遷移到“學習(xi) 目標在學生紙上”,每課一份《目標達成作業(ye) 單》,本節課的重難點一目了然,老師收回電子答題卡,快速批閱,迅速鎖定問題所在,並不斷調整精進,一份作業(ye) 單獲得師生雙向提升。
長治市鹿穀小學教育集團南漳分校緊盯分層作業(ye) 這一“雙減”關(guan) 鍵點,把作業(ye) 納入教研體(ti) 係,作業(ye) 做到少而精,並根據學生學情,實現作業(ye) 分層:基礎題,100%學生完成,為(wei) 弱勢學生提供鞏固學習(xi) 的保障;提高題,80%學生完成,給中等生更多思考的空間;拓展題,讓學有餘(yu) 力學生完成,引領優(you) 秀學生發展思維。
學校舉(ju) 措特色多元,課後服務多姿多彩
“四季豆的栽培一定要講究科學技術,比如澆水,不能從(cong) 頂上澆,要從(cong) 下麵澆。”近日,方山一中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行知農(nong) 耕園”正式揭牌。在“行知農(nong) 耕園”裏,一位老師邊示範邊給學生講解著。
“雙減”政策落地近一年來,全省各學校一方麵減作業(ye) 、減負擔,一方麵增實踐、增興(xing) 趣,讓學生們(men) 的素養(yang) 培育、全麵發展得以更好地推動。
“學校特地開設了勞動課程教育基地,目的是要加強學生的勞動教育,讓學生熱愛勞動、學會(hui) 勞動,在勞動中培養(yang) 合作意識、學到必要的科學文化知識。”方山一中副校長祝劍飛說。該校“行知農(nong) 耕園”占地1.5畝(mu) ,改造前隻是一塊荒地,改造後劃分成25塊地,每班各負責一塊,每塊地種植的蔬菜都各不相同,這裏已成為(wei) 學生親(qin) 近自然、豐(feng) 富實踐知識文化的樂(le) 園。
在陽泉市礦區,各學校鼓勵教師全員參與(yu) ,引導有特長的教師跨學科開展優(you) 質課後服務同時紛紛“借力”,聘請有資質的專(zhuan) 業(ye) 教師、社會(hui) 誌願者等94人參與(yu) 課後服務。各學校還以“作業(ye) 輔導+社團活動”的服務模式,開展課外閱讀、科技創新、團隊活動等。如平潭街小學打造精品社團、書(shu) 香閱讀等;桃南路小學“小足球”體(ti) 育特色訓練隊享譽全市……據悉,目前該區公辦中小學全部執行課後服務“5+2”模式,參與(yu) 學生占比96%,參與(yu) 教師占比93%,家長滿意率達98%。
新學期以來,壽陽縣東(dong) 關(guan) 小學還通過招募誌願者、外聘專(zhuan) 業(ye) 人士等方式組建了“特長教師+N”課後服務團隊,推出20項共享課程和30個(ge) 社團項目,學生突破年級壁壘,選班走課。該縣還創建了由教師、家長、學生組成的周末學習(xi) 生活共同體(ti) ,以學生居住小區為(wei) 單元組建學習(xi) 興(xing) 趣小組,在雙休日和節假日開展作業(ye) 探究、閱讀、“小先生講堂”等活動,解決(jue) 了學生睡懶覺、周末學習(xi) 無序等問題。
群眾(zhong) 有所呼,教育有所應
“2022年,課後服務費財政預算增長到780萬(wan) ,實現義(yi) 務教育階段公辦中小學全覆蓋,各中小學課後服務費收費工作穩步推進,家長支持率98%。”這是陽泉市礦區“雙減”相關(guan) 工作總結中的一段描述。
近一年來,全省各地多措並舉(ju) ,領導重視、製度保障、經費投入、傾(qing) 力支持,“雙減”各項工作在全社會(hui) 的共同推動下順利落地落實,成效顯著。
陽泉市礦區課後服務可以用“早”和“足”來概括。“早”是起步較早,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2019年11月,采取“政府買(mai) 單、校內(nei) 托管”形式,在全市率先試點放學後免費托管服務;“足”是經費足,從(cong) 2019年11月起,該區小學課後服務經費按每生每天每小時1元的標準納入財政經費,2020年和2021年都分別安排了270萬(wan) 元的財政資金,今年增長到了780萬(wan) 。同時,該區多部門協同配合,實現了課後服務的“共治”,如交警一大隊加強對學校地段的交通疏導;段南溝社區、虎尾溝社區等堅持開展課後服務特別是暑期托管服務;公安、消防、市場、審批等部門還積極配合區教育局,加大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督力度等。
大同市“雙減”特別是課後服務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如:目前義(yi) 務教育階段課後服務實現了有需求的學校全覆蓋、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以及財政經費保障全覆蓋,參與(yu) 學生196659人,家長滿意度97.9%。部分縣區、學校還創新、探索形成午托、午餐、暑期托管等各具特色的課後服務工作模式。除了各義(yi) 務教育學校嚴(yan) 格推行課後服務“5+2”模式,渾源縣還在今年春季學期推動課後服務向周末延伸,東(dong) 關(guan) 小學、北嶽小學、穆嶽小學探索在周六開展多種社團、興(xing) 趣班等。(記者李林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