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業態催生的這些新職業,你願意做嗎?
新業(ye) 態催生的這些新職業(ye) ,你願意做嗎?
閱讀提示
近日,數字職業(ye) 、綠色職業(ye) 、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孕育的新職業(ye) 等三大類別共18個(ge) 新職業(ye) 向社會(hui) 公示。新業(ye) 態的發展催生了包括研學旅行指導師、民宿管家、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設計師等在內(nei) 的新職業(ye) 。而新職業(ye) 又將開辟更多就業(ye) “風口”,對產(chan) 業(ye) 結構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起到積極的助推作用。
“得知自己的職業(ye) 被認定為(wei) 新職業(ye) 的時候,我很驚喜。”最近,從(cong) 事研學旅行工作的王博看到不少同行轉發了“研學旅行指導師成為(wei) 新職業(ye) ”的消息,感到很振奮。“以前介紹自己的時候,一般就說自己是帶夏令營、冬令營的老師,以後可以用這個(ge) 新稱呼了,期待由此獲得家長和孩子們(men) 更大的認可。”王博說。
研學旅行指導師是人社部最新公布的新職業(ye) 之一。6月14日,18個(ge) 新職業(ye) 向社會(hui) 公示,這些新職業(ye) 信息擬納入新版職業(ye) 分類大典。
數字職業(ye) 、綠色職業(ye) 、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孕育的新職業(ye) 是此次公示的新職業(ye) 的三大類別,這也折射出經濟發展的新動向。專(zhuan) 家認為(wei) ,新業(ye) 態催生新職業(ye) ,新職業(ye) 將帶來新就業(ye) ,新就業(ye) 又能反哺經濟發展,對產(chan) 業(ye) 結構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起到積極的助推作用。
文旅教融合下的研學旅行指導師
獨立生活營、先鋒少年挑戰營、中軸線探索營……在工作中,王博會(hui) 根據孩子們(men) 的年齡段、身心特點、活動目的,策劃不同的活動主題,設計既有體(ti) 驗感又有教育意義(yi) 的課程內(nei) 容和形式,並提前體(ti) 驗旅途中的環境,帶隊完成旅行時將安全保障貫穿於(yu) 活動的各個(ge) 環節。
“以獨立生活為(wei) 例,孩子的這種需求是一直存在的。自從(cong) 2015年入行開始,我便能明顯感覺到,這種需求越來越為(wei) 家長所重視。”王博表示,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學生參與(yu) 研學旅行的意願也愈加強烈。
“研學旅行指導師成為(wei) 新職業(ye) ,體(ti) 現了文化、旅遊、教育融合發展的新趨勢,有助於(yu) 吸引更多的專(zhuan) 業(ye) 人才進入行業(ye) 。”王博因此對自己的工作更加有信心。
民宿管家,由“0”到“百萬(wan) ”的跨越
2000年出生的胡曉宇,在西安工程大學讀環境設計專(zhuan) 業(ye) 。他的老家在秦嶺腳下的一個(ge) 小村子。由於(yu) 臨(lin) 近自然景區,人流車流都會(hui) 經過村子。大二開始,胡曉宇萌生了經營民宿的念頭。在家人的幫助下,他利用業(ye) 餘(yu) 時間將自己家的獨棟小院進行了裝修,並上線美團,開放給遊客入駐。雖然隻有3個(ge) 房間,但生意相當不錯,每年的收入足以支撐他上大學的開銷。
臨(lin) 近畢業(ye) ,當很多同學都留在城市找工作的時候,胡曉宇則選擇在村子裏做些事情。今年“五一”前後,胡曉宇利用專(zhuan) 業(ye) 知識,在村子裏設計露營地,打造出了6個(ge) 露營民宿。很多村民也受他影響,開始經營起了民宿和露營地。在胡曉宇看來,工作不應該隻是坐辦公室的那種樣子。能在村子裏做點事,幫助村民一起致富,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根據人社部的數據,民宿管家,是一個(ge) 在短短幾年便實現由“0”到“百萬(wan) ”級規模跨越的新職業(ye) ,而這與(yu) 行業(ye) 的發展密不可分。
美團數據顯示,疫情之下,民宿從(cong) 業(ye) 者數量保持著穩定增長,並且有效拉動裝修、設計、保潔、管理等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相關(guan) 就業(ye) 。今年,00後民宿管家數量增長了75%。
“不過,人才缺口一直是民宿行業(ye) 的痛點。”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民宿管家認定以及可預見的職業(ye) 技能培訓、資格認證等係列配套工程,可很大程度上解決(jue) 行業(ye) 人才不足的問題,推動行業(ye) 健康發展。
數字經濟發展催生數字職業(ye)
18個(ge) 新職業(ye) 信息中,數字經濟發展中催生的數字職業(ye) 高達9個(ge) 。對此,人社部有關(guan) 負責人解釋,數字經濟正在推動生產(chan) 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產(chan) 生深刻變革。此次職業(ye) 分類大典修訂,對產(chan) 業(ye) 數字化和數字產(chan) 業(ye) 化背景下的職業(ye) 分類進行了專(zhuan) 題研究,對其中數字特征明顯的職業(ye) 予以標注。
“從(cong) 本輪公示的新職業(ye) 來看,數字經濟與(yu) 傳(chuan) 統業(ye) 態的融合成了催生新職業(ye) 的重要驅動力。”美團相關(guan) 負責人說,以美團為(wei) 代表的數字經濟平台,之所以能成為(wei) 新型職業(ye) 的培育平台,原因在於(yu) 以數字技術融合傳(chuan) 統業(ye) 態,繼而促進了新模式新業(ye) 態的出現和生長。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數據,我國數字經濟的規模從(cong) 2005年的2.6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2020年的39.2萬(wan) 億(yi) 元。到2025年,數字經濟帶動就業(ye) 人數將達到3.79億(yi) 。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yu) 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認為(wei) ,我國數字經濟正處於(yu) 高速發展階段,已經成為(wei) 經濟增長的新動力。“當前,數字經濟已經融入了人們(men) 的生活,人們(men) 的衣食住行都需要數字科技手段進行改造升級,這促進了新產(chan) 品、新業(ye) 態、新商業(ye) 模式的出現,進而催生出新職業(ye) 。”盤和林說。
新職業(ye) 開辟更多就業(ye) “風口”
除了數字經濟發展中催生的數字職業(ye) 、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孕育的新職業(ye) 外,在碳達峰碳中和發展目標要求下湧現的碳匯計量評估師、綜合能源服務員等綠色職業(ye) 也是此次公示新職業(ye) 的重要類別。
“18個(ge) 新職業(ye) 中,數字經濟、新平台經濟需求是主流,還有如農(nong) 業(ye) 數字化技術員、煤提質工和城市軌道交通檢修工等職業(ye) ,這些工種是過往工種的細化,回應了行業(ye) 日漸增加的提質增效需求。”盤和林說。
2022年,全國高校畢業(ye) 生規模預計達到1076萬(wan) 人,規模和增量均創曆史新高,而新職業(ye) 有望帶來更多就業(ye) “風口”,並有助於(yu) 促進未來就業(ye) 市場的持續穩定。
“新職業(ye) 的出現,反映出這些領域旺盛的人才需求以及國家對該行業(ye) 發展的重視和支持。”盤和林認為(wei) ,新職業(ye) 會(hui) 拓寬求職者的專(zhuan) 業(ye) 化成功路徑,也將進一步推動該行業(ye) 轉型升級。
時斕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