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首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總站建成
記者7月12日獲悉,在天津市科技局的支持和推動下,環渤海濱海地球關(guan) 鍵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總站於(yu) 日前建設完成。據了解,該站是全市首個(ge) 國家野外站,在地球科學基礎研究領域處於(yu) 全國領先地位。填補了國際地球關(guan) 鍵帶觀測網絡中濱海地區觀測研究空白,將為(wei) 京津冀地區雙碳戰略、生態文明建設及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決(jue) 策建議和科學解決(jue) 方案。
環渤海濱海地球關(guan) 鍵帶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由天津大學聯合天津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天津市氣象局、天津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等單位建設。目前,該站總站已完成2500平方米實驗室建設,並在七裏海濕地國家自然保護區內(nei) 增設野外綜合觀測場和大氣環境觀測點各1處,分別作為(wei) 濱海濕地地球關(guan) 鍵帶主觀測場和海—陸作用區大氣環境觀測點。
該站由我市引進的中科院院士團隊領銜,並在研究站設立專(zhuan) 職崗位,目前已形成一支涵蓋生態學、水文學、地球化學、地質學、遙感等多學科交叉、年齡結構合理、方向齊全的高層次野外科研人才隊伍。
據了解,該站以位於(yu) 環渤海的天津濱海地區為(wei) 重點研究區,以地球係統科學和關(guan) 鍵帶理念為(wei) 指導,在京津冀地區構建“陸—海—氣”綜合觀測網絡,通過多圈層、多要素、多尺度係統觀測,係統研究濱海地區資源、環境、生態演變規律以及開發利用和保護技術。(記者 張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