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城市更新:堅持“小規模、漸進式、可持續” 不搞大拆大建

發布時間:2022-07-14 14:59: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7月13日電(李博)在7月12日舉(ju) 行的首屆北京城市更新論壇上,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黨(dang) 組成員、總規劃師、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石曉冬介紹,結合減量背景和存量特點,目前北京已確立以街區為(wei) 單元,以存量建築為(wei) 主體(ti) ,以功能環境提升為(wei) 主導的更新工作思路,推進小規模、漸進式、可持續的更新。

  北京城市更新有兩(liang) 條主線:一條是推進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功能性更新,另一條是推動民生保障和環境改善為(wei) 導向的社會(hui) 性更新。

  石曉冬認為(wei) ,北京的城市更新既有超大城市、大城市、普遍的城市規律要遵守,也有北京市自身的特點,比如北京城市更新首先是千年古都的更新,更是落實新時代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更新。石曉冬說:“我們(men) 的更新始終瞄準城市的根本,就是作為(wei) 國家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能夠支持多少、服務多少,最終目的是滿足美好生活的更新。”

  “因為(wei) 每個(ge) 地區的特點不同、需求不同、主導方向也不同,有的是以居住為(wei) 主,有的是以科創為(wei) 主,有的是以科研教育為(wei) 主,我們(men) 製定政策要明確更新主導功能。”石曉冬說,

  為(wei) 此,從(cong) 1371個(ge) 街區中劃出178個(ge) 重點更新街區,圍繞不同的主導功能展開城市更新,“這種更新不是大拆大建,而是以功能的完善提質增效、民生改善為(wei) 核心推進全市的更新。”

  具體(ti) 更新工作方法也跟以前增量式、開發式的建設不同,石曉冬說,這就像給人看病一樣要問診、要找毛病、要基於(yu) 多種空間工具和政策工具,因此提出四步走、八清單這種麵對存量更新的工作方法,要自下而上地找問題,要把街區有限的資源進行統籌。

  石曉冬表示,無論是功能性更新還是社會(hui) 性更新都需要不同的社會(hui) 主體(ti) 參與(yu) 進來,為(wei) 此需要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得到各方真實的願景和需求,多元協商、明確需求,然後具體(ti) 確定規劃的方案,搭建一個(ge) 實施平台。

  “對城市更新行動來講,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的過程中,本質上要堅持的是首都功能的發展,根本要求是高質量發展,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要讓人民生活幸福。”石曉冬說。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